當今社會,沒錢的,羨慕有錢的。有錢的羨慕沒病的。有病的羨慕,有命的。你怎麼看?

李木蘭


30年不評職稱的老師,寒了誰的心?打了誰的臉?

人生如夢LLH

1小時前 · 教育領域創作者

近日,從網上獲悉。從教36年的華中科大教師楊漢文,已經30年沒評職稱了,8月12日,55歲的他躺在病床上對記著說:“教師只要把學生教好就行了”。

看到這樣的新聞。我真的是由衷的敬佩,在今天這樣一個物慾橫流的社會,能放棄榮譽不爭名奪利的老師是在是太少了。

實際楊老師並不是個例。

河南大學常萍老師,幾十年如一日辛苦教學,不搞科研不搞行政專心教學,曾經還因為學生上課睡覺不聽講而傷心到哭。也是30年不評職稱,臨退休破格升為副教授。

這些是大學老師,被報道出來了。我的身邊(小學中學)有更多更多,他們兢兢業業,勤勤懇懇,任勞任怨,無私奉獻,有的快退休,小高也評不上,太多太多了。

實際好多老師並不是不想評職稱,而是太難太難了,尤其一些性格耿直,不喜歡阿諛奉承、溜鬚拍馬、投機鑽營的老師,他們寧願放棄,就認認真真的教書。

這從另一方面,也暴露了當今職稱制度的極大不合理性。筆者總結了一下,主要有以下幾點:

第一:職稱要名額。

每一所學校有多少高級職稱、中級職稱、初級職稱,是有固定比例的。如果超出這個比例就不再給名額,無論這所學校的教師業務能力有多強,教學水平有多高,都沒有辦法再評職稱。

第二:評審方式可能產生不公。

現在評職稱,就是比拼老師手裡的各種獲獎證書,誰的證書多,誰的分就高。而有些證書,當權者更易獲得。所以我們會看到,沒上過一節課的領導基本都有高級職稱,而且都早早評過了。

職稱名額本來就狼多肉少,這樣一來,普通老師想評上就更加艱難。

第三:職稱與工資掛鉤。

每個人都知道,我們國家的分配原則是按勞分配,多勞多得,不勞不得。也就是說在單位裡,誰幹的工作重要,誰幹的多,誰就應該收入高。老師的收入更應該看實際的工作崗位,而不是和職稱直接掛鉤。

我們這連取暖費都按職稱發,老師們就質疑了,難道高級教師的冬天比初級教師的冬天更冷嗎?他燒煤更多嗎?

還有住房補貼,物業補貼等等全是按職稱發放。

一個合理的邏輯應該是:職稱越高代表他專業能力越強,專業能力越強他就可以競爭到更重要的崗位,然後獲得更高的工資。只有這樣,才能促進優秀教師向重重要崗位流動,形成良性循環。

第四:職稱待遇終身制。

雖然評聘分開喊了很多年,但在全國各地,實行的幾乎沒有。在這種情況下,教師一旦評上高級職稱,就一輩子享受這個待遇。這使得更多老師把評上高級職稱視為終生的奮鬥目標,一旦評上,便不再努力工作,慢慢退出一線,安享晚年了!

好好教書和競爭職稱本來並不矛盾。不能說評上職稱的都不好好教課,也不能說評不上的教課都不怎麼樣,身邊也有很多具有高級職稱的老師,教學能力和水平也確實很高。但是翟天臨和復旦大學女博士事件,讓我們看到了學術圈的亂象。還有身邊更多,有的學校連會計出納都評上了,一線老師卻還在苦苦掙扎?讓老師們怎麼不寒心?

