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帝国到商业民王的距离有多远

商业帝国到商业民主的距离有多远?

全文大概2665字。

文末有彩蛋。

世界变幻纷呈,问题层出不穷,你我醉眼迷离。

寻找变化的真相,抓住变化的脉搏,改变你我的认知,才能在变化之中获得解决问题的权力。

商业帝国到商业民王的距离有多远


1

全球经济进入商业帝国时代

互联网将世界一分为二,实体世界和虚拟世界。

消费者的智能手机与电脑是虚拟世界免费的、覆盖全球的基础设施。

消费者的休闲时间是虚拟世界的资源和材料,是大数据的水电气,是人工智能的石油。

消费者的消费赋予了软件平台向实体企业收入越来越多分销佣金的权力。

在虚拟世界,科技巨头如一个个帝国,从每个地区、每个企业、每个商户和每个人征收各种“费用”,基础设施是免费的、休闲时间是免费、软件的边际成本为零,这使得科技公司几乎可以把所有收入转化为利润,这在某种意义上如同一种自我强化的“印钞权”。

每个获得垄断地位的科技巨头就如同一个统治人民休闲时间的商业帝国,每个商业帝国利用全民的能力和财力可以轻松攻克一个个实体领域,使这些领域纳入其帝国商业版图。

在一场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平台开始吞噬世界与改造世界,商业帝国的版图不断扩张,任何个体与行业都难以阻挡,原因是商业帝国征调的是全民的休闲时间、基础设施和消费,群体的力量变成了个体能力,使其他个体只能束手就擒。

利润是市场的氧气。商业帝国攻克各个行业最有效的手段是发动价格战,打掉利润,让市场陷入缺氧状态,随后商业帝国坐收渔翁之利。这让现代经济陷入了自我弱化的下降循环:

一方面,商业帝国主要借助软件与智能机器,不再像传统实体企业一样大规模的向市场提供就业。

另一方面,商业帝国可以稳定的获利,可以持续发动价格战,让实体企业陷入缺氧状态,最终持续的、从容的收割。

第三方面,所有人都已经发现商业帝国的机会,都跃跃欲试,希望成为新商业帝国。这导致商业帝国之间、商业帝国与新兴力量之间的竞争日益加剧并趋于白热化,这导致市场深陷低水平重复建设和浪费难以自拔,也导致人人自危,没有任何一个商业帝国可以高枕无忧。

如果把传统商业银行(自建基础设施的平台)看成马车,那么,微信、支付宝等这类寄生在智能手机之上的平台,就如同没有拧紧螺丝的汽车,高速、高效,但并不安全。因此,人们只能在马车和汽车之间徘徊、犹豫和争论。

透过现象看本质,虚拟世界创造智能化的主体力量不再是生产者和全职时间,而是消费者和休闲时间。但我们却按照实体的规则,将消费者创造的价值全部记入生产者(科技公司)的名下、记入软件名下。

群体劳而不获,个体不劳而获,自然会产生变形的权力。变形的权力一旦持续扩大就会危及每个个体的生意、收入甚至命运。

真正发现问题是解决问题的开始。

2

未来不在现在之中,未来始于假设

假设商业帝国之间真正兵戎相见,如何给对方致命一击?

支付宝面向全民开启众筹,每人众筹1元钱,帮人民建设一个全民持股的新微信。

微信面向全民开启众筹,每人众筹1元钱,帮人民建设一个全民持股的新零售平台。

任何一方开战,都会终结商业帝国时代,开启商业民主时代。

为什么?

因为全民的智能手机是覆盖全国的基础设施,全民把这个基础设施给谁用,谁就是赢家。一旦产生第一个全民控股的平台,市场中所有的创新者和科技公司都会向全民投诚。

原因:一是全民每人出资1元钱,总量14亿,就可以雇佣全国最好的技术团队,建设任何领域的平台。这个平台只要建成,这个领域其他私人控股的平台都会失去机会。

二是全民控股会使新平台的软件和硬件所有者合一,等于给高效的汽车拧紧螺丝,高效且安全,将使科技公司走出竞底泥潭,真正走向更进一步的研发与创新;科技公司的员工可以走出996的宿命,进入新全民所有制企业。

三是全民的劳动是价值之源,是中国制造所需。只要全民控股的第一个平台形成,人民的劳动就直接变成了无尽的资本,可以借给实体企业和自己控股的创新公司。

一言蔽之,人民汇聚到一起,人民认识到自己控制着智能化的三要素(智能手机、休闲时间和消费),每个市场参与者都只能向人民臣服,就变成了一种客观存在的结构。

3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