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冰雪奇緣》的女主是Anna,最後火的卻是Elsa?

雪糕有故事


六年前第一次看《冰雪奇緣》的時候我也有同樣的疑惑。

當時我還在讀書,是跟同學一起去電影院看的,當時也沒覺得Let it go有多震撼,就是覺得這是美國電影的正常操作而已啊。電影看完,喜歡anna,畢竟陽光可愛。然鵝發現,elsa更受歡迎,當時也很不解,不過冰雪這部電影在我心中也沒有留下什麼深刻的印記,所以也沒有去深究。

六年後,出來工作了。聽說《冰雪奇緣2》上映了,上網找來資源再複習了一次《冰雪奇緣1》,這下終於解開了六年前的疑惑。

這次,我終於get到了Elsa!我get到了她的痛苦。有些東西,還真的是長大了才懂,尤其是出來社會被社會教著做人之後才能理解。成年人的世界,哪有“容易”二字,人活著終究還是會痛苦的。雖然我跟Elsa痛苦的原由不一樣,但就是“痛苦”這個點,就足以讓我對她產生共鳴。

好死不死,然後去看了《冰雪奇緣2》,這下好了,徹底掉進Elsa的坑裡了……


Elsa就是這麼一個悲情的角色,她是故事的主角,可是她卻是灰色調的。她站在權力的巔峰,卻活的如此卑微;她有強大的外在(魔法),內心卻極度壓抑與痛苦。可以這麼說,她是迪士尼童話王國裡面,在人設上最接近“人”的角色。人是複雜又矛盾的動物,而Elsa的人設,恰恰也是複雜又矛盾的。她跟迪士尼以往的公主(包括anna)所擁有的“樂觀、堅強、勇敢”等充滿教育意義的完美人設不同,Elsa既不完美,也不那麼充滿教育意義(對小孩而言)。她不樂觀,她很壓抑;她不堅強,她會崩潰;她也不勇敢,她會逃避……你能在她身上看到的正能量,可能就只有克己的善良。

這不就是“人”嗎?人無完人,沒有人能夠保證永遠積極樂觀堅強勇敢的。我們從小被教育要堅強要勇敢,可是長大了才發現,痛苦在所難免,消極避世崩潰逃避都是人正常的生理反應啊!我們也想像迪士尼的公主們一樣樂觀堅強勇敢樂觀面對,可有時候就是“臣妾做不到啊”!而Elsa恰恰反其道而行來告訴你:你有權利不堅強不勇敢,但也不需要悲觀,你改變不了環境、甚至改變不了自身,至少你可以試著接受你自己,試著跟不完美的自己和解。逃跑可恥但有用,so,just let it go。


至於很多人提到的Elsa女王獨立、靠自己、不需要王子等等之類的,當然也是她受歡迎的因素,但我覺得這些都不是主要的。一個角色受在全球範圍內受到如此廣泛的青睞,一定是因為什麼東西戳中了人們的內心而引發了廣泛的共鳴。所以,我個人覺得,Elsa身上帶著的“人”味兒,才是讓她爆紅的最主要因素。

至於Anna,她是典型的童話角色,樂觀、堅強、勇敢,即使遭遇痛苦,她不僅可以迅速自我恢復去Do the next right thing,還能開導Elsa(你是上天的恩賜)。這才是小朋友們學習的榜樣,這也是為什麼當年還沒踏入社會的我會先喜歡上Anna的原因(不過有一點我覺得有點迷的是:我以為Anna是for kids的,Elsa是for grown ups的,但反而小朋友們都很喜歡Elsa)。Anna的外在品格十分耀眼,觀眾一看就會喜歡上的那種,她是一個完美的角色。但完美的角色,往往趨於平面單一,像一個可望不可及的神,缺少“人”的共鳴點。而Elsa,她的品格是內在的,需要一定閱歷才能讀懂。她不完美,也不耀眼,她雖然是個“紙片人”,卻更像是一個真實的“人”,許多人能在Elsa身上找到自己,大家憐惜Elsa其實也在憐惜自己。

