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企變法自救 “危機”變為“商機”

隨著國內疫情好轉,各地餐飲門店逐步恢復堂食,記者走訪發現不少消費者對堂食持謹慎觀望態度,加上堂食規矩多,堂食客人依然有限,外賣自取仍是主流。


據中國飯店協會第二輪行業調查數據顯示:營收大幅減少、人力成本仍是當前餐企面臨最大困難;而餐企目前經營方式包括有外賣、團餐預定業務、堂食、無接觸點菜外帶、食材代加工業務等;外賣成為餐企自救首選模式,但仍是杯水車薪。


餐企變法自救 “危機”變為“商機”

餐企面臨最大困難分佈圖


餐企變法自救 “危機”變為“商機”

餐企目前經營方式


實際上,不少餐飲企業積極自救,各種大招齊上陣,都拉開了自救的序幕,這一波行動,能在這樣市場氛圍中殺出一條血路來?


案例一

廣州一餐廳轉型自救日賣2萬隻雞

餐企變法自救 “危機”變為“商機”


受疫情影響,廣州一家餐廳從過年至今已停業1個多月,面對著每月1萬五的店租,以及員工的工資支出,老闆威仔轉型自救,通過電商經營鹽焗雞,最多時一天能賣出2萬隻雞,一週的營業額有100多萬元。餐廳老闆威仔採訪時表示:“一開始在朋友圈分享一些農產品,鹽焗雞特受大家的喜歡,後通過電商平臺售賣鹽焗雞,每隻雞的盈利不多,以走量為主,目前狀態是盈利的。”


案例二

北京眉州東坡:線上訂餐、餐廳變菜站

餐企變法自救 “危機”變為“商機”


北京的眉州東坡大興店春節期間原本預定出去將近500桌餐飯,為此他們訂購了將近100萬元的食材,可伴隨疫情的發生,訂餐被陸續取消。此時,區域總經理諶愛紅決定轉變經營思路,大年初二開始,他們就在店裡開出一個“菜站”,把店裡的食材賣給周邊居民。不僅如此,他們還開發外賣渠道,現在午餐就能賣出近2000份外賣。同時,眉州東坡還和幾家生鮮超市合作,幫他們分裝蔬菜,每裝一袋三毛錢,一天能分裝七萬多斤蔬菜。


案例三

霸蠻米粉的28天電商自救:線上銷售增長了300%

餐企變法自救 “危機”變為“商機”

2020年1月19日,霸蠻米粉酒仙橋店開張,其創始人兼CEO張天一在朋友圈寫道:今天起,一天一家新店,開到年三十前。面對突如其來的疫情,讓本想著捨命狂奔的張天一懵了,不得不停下來。2月24日,張天一在霸蠻米粉官方公眾號發表的一篇文章中稱:“如果能穿越回2019年年底,我絕對不會再做出年末突擊開十幾家新店的決策。之前所有的狂飆突進現在都變成沉重得喘不過氣的壓力,變成了一個月近2000萬元的成本費用支出,同時門店收入基本為0。”


霸蠻一直都有電商業務,在天貓等電商渠道銷售半成品速食米粉。有一天合夥人突然發現後臺數據有增長。張天一立即決定:“幾百號門店夥伴得找點事做,那就立馬行動讓門店夥伴們試試銷售半成品米粉。”隨後,張天一把門店夥伴集中起來,建立新媒體小分隊。線下服務人員,都去做新媒體測評投放。還做了全員微信分銷系統,讓門店的夥伴作為分銷員。


僅僅過了幾天,霸蠻的半成品速食米粉在天貓等各個渠道上的銷售增長了300%,直接斷貨。電商爆了單,客服忙不過來,張天一就把之前在門店做服務的小夥伴集中起來,組成電商客服小分隊。線下沒服務做了,都轉成線上客服。張天一表示:“目前,霸蠻線上的營收比例已經有七成(含外送的四成),經過此次疫情,我們會堅定擁抱、發展線上。”

相比很多傳統餐飲企業,霸蠻初期對電商的探索,在此次疫情之下成了他的“救命稻草”。利用線上的運營能力,啟動了幫助餐飲企業代運營電商的業務,已經有餐飲客戶夥伴與其進入簽約流程。


