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鍾國康帶你大刀闊斧學篆刻》(12)學好雙衝刀法 把老缶昌碩幹掉

■@《鍾國康帶你大刀闊斧學篆刻》一書在撰寫中 (12)

草稿

《鍾國康帶你大刀闊斧學篆刻》(12)學好雙衝刀法  把老缶昌碩幹掉


《鍾國康帶你大刀闊斧學篆刻》(12)學好雙衝刀法  把老缶昌碩幹掉


學好雙衝刀法,把吳昌碩幹掉


吳昌碩的白文印線條特點:

兩邊平滑、超順暢、有力

安靜、飽滿的平和線條

鍾國康 / 文


學好雙衝刀法,把老缶昌碩幹掉 。


吳昌碩的白文印線條特點:“兩邊平滑、超順暢、有力、安靜、飽滿的平和線條”。


學好雙衝刀法,就是學到吳昌碩的刀法了!要把老缶昌碩幹掉!就得每天刻上三、五十方雙衝大白“回”字印不可,那是必須的;就得刀刀線條效果與特點,都要“兩邊平滑、超順暢、有力、安靜、飽滿的平和線條”來,那是一定要做到的。


雙衝刀法,其實是兩次單刀直衝法的組合。只不過是先一刀直衝後,再把石頭調過頭來,這雙衝後,原來單刀法的一邊光滑,一邊毛邊爆炸線的陰陽線成了,兩邊平滑,超順暢有力安靜而飽滿的平和線條了。所以說,雙刀衝出來的線條效果是:“兩邊平滑、超順暢、有力、安靜、飽滿的平和線條”。


《鍾國康帶你大刀闊斧學篆刻》(12)學好雙衝刀法  把老缶昌碩幹掉


要做到刀法“超順暢且有力”,記住,雙衝刀法,更著意在惡、狠、深、猛這四字上,要保留高級動物人的血性,要大刀闊斧殺石才痛快的感覺——有多狠刻多狠,有多猛刻多猛,有多深刻多深,有多長線條刻多長線條,有多飽滿刻多飽滿,每條線條最好能刀刀準,能一刀衝到底的,就絕對不復刀。雙衝大白線,最好做到刀刀準,兩刀能完成一條線條為佳,不要修修改改,讓小印變大印,讓刀筆之氣,溢出石頭之外。讓手石聽話,行刀聽話,讓刀有趣、讓石有石趣、讓刀筆有互用,刀是筆來筆是刀的感覺、讓墨在石上有流動感、讓古韻味自然生成,方寸之間氣象萬千,不要太多敲邊,更不能用刀口作古,不要敲打人為仿古……刀去石裂,隨勢隨氣而去,就能自然生成遠古之風韻來。


雙衝大白文刻法、刀法,有如雙向回犁深耕,一刀過後,再向相反方向再來一次深刻,刻出的線條,就是“兩邊平滑、超順暢、有力、安靜、飽滿的平和的吳昌碩線條”了(見圖),否則你們就根本接近不了吳昌碩。自古以來,大多篆刻愛好者,都愛工整的大白文漢印,直接以漢印的分朱布白和乾淨為驕傲,漢印的朱文印,則以小圓朱紋漢印為正宗。漢印的缺點就是——明明是刀刻的,石刻的,卻沒有刀味,沒石味。大都機械的工整,千人一面,萬人一統。石印材質的質地沒能表現出來,是用石頭刻的印,卻是塑膠、木頭、地瓜、南瓜等材料刻出來的感覺。明明是用篆書入印的,卻沒有毛毫味,卻沒有刀、筆、紙、墨的書寫味,全是些電腦排版、機刻味。


《鍾國康帶你大刀闊斧學篆刻》(12)學好雙衝刀法  把老缶昌碩幹掉


自從宋朝、明朝、清朝和民國時期,長鋒飽墨書法的興起,這一書風被當時的文人雅士的關注和重視,尤其是清朝後期,可以說發展到了淋漓盡致的境地,當時的書法界和篆刻界開始倡導書寫味、墨味以及加強個人風格入書、入畫、入印、入詩,篆刻界代表人物有吳讓之、趙之謙、鄧石如、趙之琛、丁敬、徐三庚、陳鴻壽 等等……再後些,還有吳昌碩,黃牧甫、齊白石等。由其是吳昌碩的出現,其個人書風、印風、畫風能強烈地融入他各方面去,成為一顆耀眼的新星。

篆刻篆刻,以篆書入印為第一要素,偶然用一下其它圖案和文字也是可以的,但是還是篆書為主……


篆刻篆刻,刻是用刀實施成品的過程……


雙衝刀法,最易接近老缶吳昌碩的篆刻書寫味,最易追隨他的書法入印理念,最易悟到他的石鼓文中鋒的感覺。老缶吳昌碩的篆刻之作,線條流暢,安靜,乾淨,有如一去一回頭犁地深耕,亦即是先一刀齊白石的單刀直衝過後,然後再把石調過頭來,再一刀單刀回沖過去,合兩次單刀直衝而成一條大白線,有如毛筆中鋒在書寫,圓潤與飽滿也。這是老缶昌碩之風格(見圖),更是特點所在,合乎自然,如農夫攜鋤鑿破南山之雲,種來修竹凌煙直去,引來天風挺蒼松古柏立於山間,清瘦何妨,淨掃胸中塵矣,刀筆快慢如耕山,如大自然種林,疏密有致,密不透風,乃至不容插針,尤如和墨潑漲,千溼濃淡深淺共存,更謂古聖賢 張彥遠《歷代名畫記 · 論 顧 陸 張 吳 用筆》:“顧、陸之神,不可見其盼際,所謂筆跡周密也。張、吳之妙,筆才一二,象已應焉。離披點畫,時見缺落,此雖筆不周而意周也。若知畫有疏密二體,方一可議乎畫。”此,書、畫、篆刻同理也。