目前的職稱已成為追逐名利的戰場,勾心鬥角,爾虞我詐,沽名釣譽,不一而足,與其這樣,還不如徹底放棄,遠離職稱認認真真去教學。

所以在這種環境下,能夠 靜得下來心,集中力量教育學生確實非常不容易。楊老師有滿足條件的論文及科研項目,教育的學生都是教授、博導了,他自己卻依舊是講師。他是真正把名利視如糞土的人,須知講師與教授工資待遇差得可不止一千兩千啊,更不用說其他諸如項目、頭銜之類的經費了。楊老師這種淡泊名利的精神,腳踏實地的工作作風確實值得大家學習!

作為一名普通老師,我希望此次事件之後,我們的教育部門能徹底反省,我們的職稱制度是否合理?要怎麼改革能更照顧到廣大的一線教師?能真正起到鞭策激勵的作用?

不能讓優秀的一線老師寒心,這是我們每一位教育領導者的責任。

一場比賽,什麼都準備好了,運動員退賽了,是喜是悲呢?

希望以後看到這樣的報道越少越好,真正的教育者,理應獲得應有的榮譽和待遇,這也是對老師這個稱謂最基本的尊重!


今天空氣流通暢


我最羨慕我自己了。

因為我感覺錢夠花。年輕時努力學習,勤奮工作,對得起黨、對得起國家、對得起人民、對得起家人。

因為我感覺身體好。幾十年如一日的鍛鍊身體,現在每天早上跑3千米,一次人體向上15個、俯臥撐80個,每週一、三、五游泳2千米。

因為我感覺心情好。對於什麼事都能想得開、看得開。

因為我感覺生活好。每天把時間安排得滿滿的,生活得很有規律、很充實。

如果說我羨慕別人,主要是想學習別人的長處,以補自己的短處。


金輝


沒錢的羨慕有錢的,有錢的羨慕有權的,有權的羨慕權大的,所有的人羨慕身體康健的。

金錢能買神氣,但買不到精神。金錢能買到靈性,但買不到靈魂。金錢能買到自豪和自負,但買不到自尊和自信。金錢能買到威嚴和霸道,但買不到威信和誠摯。金錢能織造氣勢和重壓,但是買不到祥和與輕鬆。

凡是與利益和金錢關聯的,裡面無不是強忍和屈辱,低眉和違心,不安與欺弱交織而成的勢利網。

人人都怕沒錢,人人都恨錢少,但人人都怕錢多以後的災難,承受不起的人還不如免強度日的低薪一族,真正的人間快樂出自他們中間。


無言嘍


這句話就是人生最真實的寫照。

我老家有個姓徐的,是鄉鎮收管理費的,幾乎一輩子吃香的喝辣的。他父親早年是村書記,用關係把初中畢業的他安排在鄉里收雜費,這裡面油水多,收多少他說了算。一年喝酒三百次都不算多。醫生說他不能再喝了,除了個子不高,其他都高。他說:要死吊朝上,不死翻過來!

十六年前,中午喝完酒回家,騎車回家,摔了一下,一般人也就最多骨折,他摔倒住院三天就見佛主了。醫生說血壓200多還喝酒不是找死嗎?

恐怕那一刻心裡後悔撈那麼多不義之財,白喝那麼多酒了。沒幾個人對他有好感,我開店時候,看到來就頭疼,每次一天收入就沒了。大哥告訴我,他死的時候,都有點幸災樂禍感覺。

我爸一輩子種地,如今76歲了,精神還不錯。不知道人們看到這裡會怎麼想人生這個事!


康保國先生


沒錢的羨慕有錢💰的,有錢的羨慕沒病的,有病的羨慕有命的。這句話反映了一般人的正常心理狀態。人在沒錢的時候想有錢,就拼了命的去賺錢,等到累病了才明白一個道理,有錢不如沒病。有病了治又治不好,但是還是想活下去,這時候人就會想,有病不要緊,只要有命就行。

人這一輩子什麼最重要?命最重要,生命對於每一個人來說只有一次。所以,人在功名利祿面前一定要考慮到惜命,不要拼了命的去爭取這些身外之物。當然,人終有一死,有重於泰山,有輕於鴻毛。人也不能為了惜命幹那些有損國格,有損人格的事情,惜命忘義的人活著也等同於死了。