案例四

希爾頓、喜來登:高端酒店外賣上線

餐企變法自救 “危機”變為“商機”

常州新城希爾頓酒店推出了48元的吞拿魚三明治套餐、58元的扒大蝦配薏米凱撒沙拉、148元的香草烤羊排、88元的鰻魚蓋飯等;常州武進九洲喜來登酒店推出了125元的鐵板牛肉薄燒定食、62元的鹽烤秋刀魚定食、98元的榴蓮披薩等……相比之前堂食人均兩三百元的消費,絕大多數菜品不過百元的價格顯得相當親民。


希爾頓酒店從2月底開始全新推出外賣服務。所有的外賣都在酒店一樓大堂提取,除了無接觸配送,還推出了“外賣安心卡”,卡上清楚寫明瞭餐品的製作者、裝餐員、送餐員姓名及他們的體溫,做到每一份餐品均可追溯。酒店總經理董煦採訪時表示:“外賣業務是酒店的自救途徑,利潤也有讓步,外賣菜品和堂食的水準是一致的,都出自同一個大廚團隊。五星級酒店的優勢在於營造的氛圍和顧客體驗到的服務品質,但在餐食外賣方面和社會餐飲相比價格較高,因此能否真正贏得客群還有待觀察。我們對於這一渠道最大的期待並不在於盈利,而是作為傳統產業向互聯網轉型走出的重要一步。”


顧客陳女士也表示:“口味不錯,菜品保持了五星級餐廳的一貫水準。五星級酒店做起外賣,不僅從搭配和口感上都比較考究,更重要的是出品衛生安全。五星級的外賣質量無疑讓人放心,這可能是高端餐飲最大的亮點和賣點。”


案例五

南京古南都:營收超過疫情前水平


餐企變法自救 “危機”變為“商機”


古南都集團是南京的老牌餐飲企業,旗下擁有二十多個知名品牌,其中以綠柳居、馬祥興、四川酒家為代表的餐飲老字號更是家喻戶曉。今年春節期間,新冠肺炎疫情爆發,古南都集團與其他企業一樣緊急關閉現場堂食和住宿業務,狠抓疫情防控。


古南都旗下“老字號”門店從年初四開始積極開展線下外賣,同時“老字號”們紛紛打開居民小區的市場,通過“社區專屬群”團購消費不斷壯大。團購菜單裡的各種菜品,包括平日排隊才能買到的“人氣產品”價格都和平常一樣。社區居民接受採訪表示:團購品質很好,很方便,已對多次參與團購。


截止2月底,古南都集團已進駐全市236個社區,吸引2萬多消費者進行線上團購。除了改變銷售方式,標準化、機械化、規模化的生產也保證了古南都集團在特殊時期還能提高產能。古南都飯店引進了很多先進的大型機器設備,這樣既減少了人工的付出,又增加了效率和安全度。


南京古南都投資發展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張志軍表示:“在疫情期間,營收結構由堂食宴會為主改為線下外賣團購,相關的營收不但沒有下降,而且還超過了疫情前的營收水平。”


【結束語】

我們看到,有不少餐飲企業主動出擊,探索電商化之路,結合自身條件,開創全新的經營模式。


疫情將食品安全推向了一個新的高度,產品安全、標準化、規範化意識提高了。部分消費者因食品衛生問題不敢點外賣,那外賣收益並不樂觀。隨波逐流加碼外賣業務,只會從一個坑跳入另一個坑中。餐企“自救”措施需重視長尾效應,不只是針對當下的經營危機,更是對未來經營模式尋找突破。


餐企若脫離了具備競爭力的優質美食,即使短時間內門店遍地開花、網紅直播、門庭若市,可能是曇花一現。


疫情確實給餐企拋出一道難題,同時也對餐企抗風險能力的一次“閱兵”,更給到餐企一個提升的機遇。一句話“做好自己,練好內功”才是長盛不衰的根本。正如一位餐飲人所說的:“日子是很難的,但人怕的是閒著,只要有事幹,就有了希望。誰挺住最後一口氣,最後的勝利就屬於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