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部分地區農村已經自行改變份子錢,紅白喜事,一兩百就可以了。你覺得這樣好嗎?

農村人雄起


什麼叫改變?你是哪裡人?你瞭解廣西嗎?其實廣西大部分地區紅白喜事的份子錢一直以來都不多,廣西人擺灑要虧本的,就因為份孑錢太少了,就現在的物價我們村如有人擺酒,我們每個人封個十五元的紅包就可以去吃酒了,在廣西只有擺不起酒的,沒有隨不起份子錢的,就算親一點的隨個兩三百,一家人去大吃一餐比上飯店吃一頓還便宜得多。


勝清五


我是廣西梧州岑溪市的,我們這裡很少叫份子錢,叫封紅包利士。參與紅喜白事封的紅包或利士也水漲船高,隨行就市,與時俱進,人情為本。我以花早岀頭,經歷五十年紅包利士的變化。記得上世紀六七年代參與紅喜白事封的紅包利士,也即份子錢,最普通的是五角一元,少的一角也有,多的兩三元。那時普通人一天的勞動價值才幾角到一元之間。隨著改革開放,時代變化,這紅包利士也一步步變化,十元,二十,五十,一百,兩百。現在我地普通關係,在農村的,一個人,隨份是五十到一百,在市鎮,在酒家辦宴,是一百到兩百隨份為正常,多隨多封的要看人看關係,是特殊,不是普通普遍的了。


人情緊過債,人有紅喜白事,通知到的,一般人不到,人情禮要到,即紅包利士是要封送的,禮尚往來,這一點很重要。只是有辦喜辦濫了,遷居辦喜,婚嫁辦喜,添丁辦喜,賀壽慶生辦喜,及到生學,訂婚,滿月等等,大大小小都為喜,使人有點應接不暇,很難為情的樣子。我這幾十年,有喜基本不辦喜,能儉則儉,能節即節。但他人辦喜,通知到了,總得去賀喜封紅包,不然會被人說“不近人情”的,人言可畏,不可不考慮。這個十月,我就親友辦喜,一個進居,一個娶兒媳,一個嫁女,一個添丁滿月,一個八十壽宴,我被看成城裡人了,不能以農村人同比,封一百的紅包利士,只可忍心取個好彩頭兩百零八,你定發。


樹德漢碩


我媽媽的外婆的表舅是廣西北海的。

我也來回答一下這個問題。

現在廣西辦任何喜事,白事,都會通知一下比較要好的親戚,或者朋友。

以前辦事,封紅包比較少,現在越來越多,是因為很多主事房覺得買菜貴了,辦事也要很多錢,所以很多朋友去做客的時候就會封多一點錢,而主事方都會拿本子記住誰封了多少錢,將來這個人家不管辦啥事都會將他當初封了多少錢,在封回去還會加一點進去,這樣來來回回封的紅包就越來越大了。

還有一點就是現在一兩百的紅包確實不多。而對一些人明明就不是很熟,也來個帖,這樣的基本都是封一百叫人帶去,人也不會到。而這樣的主事人,也會到處發貼去請人家人這樣的人都是不懂事的,就是為了份子錢而已。最後就會冷席,沒人吃。紅包基本都是一百的。多的也不會多。

封紅包是客家人最普遍的一種來往,靠近廣東就越來越淡,不會那麼看重,現在時代在變,很多地方沒事有事就辦酒席,結婚離婚都辦,老母豬下崽了,也擺酒席。我有點看不下去了。。


通雞範


看了這麼多朋友的評論,真是大開眼界,我說說我這裡的就是你們說的份子錢,也叫紅包錢吧,就拿我來說吧!!

一,最親的人,比如我爺爺吧,前二年去世了,兩個姑姑每人封了一千多,岀嫁的姐妹每人封了五百,奶奶孃家人封了五百多,我父親的兄弟老婆娘家人也封了六百多,我這輩的兄弟老婆娘家人就不敢報去了,十幾個,太多了(我爺爺十二個孫子[呲牙],人太多忙不過來,村裡來幫忙的兄弟也累)

二,族內同一個太祖父的,每戶二百,以前只有二十,這個漲了,(他們都說現在物資高,大家也只是想幫自己兄弟減輕點壓力,但是這個錢都是要還的,這是人情債[大笑])

三,就到族內大部隊了,基本就是每人十元,用來買些香紙錢拜祭逝者

四,最後是村上的人了,每人二元,也是用來買些香紙錢拜祭意思下,

五,我們這裡有帶養子養孫類的,就是普通話說的拜乾爹乾媽類,多的封一百,少的五十,這個是個人心意,沒固定

六,還有就是比較好的朋友,封個一二百,也是隨意的,沒人說要你封這麼多,個人心意,,

當時總共花了六萬多,禮金大概三萬多,大家是否看明白了,這賬是賺了還是虧了,所以不不要一味拿農村說事,

城裡人一個紅包幾千幾萬,城裡人就沒人有壓力,打死我也不相信,

不管喜酒也好白事也罷,這錢都是人情賬,都是要還的,別死抓自己那點破事啥啥了[酷拽]