人吃五穀雜糧孰能無病,有了病就不要心疼錢💰了,雖然眼下買藥💊也貴,看病也貴,住院更貴。但是,事關身體健康,再貴這錢也要捨得花。在這一點上,我父親就做的很好。他老人家一輩子是個仔細人,不抽菸不喝酒,吃的穿的都很簡樸,唯獨在吃藥看病上從不悋惜錢。家裡人誰要有一點不舒服,他都催著讓早點去醫院看。

有句俗話說,年輕的時候是拼了命掙錢,年老了是拼了錢💰的買命。要我說啊,年輕的時候掙錢不要太拼命,年老的時候就會少生病,一旦生了病花錢別心疼。



大山160420529


我今年58歲,俗話說三十而立,四十不惑,50知天命,60耳順。

我現在不羨慕任何人的生活,自己過自己的日子,和他人無關,家家都有本難唸的經,各有各的坎兒要過,活到這個歲數了,懂得了內心的安寧才是永遠!

人到了老年,生活就是減法,無欲則剛,知足常樂,孩子們健康,孝順,工作努力進步,老人慈祥健康,就是最大的幸福,活在這個日新月異的新時代,體會著和從前老人的種種不同,便覺得太陽每天都是新的,人也越發年輕了,一種幸福感油然而生,這樣一個好時代,追夢的大時代,讓我們趕上了,何其興也,我快樂,我健康,羨慕我的人還是很多的,這種不可救藥的快樂,是與生俱來的,俗話說,高官不如高薪,高薪不如高興,我每天都高高興興的,有忙有閒的,快樂充實的,過著自己的餘生,哪還有精力去羨慕別人的生活呢?

臨淵慕魚,不如退而結網,你有的別人沒有,這就是快樂,積極的心態😊


難得糊塗76896059


人的命天註定,該長壽的就長壽,該短壽的花錢也買不來百歲壽,我順其自然心中無懼。

人的身體病會常有,能治好的就掏錢治,明知治不好就不扔冤枉錢。有病不悲傷不洩氣,提起精神安慰自己,吃好的穿好的,高興一天算一天,絕對不悲觀,不厭世不自毀。

人的財隨運來,運旺財就到,運衰財失掉,得到大財不得意忘形,失去大錢不愁眉苦臉,我只有碗大的財運,絕不去貪那鍋大的錢。大缸裡面的金銀,我想都不要想,運裡沒財不強求,不貪金錢人少災。

我如是貧窮和低壽,但是絕對不能失去做人的志氣,這一生不坑人,不騙人不害人,活好的就是自己,離開了世界留下的是自己的良心。對的起天地,對的起父母,對的起親朋好友,對得起別人。

看待錢財,生不帶來,死不帶走,剩餘的一切都是烏有,看的開,放得下才能走的安然和心穩。


九天牧馬


可能我這個人做不了什麼大事!從小到大就是不認錢!從來不羨慕誰,更不會嫉妒誰。如果我能幫助別人的我會盡量去幫!那怕幫過她以後不認識我了!我也會一笑而過!因為我內心無愧。我從十六歲就跟我姐姐學做水果批發。我做了二十年。我沒差事。現在又做了三年多特產批發和養生店。靠的都是回頭客生意。沒有什麼大錢。可是生活過得去。一天過得高高興興就行了。人要學會感恩,知足才行[祈禱][祈禱][祈禱][祈禱][祈禱][祈禱]


