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不寫的一篇“冷文”,只因心中火熱

缺乏存在感,卻極其重要的一輩——爺爺奶奶/外公外婆

中國人自古以來便重視孝道。

兩千多年前,儒家《孝經》開宗明義章便寫道:“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

清代著名文學品評家王永彬更在其著作《圍爐夜話》提出了“百善孝為先”這個說法。

著名現代作家朱自清的《背影》,相信大家都有學過吧。你站著別動,我去給你買橘子。相信大家這兩年在網上看到這句時,都會不自覺的嘴角帶笑吧。

不得不寫的一篇“冷文”,只因心中火熱

《背影》

父母輩的偉大,前人和網上已經有無數的文章記錄著。

那麼,祖輩呢?

爺爺 奶奶 外公 外婆 姥姥,這幾個詞,簫葉在今日頭條中搜索,卻告訴我——

“在這個星球中找不到啊”!

不應該的不是嗎?雖然可能記憶中已經有些模糊,雖然可能只記得一些片段,雖然可能你連他們的名字都不知道,雖然......但是,他們真的存在的不是嗎?

不得不寫的一篇“冷文”,只因心中火熱

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祖母 搜索結果

唯一有搜索結果的是祖父,但是,這不是我要的結果,也不是你要的不是嗎?

不得不寫的一篇“冷文”,只因心中火熱

“祖父”的搜索結果

我是跟著爺爺奶奶長大的

不得不寫的一篇“冷文”,只因心中火熱

留守兒童和奶奶

近年來,留守兒童的越來越受到國家和社會的重視。

簡單來說,就是因為中國的發展的快速進步,許多原先農村的年輕勞動力湧進了城市,成為了“農民工”,為祖國的偉大建設做貢獻。而他們的孩子,則成了留守兒童

不得不寫的一篇“冷文”,只因心中火熱

簫葉也是留守兒童,小的時候跟著爺爺奶奶一起生活,長大了到了小學年紀是跟著外公外婆生活,因為爺爺去世了。而到了初中是由奶奶一個人帶的,直到初二的時候,奶奶因為中風倒下了無法照顧我,所以我媽回來了,而我爸繼續在外務工養家。

或許,從某個方面來說,留守兒童是幸福的,因為還有爺爺奶奶/外公外婆陪著,而當孩子長大了,跟著父母外出或者去了外地讀書,爺爺奶奶/外公外婆呢?

“孩子一年也見不到幾次,不知道他們工作情況怎樣,累不累,有沒有瘦了;不知道自己的孫兒長高了沒有,吃的好不好,也不知道讀多少了”

當留守兒童不再留守,家裡的老人便成了留守老人

男兒有淚不輕彈,只因未到傷心處

不得不寫的一篇“冷文”,只因心中火熱

我對我爺爺是沒有清晰的印象的,雖然媽媽常埋怨爺爺對伯伯他們比對我爸好,但或許父母對孩子都很嚴厲,對孫子都很寵愛吧。

記憶中只有還很小的時候在門口跟我爸媽揮手,因為他們要出去打工了,叮囑我要聽爺爺奶奶的話,按理說,那時候我估計就兩三歲,應該是沒印象的,但是我記住了。

還記得我三歲多的某個夜裡,我被聲音吵醒,來到大廳發現爺爺躺在大廳的一個板上,身上蓋著紅棉被,我問媽媽爺爺怎麼了,媽媽說爺爺睡著了,叫我趕緊去睡覺;我記得第二天,在鎮上讀書的堂哥回來了,趴在爺爺身上嚎啕大哭,哭的好傷心,我心裡覺得好難受,也跟著哭起來。

還記得小學的時候寫作文,寫親人,我寫了篇關於爺爺的作文,老師給了滿分,題目記不清了,就叫《帶魚》吧,因為內容寫的是我爺爺非常非常疼我,每次地裡農田幹完,作物要拿到鎮上市場賣,走之前都會問我想吃什麼菜,我都會說帶魚,然後爺爺總會滿足我的要求,給我帶回一條帶魚。嗯,直到現在,我還很懷念奶奶煎的帶魚,好好吃!雖然再也吃不到了。

不得不寫的一篇“冷文”,只因心中火熱

爺爺走了之後,奶奶就輪流在我家和幾個伯伯家裡住,幫忙看看家帶帶孩子。而我大學開始在外地讀書,每次回家只要奶奶有在老家,都會去看看她。

大學那會,可能是怕吧,有次寒假回家,我拿出手機跟奶奶說,奶奶,我們合個照吧。奶奶雖然嘴裡說著“我這麼醜,有什麼好拍的”,還是用一隻還靈活的手收拾了下頭髮,然後我拍下了我們的合照,一直留著。

奶奶是去年走的,那天,我還在上班,我媽忽然打電話給我,說奶奶不行了,趕緊回來。

當我聽到這個消息的時候,心裡狠狠地抽了一下,雖然心裡有準備,奶奶這兩年健康狀況不太好,但我發現我其實沒準備好。

買了最近的動車票回家,直奔市醫院,奶奶在急診病房裡,不能進去看不到。我媽告訴我這次很嚴重,如果動手術可能可以救回來,但是奶奶八十幾歲了,怕上了手術檯下不來。最終,那個下午,奶奶出院了,要回家。在奶奶出了病房的時候我才看到了她那爬滿了歲月痕跡的臉龐。

回去坐的是醫院的救護車,奶奶帶著氧氣罩,我也在車上,握著奶奶的手,有點涼。奶奶好像睡著了,但是皺著的眉頭,好像很痛苦。

半路的時候,奶奶醒了過來。我爸叫我跟奶奶說話,我就握著奶奶的手一直說“奶奶,是我啊,xx,我回來了,我們現在回家,馬上就到家了。”,一直重複著。

奶奶好像認出了我,又好像沒有。

奶奶最終還是走了,在離家不遠的地方。直到下車,老爸還一直跟奶奶說,我們到家了,我們到家了。我看到了他眼裡的淚水,但那時候我沒有哭,只是心裡好像有點麻,有點木。

和記憶中好像,奶奶也是躺在大廳中央,身上蓋著紅毯。

夜裡,聽著大廳中嬸嬸們和姑姑們的哭聲,心裡忽然好痛。我起身走到了門外,在黑暗中抬著頭,不讓眼淚掉下。

如果你還是是幸福的,請珍惜這份幸福

不得不寫的一篇“冷文”,只因心中火熱

“常回家看看”,不止看父母,如果爺爺奶奶/外公外婆還在,記得也去看下他們,或許,真的是看一次少一次。

“常打電話回家”,不止打給父母,如果爺爺奶奶/外公外婆還健在,記得給他們也打個電話,雖然他們可能會“囉嗦”:“飯要多吃點,別又瘦了”,“住的地方有沒有熱水,別用冷水洗澡”,“工資夠不夠花,別老給你媽轉錢”,等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