這兩個角色戲裡戲外的結果也恰恰印證了我的觀點:作為完美的童話角色,anna獲得了童話式的大團圓結局——愛情事業王位三豐收,什麼都有;而Elsa在戲裡除了所謂的“自由”外一無所有(據說本來還要被寫死的),但在戲外她卻得到了全世界的愛。


雪糕有故事


《冰雪奇緣》第一部中,講述小國阿倫戴爾中女王艾莎和女王妹妹安娜的故事。

其實我一直以為艾莎是女主,看完第二部仍然覺得艾莎是女主,我相信許多大眾也是這樣認為的,艾莎火的原因有如下幾點:

1.艾莎擁有魔法

小時候心中總有著許多幻想,希望自己有一天可以擁有魔法,而艾莎的冰雪魔法剛好滿足了人們對艾莎的喜愛,擁有魔法的人是神奇的,也讓人對她的身份產生了好奇。

安娜則是普普通通的人,雖然她活潑開朗,卻十分單純,願意相信一個剛認識的人,並想要和他結婚。看時覺得她傻的有些可愛呢。

2.艾莎前後性格的反差

艾莎小時候經常和妹妹安娜一起用魔法玩耍,不小心中傷害了安娜,使得艾莎小小的心靈受到的傷害,她開始擔憂、害怕,整日待在自己的房間裡不與外人相處,從她的眼神中可以看到她的恐懼,害怕別人知道她的魔法,這時的她是孤獨的、無助的。

被人發現她有魔法後她選擇放飛自己的魔法,將整個國家變成了冰世界,那時的艾莎是快樂的,不用在意別人的眼光,我想那時候的艾莎是最讓人喜歡的,她用魔法建造自己喜歡的城堡,同時配上歌聲,是經典片段吶。最後因為安娜的愛感動了艾莎,是的艾莎可以控制住自己的魔法了,艾莎的人物是飽滿的,令人喜歡的。

3.艾莎的服裝很好看

每個女孩心中都想擁有漂亮的衣服,看到如此好看的衣服自然十分喜歡啦。


麗麗觀影


不得不說安娜的人物塑造太過單薄了,整個人物就像一個“紙片人”一樣呈現出來的東西一目瞭然,沒什麼可讀性,而且安娜這種勇敢陽光活潑的“小太陽”人物屬性實在是太普遍了。相反Elsa更能給人一種耳目一新的感覺,她被恐懼壓抑支配了13年,肩負著一個國家的責任的同時還要抗拒自己的恐懼抑制自己的慾望(和妹妹親近),而Let it go的解放更是能引發觀眾的共鳴。因為不是人人都是安娜那種內心強大到不可思議的樂天派,Elsa經歷的磨難和挫折遠比安娜的多,而她的心理活動顯得她更像一個真正的人,她受的傷太多了,不想再去迎合他人的心理不就是弱勢群體的真實寫照嗎?這種在文學作品中都鮮有出現的人物塑造出現在動畫電影裡的概率就更低了。與大多數公主不同的是她的心理活動沒有一個固定模式。她具有矛盾的兩面和深遠立體的人物形象,她會害怕會逃避也會渴望自由,渴望自我救贖和被大眾接納,她不願臣服於命運而是勇敢地接納了自己,這才是真正立體的人物形象。甚至可以說冰1成功的最大因素就是Elsa的人物塑造和人物轉變。