大紅土特產141041356


無論是奴隸到將軍飛黃騰達,或是從將軍到奴隸的萬丈深淵,都要笑看人生從容度過。

首先我走過了,為自已慶功。

人的一生窮也好富也吧,什麼是我的,我吃到口裡知味道,什麼人生世道,其實是你爭我掄。

保護好身體是一切的本錢。在情況特殊下,才得眼觀八方,借力而行。有時那個叫花子說不定就是楊家將的後們傳人。

聽奶奶說有名大宋江山保皇名代現就在開封北十八灣一帶的黃河灘上。

上世紀七零年前後,一場大雪封門實在在不動了,去了我家借火燒饃,那時生活可想而知,奶奶給了過路者兩碗南爪湯。

就這坐起拉起了活語,才知道對方是正宗楊將揚排風的後代一支,會行醫。

回家後,又專門治了父親的坐骨神經痛痛,根本就自已站不起來,只在我家一天全部除根!直至二零年前後,父親還自已去了,人家後人還在,只是那地發展太慢沒大的變化,去了後,人家還恩人恩人,我們說人家救思人。


河南008


這句話就是人生最真實的寫照。

我老家有個姓徐的,是鄉鎮收管理費的,幾乎一輩子吃香的喝辣的。他父親早年是村書記,用關係把初中畢業的他安排在鄉里收雜費,這裡面油水多,收多少他說了算。一年喝酒三百次都不算多。醫生說他不能再喝了,除了個子不高,其他都高。他說:要死吊朝上,不死翻過來!

十六年前,中午喝完酒回家,騎車回家,摔了一下,一般人也就最多骨折,他摔倒住院三天就見佛主了。醫生說血壓200多還喝酒不是找死嗎?

恐怕那一刻心裡後悔撈那麼多不義之財,白喝那麼多酒了。沒幾個人對他有好感,我開店時候,看到來就頭疼,每次一天收入就沒了。大哥告訴我,他死的時候,都有點幸災樂禍感覺。

我爸一輩子種地,如今76歲了,精神還不錯。不知道人們看到這裡會怎麼想人生這個事!

我羨慕我自己,因為我知足。任何比我錢多的人我都不羨慕,因為跟我沒半毛錢的關係。而我自已有一個平常的心態,不求大富大貴,但願身心不累。做人做事只要憑良心,在強者面前挺直腰,在弱者面錢盡力幫,每臨大難都能化險為夷。我孝盡老人,善待親朋好友,雖然年輕時體弱多病,二十多歲還得過肺結核病,但我勤勞,愛動腦,雖說不上心靈手巧,只要能掙錢的事,我從零開始卻能幹得風生水起,因為吃苦耐勞是我的特點,實幹加巧幹,眼睛就是我的師傅。我現在快上六十了,心態像年輕人,身體倍兒棒。家中有一個八九十歲的老母親,還很健旺,還有一個賢內助妻子,事業家庭都是一把好幫手。兩個女兒小學成績平平,一到初高中就直線上升。如今都考上985,211大學,年輕時很多人看不起,甚至欺負我,我只能默默忍受,實實在在地做好自已的事。現在我看到和我很熟的人有的掙了上百萬,千萬的人不少人還沒到六十就得絕症離世。究競誰羨慕誰?錢不是萬能,沒錢萬萬不行,沒有好身體更是萬萬不行。有錢不能有病,有病錢再多也不能買命。

有啥別有病。沒啥別沒錢。這句話是說有病了就沒錢了。可是沒病有健康卻可以呀!

父親今年九十二歲了,一直弱不禁風的樣子。可是,他老人家活的很開心,也很充實。儘管一輩子欺負土砢垃為生,面朝黃土背朝天的,也沒有掙過幾個大錢。可是一樣養大了六個兒女,併為哥哥們娶上媳婦,又幫著帶大了孫子孫女們。

村裡榮子姐姐看見父親就哭,她父親和我的父母同歲,也是做大買賣的,開了一個大冷凍廠。才六十歲就得了肝癌,花了一百萬移植了肝,又抗排異了,結果做完手術才三個多月就死了,享年六十二歲。

只要健健康康的,平平安安的活著,知足常樂,一家人團團圓圓的,每天快快樂樂的。即使有的小煩惱,人生也是成功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