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有哪些野菜堪稱美食?能否晒晒照片?

老蘇聊農事


春暖花開、萬物甦醒,又到了挖野菜做各種美食的最佳季節。不過,今年初春由於新冠病毒肺炎疫情還未結束,因此在城裡的大小菜市場裡,各種野菜依舊難覓蹤跡。



其實談到野菜,我相信六七十年代出生的農村同齡人,會與我一樣內心深處五味雜陳——挖野菜、吃野菜是我們既痛苦又甜蜜的童年回憶。
1. 紫背菜(這種菜有專家說會致癌,所以仁者見仁智者見智,野菜也不宜多吃的。)

我們那個年代的大多數農村人,全家無論男女老少每天早出晚歸、累死累活,卻依然窮得叮噹響。

七八歲的小孩子不管是放學還是週末或多或少都得幫家裡分擔一些家務或農活,比如洗衣做飯、帶弟弟妹妹、放牛放羊、打豬草、餵豬喂家禽等等。嘿嘿,用現在的話來說,當年我們的童年可真是非常接地氣啊!
2. 白花菜(此種野菜比較常見,在兩廣、雲南等地一年四季均有,跟豬肝、瘦肉、雞蛋煮湯味道鮮美,餘味回甘。)

那個缺肉少油的年頭,誰會稀罕吃什麼鬼野菜哦!煮野菜不僅耗油多,而且大多數野菜都具有自身獨特的芳香或苦澀味,吃下肚刮腸洗胃的寡水得很,餓得快。

一般是在三種情況下才會吃野菜: 一是家裡實在是沒什麼菜煮;二是有些小病小痛,比如感冒咳嗽、上火咽喉痛、積食、中暑之類的,不需要或沒錢去醫院治療,就摘些有針對性的野菜或草藥或煮或煨水吃;三是用時令野菜做糕點、粑粑改改口味,圖一下新鮮感。
3. 鼠麴草(也叫清明菜,多用於做糯米餈,廣東潮汕以之做出的糯米餈稱之為“清明粿”。)

那時候野菜的最大作用就是餵豬。一般家庭都養有兩三頭豬,開春時買小豬崽回來,養到春節前賣一兩頭,剩下一頭劏做年豬。

一頭豬要吃的潲水多得很,但是家裡連人都吃不飽,哪來的餘糧餵豬!所以,週末我們這些小孩子的任務就是背上個比自己身體還要大許多的竹簍,去田間地頭找野菜餵豬。


4. 艾草(艾草是我們最常見、也是用途最廣泛的一種野生植物,可用嫩芽做粑粑、煮湯,亦可用其老葉洗藥浴、製作艾條等。)

講真,以前用野菜養的豬那種肉質、那種香味才真正是讓人吃了唇齒留香、餘味無窮啊!主要是我們撿的野菜五花八門、種類繁多,剁碎煮成潲水再餵豬,豬相當於每天都在喝百草湯,而且養殖時間比較長,與現在養殖的速成豬真是沒有可比性的!時光荏苒,白駒過隙!轉眼間,幾十年就過去了,真應了那句“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的老話,恐怕連野菜自己也沒想到,當年四處氾濫只能餵豬的它們,如今居然可以身價不菲,從每斤十幾元、幾十元甚至上百元不等地擺在人們的餐桌上。並且為了迎合現代人的口味,許多曾經的野菜如今都正兒八經的由人工繁殖和種植了。

5. 益母草

當然,這麼貴的價格一般都是吃膩了大魚大肉的城裡人、或長期在城裡務工的人員才會買,野菜或苦或甘或清香的滋味讓他們的味蕾享受到不同的體驗及對身體健康的益處。


6. 茵陳

不過,即便如今生活條件好了,再也不需要去挖野菜餵豬了,但是長住鄉下務實的農村人也不會經常吃野菜。

7. 五加皮

畢竟在農村,勤勞的村民隨便扒拉一小塊地種各種各樣的蔬菜,吃都吃不完,沒必要去挖野菜吃,而且各種野菜的性味不同、效果不一,也不宜常吃和多吃。除非想要達到某種針對性的療效,才會常吃。8. 灰灰菜

他們仍然像當年那樣,只是偶爾挖些時令野菜製作各種傳統美食或糕點等,換換口味,改改饞而已。
9. 莧菜

記憶中,我曾經認識的野菜多達七八十種,但是現在已有許多種類的野菜銷聲匿跡了,加之有部分野菜無法找到圖片,所以只能給大家在此文中推薦約40餘個品種的野菜。各個地方對野菜的稱呼不同,有些我只知道我本地方言版名稱,不知學名,還望大家海涵!莧菜(莧菜有很多種類,如紅莧、白莧、反枝莧、凹頭莧、皺果莧、刺莧等等。)