經典影視大全套


不得不說安娜的人物塑造太過單薄了,整個人物就像一個“紙片人”一樣呈現出來的東西一目瞭然,沒什麼可讀性,而且安娜這種勇敢陽光活潑的“小太陽”人物屬性實在是太普遍了。相反Elsa更能給人一種耳目一新的感覺,她被恐懼壓抑支配了13年,肩負著一個國家的責任的同時還要抗拒自己的恐懼抑制自己的慾望(和妹妹親近),而Let it go的解放更是能引發觀眾的共鳴。因為不是人人都是安娜那種內心強大到不可思議的樂天派,Elsa經歷的磨難和挫折遠比安娜的多,而她的心理活動顯得她更像一個真正的人,她受的傷太多了,不想再去迎合他人的心理不就是弱勢群體的真實寫照嗎?這種在文學作品中都鮮有出現的人物塑造出現在動畫電影裡的概率就更低了。與大多數公主不同的是她的心理活動沒有一個固定模式。她具有矛盾的兩面和深遠立體的人物形象,她會害怕會逃避也會渴望自由,渴望自我救贖和被大眾接納,她不願臣服於命運而是勇敢地接納了自己,這才是真正立體的人物形象。甚至可以說冰雪奇緣成功的最大因素就是Elsa的人物塑造和人物轉變。



劇Show


看到這個問題我才知道冰雪奇緣女主是Anna,一直以為是Elsa來著,但是更多人喜歡Elsa不是沒有道理,第一小孩子喜歡是因為Elsa有魔法,第二大人們喜歡是因為Elsa符合現在的女性價值觀或現代價值觀,迪士尼從需要王子拯救的公主,到和王子一起冒險的公主,到自己獨立自主,自己也能為王的Elsa女王。反正就挺好的,Elsa大發!



甜茶了了


六年前第一次看《冰雪奇緣》的時候我也有同樣的疑惑。

當時我還在讀書,是跟同學一起去電影院看的,當時也沒覺得Let it go有多震撼,就是覺得這是美國電影的正常操作而已啊。電影看完,喜歡anna,畢竟陽光可愛。然鵝發現,elsa更受歡迎,當時也很不解,不過冰雪這部電影在我心中也沒有留下什麼深刻的印記,所以也沒有去深究。

六年後,出來工作了。聽說《冰雪奇緣2》上映了,上網找來資源再複習了一次《冰雪奇緣1》,這下終於解開了六年前的疑惑。這次,我終於get到了Elsa!我get到了她的痛苦。有些東西,還真的是長大了才懂,尤其是出來社會被社會教著做人之後才能理解。成年人的世界,哪有“容易”二字,人活著終究還是會痛苦的。雖然我跟Elsa痛苦的原由不一樣,但就是“痛苦”這個點,就足以讓我對她產生共鳴。

好死不死,然後去看了《冰雪奇緣2》,這下好了,徹底掉進Elsa的坑裡了……

Elsa就是這麼一個悲情的角色,她是故事的主角,可是她卻是灰色調的。她站在權力的巔峰,卻活的如此卑微;她有強大的外在(魔法),內心卻極度壓抑與痛苦。可以這麼說,她是迪士尼童話王國裡面,在人設上最接近“人”的角色。人是複雜又矛盾的動物,而Elsa的人設,恰恰也是複雜又矛盾的。她跟迪士尼以往的公主(包括anna)所擁有的“樂觀、堅強、勇敢”等充滿教育意義的完美人設不同,Elsa既不完美,也不那麼充滿教育意義(對小孩而言)。她不樂觀,她很壓抑;她不堅強,她會崩潰;她也不勇敢,她會逃避……你能在她身上看到的正能量,可能就只有克己的善良。

這不就是“人”嗎?人無完人,沒有人能夠保證永遠積極樂觀堅強勇敢的。我們從小被教育要堅強要勇敢,可是長大了才發現,痛苦在所難免,消極避世崩潰逃避都是人正常的生理反應啊!我們也想像迪士尼的公主們一樣樂觀堅強勇敢樂觀面對,可有時候就是“臣妾做不到啊”!而Elsa恰恰反其道而行來告訴你:你有權利不堅強不勇敢,但也不需要悲觀,你改變不了環境、甚至改變不了自身,至少你可以試著接受你自己,試著跟不完美的自己和解。逃跑可恥但有用,so,just let it go。

