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海鉤沉之七:某部積極主動,奪取對越作戰主動權

老山戰場因受政治、外交鬥爭的制約和地形對雙方兵力部署的限制,我軍通常採取防禦所謂作戰樣式。但是防禦作戰不是被動挨打,我軍某部堅守在××方向4個最前沿陣地。作戰中,我們堅決貫徹“以打求穩,以打求勝”的作戰指導思想,發揚“夜老虎連”的光榮傳統。堅守三個月,殲敵數十名,繳獲衝鋒槍,四○火箭筒、地雷等一批戰利品,牢牢掌握了防禦作戰的主動權。

一、走出洞口,近戰殲敵

老山戰場,由於敵我長期對峙,地形受限,我一線陣地大多在背敵斜面,觀察、射擊均受影響。加之長期輪戰,形成了夜間“封洞”、靠潛聽發現敵情,利用炮火護點制敵偷襲的習慣戰法,使防禦作戰一度處於受制於敵的狀態。為改變這種局面,我連積極貫徹上級出洞作戰的指示。首先逐陣地、逐哨位勘察地形,研究敵情,發揚軍事民主,周密制訂了出洞作戰方案。爾後,全連分三批輪流出洞作戰,殲滅偷襲之敵,出洞作戰,不僅發現敵情快,判斷處置情況及時,而且充分發揮了步兵武器近戰殲敵的威力,鍛鍊了部隊膽量,提高了夜戰能力,從而有效地制止了敵偷襲、襲擾。如10月18日4時22分,敵約一個組的兵力,對我前沿某陣地4號哨位實施摸進襲擾,被我一戰士在洞外發現,當即斃敵1人,其餘敵人拖著屍體狼狽逃竄。

史海鉤沉之七:某部積極主動,奪取對越作戰主動權

地雷是封閉陣地的最好手段

二、走出陣地,控制中間地帶

我連防禦陣地前沿前的中間地帶,有許多廢舊工事和自然洞穴,越軍常以此為依託,對我前沿陣地實施襲擾。為制敵偷襲、襲擾,控制中間地帶,我們採取了:一是陣前搜剿。連先後8次組織了前出搜剿,繳獲衝鋒槍2支,40火箭筒1具,地雷10枚,並以爆炸性障礙物封洞2個,炸燬洞穴5個,打掉了敵賴以利用的依託。二是火力控制。對不便搜剿的洞穴,則用輕、機槍、狙擊步槍和我連自己革新制作的集束手榴彈發射器、60迫擊炮等實施標定射擊使敵不敢進入中間地帶。三是機動設伏。選擇前沿前便於觀察、便於隱蔽、便於互相支援和掩護回撤的有利地形,作為機動設伏點事先秘密開闢通路,排除障礙,然後以3-5人,採取晝撤夜伏,尋機殲敵於中間地帶。11月6日23時30分,連設伏組在2號設伏點待機時,敵約一個班的兵力,從設伏組翼側約60米的3號設伏點向我前沿某陣地運動,設伏組向連報告後,隨即向敵翼側迂迴配合陣地火力夾擊偷襲之敵,粉碎了敵偷襲企圖。翌日搜剿戰場時,繳獲敵衝鋒槍1支,手雷5枚。

史海鉤沉之七:某部積極主動,奪取對越作戰主動權

79式狙擊步槍

三、前出襲擾,把緊張空氣推向敵方

防禦作戰中,為了變被動為主動,把緊張空氣推向敵方,徹底奪取一線防禦作戰的主動權,我們在從洞內走出洞外,從洞外走出陣地殲敵的基礎上,又大膽地組織了前出襲擾敵人,迫敵於被動挨打之地。前出襲擾前,我們周密擬定方案,認真組織模擬演練,正確捕捉戰機,精心組織實施。先後3次前出破襲,繳獲了一批戰利品,從而使敵疲於應付,挫敗了敵之士氣。11月16日,我前沿某陣地兩名戰士在團兩名偵察兵的配合下,前出襲擾與我緊貼的敵陣地,炸掉敵工事3個,沉重地打擊了敵人。

史海鉤沉之七:某部積極主動,奪取對越作戰主動權

82無後座力炮

四、組建火力隊,積極開展冷槍冷炮殲敵活動

為擴大戰果,殲敵有生力量,我們還編組火力隊,積極開展了冷槍冷炮殲敵活動。每隊編3支狙擊步槍2門60迫擊炮、1挺重機槍、1具火箭筒、1門82無後座力炮、2具集束手榴彈發射器,選擇地勢較高,射界開闊的有利地形,採取分片包乾,群觀單打,固定遊動配合,槍炮火力結合等方法,機動靈活地同敵人進行鬥爭。僅在兩個月中,全連就以冷槍冷炮斃傷敵65人,其中射擊能手、一班戰士谷新敏,一人就斃敵44名,傷敵1名。由於我連採取了以上措施,從而牢牢掌握了防禦作戰的主動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