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到武威——鳩摩羅什寺

行至武威,“一馬、一碑、一寺、一窟、一塔、一廟”就是其精髓所在。

n 武威的“一寺”——鳩摩羅什寺


一路到武威——鳩摩羅什寺


鳩摩羅什寺位於武威市北大街,始建於後涼太安元年,是為紀念著名佛經翻譯家鳩摩羅什而建立的佛寺。涼州鳩摩羅什寺是研究五涼文化和漢傳佛教、西域佛教的珍貴遺存,也是中國佛教文化名城、中國古代北方佛教中心武威的一大奇觀。

一路到武威——鳩摩羅什寺

涼州鳩摩羅什寺始建於東晉南北朝(公元384~403年),東晉太元八年(384年),太祖呂光為安頓著名的西域高僧、佛經翻譯家鳩摩羅什大師的身心,下令召募各地能工巧匠,大興土木修建的寺院,建好後命名為鳩摩羅什寺,是其初入內地安身弘法演教之處,距今已有1600多年的歷史,寺內雄立的羅什寺塔是為紀念鳩摩羅什而建,塔內供奉鳩摩羅什的舌舍利。

一路到武威——鳩摩羅什寺

涼州鳩摩羅什寺是研究五涼文化和漢傳佛教、西域佛教的珍貴遺存,也是中國佛教文化名城、中國古代北方佛教中心武威的一大奇觀。古人曾經盛讚羅什寺是“由來僧寶搖籃地”,因“弘法利生集英”而“天下名”。鳩摩羅什與玄奘、不空、真諦並稱中國佛教四大譯經家,位列四大譯經家之首,是中國佛教八宗之祖,翻譯學鼻祖。

一路到武威——鳩摩羅什寺

鳩摩羅什大師圓寂,以火焚屍,薪滅形碎,唯舌不灰,以證其誓,古今中外,僅此一例。大師他年少精進,又博聞強記,既通梵語等多種外語,又嫻漢文,大師一生命運坎坷,頗具傳奇。當時漢地的佛教水平和接受能力還相對不足,其實也限制了他才能的充分發揮。曾有熟悉大師的外國高僧言,羅什譯出的經典,還不到他所精通的十分之一,可見大師的博學與造詣乃當世一絕。而羅什大師贈友人的一首詩或許是他一生的最佳寫照:“心山育明德,流薰萬由延。哀鸞孤桐上,清音徹九天。”。

一路到武威——鳩摩羅什寺

鳩摩羅什大師被世人公認的漢傳佛教奠基人,是世界偉大的佛學家、哲學家、漢語言學家、音律學家、星象學家和翻譯家,是中國佛教八宗之祖。其譯經和佛學成就乃前無古人後無來者也。著名弟子有道生、僧肇、道融、僧叡,合稱“什門四聖”。

一路到武威——鳩摩羅什寺


一路到武威——鳩摩羅什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