10. 刺莧菜


11. 香椿(香椿近年大受城裡人的青睞,看看價格可見一斑。)
12. 紅蕨(蕨菜也有好多種類,我只羅列了三種。)13. 山蕨

14. 苦山蕨15. 地皮菜


16. 薄荷


17. 野生竹筍(野生竹筍的種類也不少,比如金竹、毛竹、刺竹、苦竹、甜竹等,野生竹筍一年四季都有,但數清明筍和重陽筍口感最佳。)

18. 水芹菜
19. 車前草

20. 紅花菜(紫雲英)
21. 水蠟燭(香蒲)

22. 竹葉菜23. 菊花菜
24. 紫蘇(紫葉)紫蘇(綠葉)

25. 野藠頭
26. 假蔞

27. 魚腥草
28. 野洪菜
29. 枸杞芽

30. 鵝腸菜
31. 鬼針草

32. 薺菜
33. 蒲公英

34. 麵條菜
35. 麥蒿
36. 馬齒莧
37. 雷公根

38. 馬蹄金

39. 木耳菜
40. 一點紅


美食桃淘


春天來了,農村郊野各種野菜應有盡有,我最喜歡的是薺菜,沒有特殊味道,涼拌做餡或做湯都可,每天早上荒野徒步,方圓幾里哪兒地方長哪種野菜都一清二楚,老同學或朋友們想吃哪種野菜去哪裡能挖到都會問我,有時我就多采些送給他們,我的冰櫃裡現在還存著不少野菜,前幾天發了盆面,冰櫃裡找出一袋槐花蒸了一大鍋槐花包子,滿屋槐花香,特別好吃。












小時候經常去地裡邊挖野菜,想想那個時候還真是很快樂呢,現在就分享一下我小時候挖的最多的野菜。

1.薺菜,這個真的是我最愛吃的了,可以做湯,下火鍋,包子餡兒,餃子餡。。。薺菜要數田埂邊野生的好吃,葉子深褐色,根很粗,吃的時候連著根一起吃,麥地裡長的薺菜就是綠油油的,因為有肥料的關係,根很細,這種吃的時候要把根去掉。

2.野蔥,小的時候靠近河灘的地裡經常長這種野菜,但是大人老是嚇唬我們說這個是死人的頭髮[捂臉][捂臉][捂臉],我估計是怕我們挖著挖著就去河裡洗澡了,河裡水流很急,到夏天的時候還經常發洪水,所以大人最怕小孩子往那邊走。

3.野枸杞,這個經常長在池塘邊,雜草叢生的那種野外池塘,下面會經常有蛇,所以也是大人禁止去的,好像墳地也經常長野枸杞。所以這個大人編什麼謊言來騙我們就忘了,反正都是和鬼有關,也枸杞小的時候就是偷偷吃過一兩回,就被大人嚇回來了。

4.野莧菜,要用開水燙一下去除苦味,然後拿來涼拌,味道很好。小的時候大人嫌比較麻煩,畢竟家裡種的莧菜長得快,一般都吃不完,所以野莧菜比較少吃。

5.馬齒莧,這個小時候都拿來餵豬了,也是怕麻煩,其實夏天的時候大人忙著收割,都比較忙,好多人都不願意做,偶爾媽媽會拿來蒸,和蒸槐花一樣。

6.香椿,拿來炒雞蛋。也是美味啊。

7.黃姑娘果,這個我們老家叫什麼忘記了,這個是大人唯一允許我們吃的野果子,等到它變成黃色,酸酸甜甜的,很好吃。









LYNN00000000


從小在農村長大的我們野菜多的不能再多了,田邊地頭裡隨處可見。這次疫情期間,全國人民都不能到處亂走、不能聚會、不能上街,像我家沒有種菜地的,很早就沒有青菜吃了。我和家裡那位一起到田邊挖了好幾次野菜吃了,天然無汙染真的非常的美味。

首推薺菜

先和大家推薦一下薺菜,這次因為疫情我們在老家呆了最長的一個春節假期,也不能到處亂走,只能在家裡附近隨便逛逛。就在老家旁邊的菜地裡無意間發現了很多薺菜,我們給挖回來老婆包了幾次包子和一次餃子,那味道真的是美味極了,吃了還想再吃的那種!


馬蘭頭

快速好吃的野菜我推馬蘭頭,這種野菜在我們農村裡也非常的常見,隨處都可以挖到。把它們的嫩芽掐斷拿回來清洗乾淨,用開水把它們煮一邊過一下水,放點鹽油、芝麻和香油、小辣椒涼拌吃,真是味美香甜!