最遠的才是最懂我的


還是我這裡好,廣西賀州公會,朋友請客就一百塊,鄰居三十塊,親戚的多點,比如外甥結婚,孃家人要去多點人,最親那個就是牽頭的,有的千兒八百,有的三兩百,其他堂兄弟就一百幾十塊,所以我們這裡請喝酒是沒錢賺的,請客就是圖個熱鬧,看自己實力來請。


手機用戶7015477174


呵呵呵,,,我梧州的,我們這邊和廣東一樣不叫份子錢,叫利是或紅包,過年時紅包一般封5到20一隻,紅白喜事等一般50到200之間,我前幾天辦新居入宴,最少的利是是68,最多的是2000,基本上都是101,108,168。200以上的多是幾個人一起來,都是每人一百一起封紅包的,可以說,以個人和家庭來給利是的都是100的。


全職車手1


首先說我也是廣西人。

我們家鄉囍事封紅包叫利是,幾代人都是這樣叫的,至親的親戚一般是兩三百一戶,也有給多點的,比較隨意,同姓過來賀喜的一般是二三十塊吃一頓正餐,我們中午飯是正餐,壯族的。

最近幾年一些年青人興起到酒店擺席,同事工友要熟不熟的人都發請帖,這才有點叫份子錢的意思了。

白事的話親戚也是隨意,大家都差不多就行,不會太高也不會太低。

我們那裡沒有那麼多的攀比,民風還是很淳樸的。


廣西耀哥26


我廣西柳州的,本來柳州地區的農民分子錢都不多,一般情況下不管什麼紅白喜事,都是50塊錢吃三天。所以一般沒有相當實力,別人根本就不願意擺酒,擺酒也是迫不得已,別人請了自己,自己怎麼樣也得請回一次,不然怕別人說閒話。


一二三ABC


以我的看法農村地區自行改變紅白好事份子錢是件好事情,‘’一兩百就可以了‘’,那說明以前比現在要多。紅白喜事份子錢或者紅包錢因各地鄉情風俗而不一,有高有低,有些地方確實高得讓人難以承受,還有越窮的地方越高、越是攀比的心理,就拿我這來說吧,一般朋友百把塊錢紅包錢,比較親的人也叫‘’血親‘’和‘’內親‘’,紅包或份子錢就200-300元,鄉和縣、村和鎮都不相同。我們隔壁一個縣,紅包份子錢從幾百到幾千不等,分三流九等親戚,竟還有人拿假錢,後來乾脆驗鈔機也用上了,因為辦酒席都會請一個人來專門來收錢收禮並作好記錄,交於東家存底,以後人家辦酒席時還份錢才不會弄錯,如果收到假錢理事人負責,一場酒席收禮金少則幾萬多則十幾萬都有,沒驗鈔機真還不行。本人不支持紅白喜事份子錢或叫紅包錢節節攀升,攀比心理,心意到了就可以,這樣雙方都沒有壓力,也不會說我幾年下來沒酒席可辦就虧大了的感覺。以前我們這裡辦酒席份子錢或叫紅包錢,一般是兩斤豬肉錢,意思是夠自己吃,不會讓辦酒席方虧本,大家來聚一聚純情是為了喜慶、祝福、高興或者白好事幫忙的初忠,不知何時何日開始,農村的紅白喜事變成了斂財的導具,越演越烈,已經失去了辦酒席的本質。最後我要說的是為了還份子錢而來參加你的酒席:這酒席真的是變味了,必須迴歸一個象原來一樣,不忘初心、輕鬆快樂、熱鬧、有意義有人情味的紅白喜事酒席,不知大家看法如何。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960,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2e3ff0001641b3b334d7d\

老謝土豬


在這個寒冷的冬季,天氣逐漸變涼,首先非常感激在這裡能為你解答這個問題,其次讓我帶領著大家一起走進這個問題,就讓我們一起探討一下。

希望以下為大家分享一這個問題對大家有所幫助,我希望我的分享關於這個問題能夠幫助到大家,也同時也希望大家能夠喜歡我的分享。

廣西部分地區改變份子錢,一百、二百就可以了,份子錢的減少,這當然好了,這說明農村紅白喜事易風易俗,提倡節儉,當地精神文朋友建設宣傳的好,人們的思想和觀念在逐漸發生變化,在逐漸提高對親朋鄰里關係的交往上的認識。

從古至今,鄰里關係,親朋關係的疏遠,往往體現在紅白喜事,年節的走訪上,人們的觀念一直停留在禮尚往來,禮金的多寡上,攀比也比較嚴重,親朋關係的疏遠,禮金的多少是重要體現。如今隨著社會的發展,城鄉居民對生活水平要求的提高,人們的就業及經濟壓力加大。份子錢的增加,成為人際交往中的負擔。份子錢少了,說明人們觀念轉變了

上面的分享關於這個問題的解答都是個人的意見與建議,我希望我分享的這個問題的解答能夠幫助到大家,同時也希望大家能夠喜歡我的分享,大家如果有更好的關於這個問題的解答,還望分享評論出來共同討論這話題。

最後在這裡,祝願大家都有一個好的心情,明天有一個好的開始,愉快的上班,升職加薪在等你。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