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問蒼天,誰主沉浮!


是問蒼天,誰主沉浮!


是問蒼天,誰主沉浮!

【歷史上的今天·每天讀歷史】1926年3月20日(農曆1926年2月7日),蔣介石在廣州製造“中山艦事件”。1926年3月20日,蔣介石在廣州製造“中山艦事件”。“中山艦事件”是大革命時期蔣介石為同共產黨爭奪領導權制造的打擊共產黨人的陰謀事件。

1926年3月18日,蔣介石為排擠共產黨人,奪取國民革命軍第一軍的軍權,指使其盟弟歐陽格以黃埔軍校駐廣東省辦事處的名義命令海軍局代理局長兼中山艦艦長李之龍(共產黨員)速派“中山”艦到黃埔候用。

3月19日,“中山”艦開赴黃埔之後,蔣介石否認曾有調令,誣陷“中山”艦擅入黃埔,是共產黨陰謀暴動。並以此為由,在20日逮捕了李之龍,扣押“中山”艦,包圍省港罷工委員會,收繳工人糾察隊的武裝,派兵逮捕和監視共產黨人,宣佈廣州全市戒嚴。由於以陳獨秀為首的中共中央在事變發生後採取退讓政策,黨代表制度被取消,使全體共產黨員被迫退出第一軍,第一軍軍權被蔣介石所掌握,3名反蔣的蘇聯顧問被解聘回國。這次事件是蔣介石陰謀打擊共產黨的一次不流血的政變演習。

中山艦可以說是中國最為出名的軍艦之一,有「濃縮的中國現代史」之喻。它原名「永豐艦」,是清政府在1910年以68萬銀元向日本三菱造船廠訂製的鋼木結構炮艦。戰艦於1913年建成,艦長65.837米,寬8.8米,型深4.5米,設主副炮8門,最快航速每小時25公里。

武備平常的中山艦卻與諸多歷史事件有關聯。1922年,軍閥陳炯明在廣州發動武裝叛亂,炮擊總統府,圖謀加害「臨時大總統」孫中山。孫中山在深夜突圍後即登上「永豐艦」指揮平叛,歷時55天,使此艦成了他的流動總部。1924年11月,孫中山最後一次搭乘「永豐艦」,轉赴北京共商國事,次年3月在京病逝。孫中山逝世後,3月30日廣州國民政府將「永豐艦」改名為「中山艦」,並於4月13日舉行更名儀式。一年後,中山艦又因蔣介石製造的「中山艦事件」而再度聞名天下。

歷經磨難的中山艦則在抗日戰爭中的1938年,於長江武漢附近江面被日軍擊沉。59年後即1997年,這艘名艦被打撈出水。目前船體停放在武漢一家船廠內仍待修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