野蒜苗

這個野蒜苗看起來和我們平常種植的蔥差不多,不仔細認還以為是蔥呢。為什麼我要推野蒜呢?在我們這個地方有一個習俗就是陽曆三月三的時候要吃苕蒜粑,就是用這個野蒜來做的非常的香,遠在幾十米都可以聞到蒸苕蒜的香味。



在農村像這些野菜太多了,我就不一一列舉啦!我是楚鄉農,希望我的回答能夠幫助到!

楚鄉農


個人認為第一個就是最近網絡上很火的“折耳根”,沒錯!就是四川馳援武漢送的特色菜,學名叫“魚腥草”,菜市場賣得挺貴的,野生的最好吃。

第二個是泡鴨蛋,家養的鴨子下的蛋,我記得是17還是哪一年,家長下雪,去採了雪水泡的,超好吃。

第三個就是圖二,估計很多人都沒見過,是老家特產,土名叫蒿蒿粑,有的也喊草草粑或者清明草粑粑,賣相不好,但真的好吃!

最後就是家裡做的菜,自家田地裡養的魚或者雞鴨,別的調料不要,就一點老壇泡椒和酸菜,用柴灶燒,真的巨好吃!






李氏荷荷


在小時候經常去地裡挖野菜,想想那個時候還真是很快樂呢,現在就分享一下我小時候挖的最多的野菜。

1.薺菜,這個真的是我最愛吃的了,可以做湯,下火鍋,包子餡兒,餃子餡。。。薺菜要數田埂邊野生的好吃,葉子深褐色,根很粗,吃的時候連著根一起吃,麥地裡長的薺菜就是綠油油的,因為有肥料的關係,根很細,這種吃的時候要把根去掉。

2.野蔥,小的時候靠近河灘的地裡經常長這種野菜,但是大人老是嚇唬我們說這個是死人的頭髮[捂臉][捂臉][捂臉],我估計是怕我們挖著挖著就去河裡洗澡了,河裡水流很急,到夏天的時候還經常發洪水,所以大人最怕小孩子往那邊走。

3.野枸杞,這個經常長在池塘邊,雜草叢生的那種野外池塘,下面會經常有蛇,所以也是大人禁止去的,好像墳地也經常長野枸杞。所以這個大人編什麼謊言來騙我們就忘了,反正都是和鬼有關,也枸杞小的時候就是偷偷吃過一兩回,就被大人嚇回來了。

4.野莧菜,要用開水燙一下去除苦味,然後拿來涼拌,味道很好。小的時候大人嫌比較麻煩,畢竟家裡種的莧菜長得快,一般都吃不完,所以野莧菜比較少吃。

5.馬齒莧,這個小時候都拿來餵豬了,也是怕麻煩,其實夏天的時候大人忙著收割,都比較忙,好多人都不願意做,偶爾媽媽會拿來蒸,和蒸槐花一樣。

6.香椿,拿來炒雞蛋。也是美味啊。

7.黃姑娘果,這個我們老家叫什麼忘記了,這個是大人唯一允許我們吃的野果子,等到它變成黃色,酸酸甜甜的,很好吃。 8.蒲公英:蒲公英也叫婆婆丁,可以清炒、生食、涼拌,泡茶,做餡料,根部還可以用來煮湯喝,它的味道清香略苦,蒲公英的作用還是蠻多的,大家可以查資料參考

9.馬蘭:馬蘭又稱馬蘭頭,有紅梗、青梗兩種,還有一種看上去全是毛絨絨的那種不好吃。馬蘭個兒細小,在路旁並不起眼,但作為野菜,它可以焯水後涼拌著吃,也可以炒著吃。








宋總行走鄉村


從小在農村長大的孩子,肯定剛出院子就能夠看到一大片綠油油的菜地。


一、薺菜,由於今年新冠肺炎肆虐,我們只能閉門不出,偶爾可以到自家的院子裡面轉轉。我奶奶種了好多蔬菜,我在無意中發現了一顆肥大的薺菜,嫩綠的葉子,長著小齒輪。微風拂面,一股清新淡雅的香味撲鼻而來。薺菜可以洗乾淨了,放在大鍋裡炒著肉片吃或者剁碎了包餃子,做菜丸子,特別的美味可口!