多刻一定能悟出上面所說的道理來,每天刻上三、五十方雙衝大白文“回”字印石,那是必須的,兩三天後,就得刻上一百幾十方“回”字印石才算勤奮呢。


特別要注意的是,一般人在刻大白文印時,只知白而不顧線與線之間朱紋線,其實大白文印裡的小朱紋線條,也很重要,你如果能刻出細如頭髮絲一樣纖細而不斷的,順暢有力的,有如電線裡的銅芯線絲,細而直,可以傷人才對,線線粗細大小要一致,刻到乾淨、順暢痛快最難得。白文印內部的朱紋線,粗線易留,細如頭髮絲的線難留,一旦留得住,留得精彩,還用好這條纖纖細絲繚繞不斷的朱紋細線,這時“刻小印變大印”的效果自然而然就出來了。這條纖纖繚繞不斷的細朱線,我就當它是大白文印裡的精靈,傳達靈魂的眼睛,是最精彩、最能傳神的神助神經線也。


以上說法,歷史上應該沒有人這樣提及過:“刻大白文印時,要把大白文印裡的朱紋線條刻成,如頭髮絲細一樣繚繞不斷的,才是最精彩、最傳神的神助寶貝。”這說法,大家得當真,認真去實施啊。


在吳昌碩的大白文印中,少有見過兩條大白線中的細如頭髮絲的細線,更談不上纖纖細絲繚繞不斷了,我們的學員如果刻好了這雙衝大白線,留好這纖纖細絲繚繞不斷的細線條來,你們不但學好了吳昌碩,還不知不覺中學到了小印變大的方法了,其實你們就等同進了吳昌碩之門,一個不留神,又出了吳昌碩大門了。恭喜你們,你們在學習中不知不覺地進步了。


今天我論述的雙衝刀法,你們一旦掌握了,你們再參照一下老缶吳昌碩的白文印結字法,儘量做到布白整齊,與白當朱,與朱當白,上緊下松,左右對稱,筆劃交待清楚了,把短線刻長了,長線刻得更長了,甚至刻出邊去也不怕了,字字句句能互抱了,珠璣便向刀頭生了……唯有用鍾氏的手段,你就能快速跳出千人一面的舊習,你就可一下子拉開萬萬人的距離,你就能打破所謂漢印正宗,斯文一統的江湖惡俗與舊習。


在大白文印裡,留得住這條細如頭髮絲而繚繞不斷的細線時,自然就會與傳統,與我之外的人拉開距離,新鮮感自然撲面而來,靈魂的眼睛自然會放光,新的精靈神鬼自然撲倒打碎舊典,神一樣的漲墨感就會自然生成,神一樣的痛快感屬於你,神一樣的成功感和信心百倍精神狀態就會誕生,神一樣的自我良好感覺和自我面貌就會出現。相信一年半載後,你將會鶴立群峰的。


(下篇(13)是:教刻鐘國康雙刀法。鍾國康雙刀線是有張力的陰陽線,與漢印磚頭線有美妙的變化,更有張力,如冷卻了鑄鐵鋼板,有非常殺傷力。把鍾國康幹掉!是我最想做的一件事情,所以我只能毫不保留了……祝你有緣!


《鍾國康帶你大刀闊斧學篆刻》(12)學好雙衝刀法  把老缶昌碩幹掉

提醒下篇是:鍾氏刀法入門課程——(13)



《鍾國康帶你大刀闊斧學篆刻》(12)學好雙衝刀法  把老缶昌碩幹掉


《鍾國康帶你大刀闊斧學篆刻》(12)學好雙衝刀法  把老缶昌碩幹掉


《鍾國康帶你大刀闊斧學篆刻》(12)學好雙衝刀法  把老缶昌碩幹掉


《鍾國康帶你大刀闊斧學篆刻》(12)學好雙衝刀法  把老缶昌碩幹掉


《鍾國康帶你大刀闊斧學篆刻》(12)學好雙衝刀法  把老缶昌碩幹掉


《鍾國康帶你大刀闊斧學篆刻》(12)學好雙衝刀法  把老缶昌碩幹掉


《鍾國康帶你大刀闊斧學篆刻》(12)學好雙衝刀法  把老缶昌碩幹掉


《鍾國康帶你大刀闊斧學篆刻》(12)學好雙衝刀法  把老缶昌碩幹掉


《鍾國康帶你大刀闊斧學篆刻》(12)學好雙衝刀法  把老缶昌碩幹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