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熱的社群營銷和落地營銷,我們怎麼學?來玄諮集團看看!

著名財經專欄作家吳曉波說:“屌絲經濟”已經成為過去時。

“網紅經濟”只是過渡,“社群經濟”才是王道。

玄諮策劃創始人成傑:2013年6月開始營銷策劃,6個月收入350萬,講20分鐘融資500萬,會員由9月份的70人,到12月份裂變到5000人。

下面是成傑兩天的 文字分享,我沒有做任何的修改,希望大家對社群營銷有正確的認識。

率先利用電商(淘寶)、微商(微信)進行營銷的,很多人現在身價百萬、千萬甚至億萬。社群營銷也是一個普通人創富的新的經濟模式,希望朋友們抓住這個機會!

大家晚上好,我是玄諮集團成傑,今天我給大家分享我的社群營銷。

3月11日我建了一個群,吸引了220個微信好友到群裡,3月13日晚上20:00第一次文字直播,支付99元可以留在群裡聽我分享10天。當天是80人付款。

我預測是150人,到了14號截止7點鐘,沒有支付的全部移除,真的是150人整,一個不多一個不少。

150人陸陸續續又邀請了20人,總共170人。

我為什麼要做社群?

我以前幹傳統行業好幾年,每年空有一兩千萬營業額,到年底一算賬,利潤少的可憐。

淨利潤佔銷售額的6%左右。

各種費用,各種成本。

關鍵是客戶欠賬。

別人有現金流的買房的買房,炒股的炒股。我們的現金都幫客戶墊錢了。

一年到頭賺的淨利潤還沒有在自己口袋裡,還飄在客戶那裡,想在上海買房都不敢,不是沒錢,是買房了,就沒有流動資金了。

上海房價蹭蹭蹭的漲,一年賺的利潤真的趕不上房價上漲的速度

很多傳統經營的老闆就是這樣。

所以當時非常想轉型,我一直堅信互聯網是最有效的工具。

但是我研究的互聯網都是PC時代的,都是關於百度推廣相關的。

是流量思維的模式。

根本就不適合移動互聯網時代。

無意中幹了水果項目,因為水果賣不掉,所以死馬當活馬醫,用免費送的模式圈人,然後和餐廳合作打回了成本,再賣其他東西。

這個竟然打通閉環了。

通過這個項目,我摸到了移動互聯網的竅門了。原來和PC互聯網時代截然相反。

我一直是研究互聯網比一般傳統老闆多的人,源於平時喜歡看文章,看資料。

傳統PC互聯網是流量思維——你要做的就是在百度,淘寶裡面取得排名。

讓搜索者找到你,你就有流量,有了流量就有轉化率。

但是到了移動互聯網時代,搜索引擎效果不行了。關鍵是流量費用太高。

這些是很多傳統推廣者的困惑,我也無解。

我做了水果項目以後,經過反覆的測試,我發現流量沒有什麼用——免費都來了,那麼你收費就沒有人了。

很多人做促銷活動,結果就是這樣。

因為人都有佔便宜心理,你促銷,原來不是你的顧客,因為你的促銷才來的,你恢復原價他們一定不會來的。

而原來本身就是你的顧客,原價他們也來,現在促銷了,你原來的利潤卻沒有了。

但是有了微信,我們可以把原來佔便宜的人,和顧客圈起來。

他們之所以只佔我們便宜,不消費。是因為他們和我們不熟悉,沒有感情溫度。

就像你的朋友遇到問題了,你願意給幾百塊幫助。

馬路上的乞討者更可憐,你10元都不想給。

所以:如果我們能和佔便宜者和老顧客建立感情溫度,就一定可以改變這樣的現狀。

當時我是這樣想的,所以通過各種活動來促進和用戶之間的關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