二、菠菜,我們的院子裡常常會有菠菜,菠菜的綠葉鮮嫩可口,菜根也特別甜,由於奶奶從不噴農藥,菠菜有著自然的香氣,是地地道道的健康農家菜。菠菜洗起來有點費力,如果根上了泥巴不洗得乾乾淨淨,吃到口中就有一股泥味。所以奶奶都會把菠菜洗上一遍又一遍,然後用來鵪鶉蛋,這可是我最愛吃的菜了,聽說菠菜很有營養,稱為蔬菜之王。



三、韭菜,我們家院子裡的韭菜長得蔥蔥綠綠,等著我們去收割呢,韭菜的長勢很快,割掉了一截,沒過幾天又長起來了。韭菜的味道很香,韭菜炒肉,韭菜炒雞蛋,韭菜包餃子,都別有一番滋味。




四、竹筍,我家後院有一片竹林,翠綠的竹子像一位位戰士一樣筆直筆直地挺立著,到了春天,一個個小竹筍都會爭先恐後地從土裡鑽出來,它們像一個個小娃娃一樣,好奇地東張西望。一場春雨過後,小娃娃就會長成大娃娃。竹筍嫩白的肉脆脆的,做成竹筍蛋湯,味道特別的鮮美。


周姬昌


今天剛採的馬蘭頭(圖一二),前幾天採的野小蒜(圖3.4),還有薺菜,忘記拍圖片了






黑色毛衣2009


大家好,我是小農家園,一位熱衷於農村美食的小農人。您的問題是:農村有哪些野菜堪稱美食?能否曬曬照片?

首先很高興來回答您的這個問題,現在是二月份,這個季節正是挖野菜的最佳時候,而且每個地區的野菜也各不相同。這個季節在我們農村的菜地裡,道路旁隨處可見的野菜有:

1.薺菜:薺菜在農村是最為常見的一種野菜,它不僅味道獨特鮮美,營養豐富,深受人們的喜愛。薺菜的做法多樣,最常見的是做餡料、炒煮或做湯。吃後滿嘴留香,那種香令人回味。而且薺菜的藥用價值也很高,具體可以查閱資料參考。

2蒲公英:蒲公英也叫婆婆丁,可以清炒、生食、涼拌,泡茶,做餡料,根部還可以用來煮湯喝,它的味道清香略苦,蒲公英的作用還是蠻多的,大家可以查資料參考

3.馬蘭:馬蘭又稱馬蘭頭,有紅梗、青梗兩種,還有一種看上去全是毛絨絨的那種不好吃。馬蘭個兒細小,在路旁並不起眼,但作為野菜,它可以焯水後涼拌著吃,也可以炒著吃。

一般過敏體質或服藥期間最好不吃或少吃野菜,以免引起對身體不利。

好了以上就是我的回答,希望我的回答對朋友們有所幫助。如果您喜歡我的回答,請關注小農家園,會有更多農家美味等著您哦,好了感謝您的收看,再見。








小農家園


農村的山間田野無人耕作打理,時間久了自然就遍地都是生長的野菜,而且野菜種類特別多,前幾天我剛回答了“南方有什麼好吃的野菜嗎?”的問題,可以看下,現在又看到農村有哪些野菜堪稱美食?能否曬曬照片?,也是忍不住想進一步完善問題。野菜要絕對堪稱美食的話,得因人因地域不同評價也不同,但野菜不是經常吃,偶爾吃一頓也算是嚐鮮,所以每一種野菜都可以說是堪稱美食。下面就通過名稱和照片曬出來吧!

1.假蒟

2.魚腥草

3.垂柳芽

4.苧麻

5.紅蓼

6.虎杖

7.野蕎麥

8.地膚

9.豬毛菜

10.商陸

11.土人參

12.婆婆指甲菜

13.麥藍菜

14.野芥菜

15.諸葛菜

16.蔊菜

17.委陵菜

19.野鴉椿

20.蕹菜

21.豬殃殃

由於篇幅有限,圖片只有曬到這裡了。其餘美味野菜還有石胡荽、東風菜、清明菜、菊芋、秋英、茼蒿、革命菜、菊花腦、茵陳蒿、金盞菊、兔兒傘、刺兒菜、泥胡菜、蒲公英、苦苣菜、黃鵪菜、多頭苦蕒菜、眼子菜、野慈姑、毛竹筍、鴨跖草、野百合、野韭菜、小根蒜、牛尾菜、野黃花菜、孔石蓴、鵝腸菜、鵝掌菜、裙帶菜、羊棲菜、條斑紫菜、圓紫菜、長紫菜、雞毛菜、角叉菜、毛木耳、地錢、蕨菜、薇菜、蠣菜、石蓴……太多了,只要處處留心,在美麗鄉間小路邊,隨處都能找到你喜歡的野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