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筆記本用上臺式機的CPU和顯卡,體積越做越大,分量越來越重,真的有必要嗎?

視界之門


有必要。有些筆記本電腦用上臺式機的cpu和顯卡,分成兩個極端。

1、售價相當“低廉”,某二線品牌筆記本電腦售價3700RMB,cpu 奔騰G5420 ,內存 8G,硬盤 480G固態硬盤+1T機械硬盤,顯卡 Geforce 1050 4G 顯示屏 15英寸 1080高清。從配置上看,除了cpu都還是主流配置。對以3700RMB的售價來看,這個配置相當好了。廠家也必須從中獲取利潤,把一些配件改為臺式機的,最有效的就是cpu和顯卡了。這對以一些對性能要一定要求,但是預算不寬裕的朋友是很有吸引力的。從市場反映來看,這款筆記本電腦賣得很好。

2、另一個極端是售價相當“高昂”,曾有某定位遊戲品牌有一款筆記本電腦,所用配件幾乎全是臺式機的,但是性能全是最高端的,cpu intel i7 ,顯卡geforce 1070ti ,內存 16G ......屏幕17英寸,總之全是最高配。售價也相當不菲2萬多。這臺電腦無論是從體積還是重量都稱不上筆記本電腦,簡直是可移動臺式機。但是如果從專業來看,它可以是一臺移動工作站,針對影像後期製作,這樣的配置是很有必要的。

所以一些看似沒有必要,但是它還是有市場的,也它存在的必要。


真心永在


筆記本用上臺式機CPU的筆記本電腦產品市面上有,但是用上臺式顯卡的筆記本電腦是沒有的,因為受限於筆記本電腦的體積。那麼筆記本電腦用上臺式機的CPU到底有沒有必要呢?

神舟是筆記本電腦使用臺式CPU的鼻祖

由於移動式CPU從功耗、散熱等方面因為考慮,無論是從電壓還是頻率,都較臺式機CPU要低很多,所以綜合來對比,臺式機CPU在性能上擁有絕對的優勢。神舟在市場上最早推出使用臺式機CPU的筆記本電腦,開創了市場先河。一直到現在神舟依然有多款筆記本電腦使用的是臺式機CPU,其主要目的是為了拉低生產成本,提升筆記本電腦性能,採取低價吸引對筆記本電腦性能有要求的用戶。

現在市場上用臺式機CPU生產筆記本電腦的廠家基本上就神舟和雷神了,以神舟戰神系統筆記本為例,其中使用同等性能的臺式機CPU的筆記本電腦價格卻要比使用移動式CPU的筆記本電腦便宜一千元左右,根據實際跑分軟件測試跑分結果,確實使用臺式機CPU的筆記本電腦性能強悍。

使用臺式機CPU的筆記本電腦到底好不好?

筆記本電腦一線廠商都沒有使用臺式機CPU作為筆記本電腦CPU的產品,間接說明這種操作侷限性比較大,並沒有受到廠商和消費者的認可。根據網上對神舟戰神系統使用臺式機筆記本電腦的評測,使用臺式機CPU筆記本電腦的最大考驗來源於散熱。

由於筆記本電腦的外觀特性,高度集中的配件一起散發的熱量是非常恐怖的,雖然神舟戰神系列產品使用了純銅管雙風扇散熱設計,但是長時期跑大型遊戲,CPU的溫度會經常徘徊在臨界溫度點,長時間的使用後會導致CPU性能發揮不穩定,除非外接新的散熱輔助設備。

筆記本電腦的發明之初,主要是為了移動便捷性,使用臺式機CPU的筆記本電腦無論是厚度還是重量都較普通筆記本電腦數值高,顯得十分笨重,不適合外出攜帶,這樣就違背了筆記本電腦的特性,如果只是追求高性能,那麼其實臺式機電腦更適合。

使用臺式機CPU的筆記本電腦,必然在功耗上要超出普通筆記本電腦許多,這樣筆記本電池的使用時間會大大縮短,也就降低了隨時隨地使用的特性。

綜合來看其實使用臺式機CPU並不適合筆記本電腦,這也是為什麼那麼多家電腦生產廠商沒有采用這一策略的原因。

如何從CPU層面來挑選筆記本電腦

現在的筆記本電腦使用的移動式CPU分為低壓版本和標壓版本,我來給大家作下簡單的對比和適用用途講解。


移動式低壓版CPU功耗較低,性能稍弱,使用該CPU的筆記本電腦電池待機時間通常在8小時左右,最高可達12小時,由於整體發熱量低,筆記本電腦外觀可以設計得更輕薄。非常適合居家用戶和移動辦公用戶。低壓版CPU的型號後綴為U,如I5-10210U。

移動式標壓版CPU功耗較高,性能較強,並且通常配備性能較強的顯卡,需要更多的散熱空間和風扇,筆記本電腦的外觀設計稍厚,整體電池待機時間在4個小時左右。主要適合遊戲用戶和需要移動圖形圖像設計類辦公用戶。標壓版CPU的型號後綴為H,如I5-9300H。

總的來說,不建議大家購買使用臺式機CPU的筆記本電腦,筆記本電腦的特性為移動便捷,如果我們更多的是追求性能,那麼臺式機電腦無論從性價比還是性能上都更合適。

以上僅個人淺見,歡迎指正探討,如果你喜歡我的回答,請點贊,謝謝!


電腦優分享


這個理解不正確。

  • 筆記本上即使使用臺式機的CPU或者GPU,體積方面不會有太大的變化,因為這兩者都是芯片而已,而芯片對於同一個架構的同代產品,其面積變化不大。
  • 對於CPU來說沒有所謂的桌面版和移動版,只是根據型號不同所以有標壓版和低壓版,兩者的區別在於功耗和性能,並沒有對使用平臺做任何限制。
  • 對於GPU來說,除了NVIDIA提出的MaxQ方案對周邊設備提出一些需求以外,相比桌面GPU實際上是把外面的散熱器部分去掉了,直接將GPU安放在主板上,所以相比於移動版,也只是功耗和性能的差距。
  • 筆記本本身體積和重量的變化實際上是考慮到散熱和更大的電源模塊,所以遊戲本在追求散熱的時候就不得不犧牲一部分便攜性,這不是什麼缺點,只是權衡而已,不可能什麼優點都集中在一款產品上,不符合物理學原理。

榻榻米的榻榻


筆記本不像手機,現在定位分的很清,遊戲本,輕薄本,全能本什麼的定位都不同,面向各種需求的客戶。所以就會有追求性能的傻大黑粗和追求續航及工作的商務本。這麼看來捨棄便捷性,堆更強的臺式機cpu和顯卡就沒很正常了,畢竟有些人就是臭打遊戲的嘛


蒲月nic


如果只是為了商務辦公沒必要,但基本沒多少人只是為了商務。要設計 要打遊戲 要視頻剪輯 渲染 大多數人是因為筆記本易攜帶才會買 如果它只能商務辦公,滿足不了遊戲 重度工作需求 誰會買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