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0日,大別山區域醫療中心樓前,沿路鮮花綻放,白潭湖水碧波盪漾,市環衛局駐黃岡大別山區域醫療中心12名清掃保潔突擊隊隊員們整齊列隊,他們臉上洋溢著勝利完成任務的喜悅。市城管執法委黨委書記、主任朱冬明組織一場簡潔而又隆重的儀式,迎接他們凱旋歸來,向連續52天與山東、湖南醫護人員並肩戰鬥的環衛突擊隊員表示崇高的敬意,感謝他們為抗擊疫情作出的貢獻,號召大家向他們學習,要求他們回家後調整好狀態,準備為爭創全國文明城市作出更大貢獻。
大別山區域醫療中心有著黃岡版“小湯山”之稱,是黃岡市集中患者、集中資源、集中專家、集中收治的重點醫院,是黃岡市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的前沿陣地,也是疫情風險等級最高的陣地之一。
自1月28日晚大別山區域醫療中心啟用以來,黃岡市城管執法委緊急成立由26名職工組成的清掃保潔突擊隊,退役軍人、市環衛局清潔服務公司副經理王志祥臨危受命擔任突擊隊臨時黨支部書記。
1月29 日,市城管執法委黨委委員、副主任賀群新為突擊隊作戰前動員講話,市環衛局黨支部書記、局長韋運宣佈臨時黨支部成立.
關鍵時刻,臨時黨支部就是旗幟。突擊隊進場當天,王志祥按照疫情防護要求,對突擊隊全體隊員逐一檢查口罩、手套、防護服和護目鏡,向隊員講解如何規範操作,消除了隊員思想顧慮。確認每個人防護措施全部到位後,他走在隊伍最前面,第一個進入了醫療中心大樓。
他們的任務是按照醫院要求和救治需要,完成大別山區域醫療中心1號樓、2號樓、3號樓全面大開荒大清潔,每棟樓有7層,每層50餘間病房,還有走廊、樓梯、電梯間,要對地面、牆面、角落、縫隙進行最高標準和最細緻的清潔整理,任何衛生保潔上的死角和漏洞都有可能給醫療收治工作造成隱患。
突擊隊採取分區包乾的方式,細化作業工種,撿拾大件垃圾、擦拭牆面、掃地、拖地、細摳邊角死角,搶出一塊是一塊。“剛開始的那幾天,我們前腳搞完衛生,跟著感染者就被送上來了。”王志祥說,由於時間緊迫,等不到開荒保潔全部做完,醫護人員、醫療設備和收治的感染者就要陸續進場,常常是打掃完一塊區域,就當場向院方交付一塊區域。
他們每天工作9個小時以上,連續作業9天后,終於全部完成開荒保潔任務,黃岡版“小湯山”醫院已全面投入使用,醫療設備如期進場,為醫護人員救治感染者創造了乾淨、衛生、放心的醫療環境。
由於大別山區域醫療中心是按常規醫院設計,病人通道、病人電梯都是相通的,這樣的環境對作業人員疫情防護提出了很高要求。當場拆開廢棄的紙箱子、包裝袋,醫護人員換下來的防護服、口罩,以及醫院的生活垃圾都需要即產即清,突擊隊不僅承擔醫療救治區域每天繁重的清掃保潔和垃圾處理任務,更危險的在於每時每刻都在與感染患者近距離接觸,直面感染源的最危險環節。
帶好隊伍和完成任務一個都不能有誤。在清潔整理的同時,王志祥和其他3名黨員還要時不時來回叮囑所有隊員密切防護自身安全,檢查人員防護措施是否嚴密。“組織上把這20多人的隊伍交給我帶,我不僅要完成好清掃保潔任務,更重要的是一個不落把他們安全帶回去。”這段時期以來,王志祥每天上班前和下班後都要檢查隊員體溫和有無咳嗽人員,尤其是查看有無皮膚破損和體表傷口,確認穿戴防護整齊後方可進場。
疫情期間,他身上始終帶著兩樣東西,一個是皮帶上掛著一壺醫用酒精,每天作業期間至少5次對所有隊員全身噴灑醫用酒精進行消毒;另一個是治療咽喉腫痛的消炎藥,全副武裝的防護措施讓他說話不得不聲嘶力竭才能讓對方聽清,他的嗓子從一開始就嘶啞了。
這支派駐大別山區域醫療中心的清掃保潔突擊隊員,他們上有老下有小,每天從早上8點工作到下午5點,中午在醫院吃盒飯,每天全身都會汗透兩三次。下班後回家前不敢直接進門,都要在室外消毒後停留半個小時才敢進家門,回到家裡後仍要與家人保持距離。
當問起他們為什麼甘於冒這麼大的風險在疫情最危險的一線打掃衛生時,“醫院剛啟用,沒人打掃,我們本來是環衛工人,我們不上誰上?”“每天跟醫生護士和病人在一起做事,剛開始我們也很怕被感染,但是隊長每天對我們要求很嚴格很細心,跟他一起做事我們不怕!”“對!那麼多醫生護士在裡面,他們不怕,我們也不怕!”隊員們搶著回答。王志祥用沙啞的聲音告訴記者:“我老婆說我苕,這危險的任務你也敢接,一點都不為家裡人著想。我說前方那麼多黨員醫生和軍人都上去了,我也是軍人和黨員,關鍵時刻必須頂上!”
52天堅持下來,全體突擊隊員清理清運垃圾780車,沒有發生一例被感染和疑似感染病例。回想起來,戴著口罩的王志祥眯著眼睛笑了,他說這段時期以來時刻肩負著“四座山”:任務特別重的垃圾成山,帶領20多名隊員的責任如山,作業現場空氣中瀰漫病毒感染源的危險如山,以及自己作為一名共產黨員的信念堅定如山。
大別山區域醫療中心,環衛工人是第一個進去的,也是最後一個出來的。市環衛局局長韋運表示,“我們在抗擊疫情中作出了環衛應有的貢獻,充分證明在急難險重關頭我們環衛工人經得起考驗!”
(實習生:高雅琦)
閱讀更多 黃岡新聞網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