至於很多人提到的Elsa女王獨立、靠自己、不需要王子等等之類的,當然也是她受歡迎的因素,但我覺得這些都不是主要的。一個角色受在全球範圍內受到如此廣泛的青睞,一定是因為什麼東西戳中了人們的內心而引發了廣泛的共鳴。所以,我個人覺得,Elsa身上帶著的“人”味兒,才是讓她爆紅的最主要因素。

至於Anna,她是典型的童話角色,樂觀、堅強、勇敢,即使遭遇痛苦,她不僅可以迅速自我恢復去Do the next right thing,還能開導Elsa(你是上天的恩賜)。這才是小朋友們學習的榜樣,這也是為什麼當年還沒踏入社會的我會先喜歡上Anna的原因(不過有一點我覺得有點迷的是:我以為Anna是for kids的,Elsa是for grown ups的,但反而小朋友們都很喜歡Elsa)。Anna的外在品格十分耀眼,觀眾一看就會喜歡上的那種,她是一個完美的角色。但完美的角色,往往趨於平面單一,像一個可望不可及的神,缺少“人”的共鳴點。而Elsa,她的品格是內在的,需要一定閱歷才能讀懂。她不完美,也不耀眼,她雖然是個“紙片人”,卻更像是一個真實的“人”,許多人能在Elsa身上找到自己,大家憐惜Elsa其實也在憐惜自己。

這兩個角色戲裡戲外的結果也恰恰印證了我的觀點:作為完美的童話角色,anna獲得了童話式的大團圓結局——愛情事業王位三豐收,什麼都有;而Elsa在戲裡除了所謂的“自由”外一無所有(據說本來還要被寫死的),但在戲外她卻得到了全世界的愛。


清衣折舞


簡單來說,艾莎的人物形象更加豐滿,因為她有人物成長。

而且我並不認為戲份多就是女主,安娜出現的時間確實比較長一點,但是她所有的出現基本都是圍繞著艾莎。

首先,艾莎的人物成長。

從對自己魔法的恐懼,到決心放飛,再到無法控制,最後又掌控了力量。

這一段段的心路歷程都在影片中展露的很細緻。

而安娜呢?

人物非常的扁平化,就是個善良可愛的女孩子,她的人物形象並沒有成長,開頭如何,結尾還是如何。

在這種情況下,觀眾的記憶點就全部都在艾莎身上了。

其次,安娜太過平凡,艾莎的魔法力量很炫酷。

別說小孩子,成人都會崇拜英雄。

艾莎的力量讓她非常的吸睛,大可冰凍全球,小可做滑冰場。

她的不平凡讓很多人羨慕,尤其很多喜歡幻想的小朋友。

最後,身份的區別。

由於今年女權意識的覺醒,迪士尼的很多公主們都開始強調自我獨立。

艾莎身上的女皇光環和自我意識,是非常符合主流的。

相對比之下,安娜的公主身份並沒有太稀奇。

所以最後,你看完影片,記住更多的是艾莎。


L阿星看電影


不一定,女主有艾莎和安娜,並不是每個劇裡都有一個女主角,兩個也可以


你的甜柚噢


我認為首先安娜這個任務性格應該更符合大眾的生活,更符合小孩子的心理。

安娜這個人物,雖然她沒有魔法,但是她樂觀可愛,情感更為豐富,並且她勇敢堅強,做事果斷,她會為了姐姐艾莎勇敢面對困難,勇於付出。她身邊也有很多小夥伴,比如說惹人愛的雪寶。在《冰雪奇緣2》中,我覺得雪寶就是安娜要好的夥伴。雖然雪寶是艾莎製造的,但是它和安娜的感情更深,我才大多數小朋友都希望有雪寶一樣可愛的小夥伴吧。

同時,相比之下,艾莎的感覺就更內斂一些,而且她的身上更多的是責任。

最後,安娜成了女王,艾莎留在了森林,我覺得這就是最好的安排,艾莎適合在森林裡無拘束的生活。


小C愛手工呀


艾莎會魔法,裙子漂亮,比起安娜更引人注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