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竊聽風暴》:心靈問話,面對陌生人你能犧牲多少?自己有多善良

《竊聽風暴》故事內容遠比片名更能打動人心,尤其是在你已經聚精會神長達2個多小時的情節中時,結局

魏斯曼那一抹發自內心的微笑彷彿千帆過盡給人長出一口氣的放鬆感。

《竊聽風暴》:心靈問話,面對陌生人你能犧牲多少?自己有多善良

我也在問自己,到底可以多愛慕一位陌生人?能願意犧牲後半輩子的自由來換取她再一次站在舞臺上享盡歡呼與掌聲? 或是為求兩全,寧可讓自己終身在不見天日的地下室裡,只願耳聞他們一切無恙的消息?

《竊聽風暴》:心靈問話,面對陌生人你能犧牲多少?自己有多善良

故事發生在柏林圍牆倒塌的前五年,在一牆之隔的東德境內仍施行著高壓管制。專制制度下的生活,除了祖國,還是祖國,所有文藝才子都遏制不住內心的高牆翻越至西德。因為那裡有他們崇尚的自由及民主,可是被關住的鳥兒是學習不會展翅飛翔的,它們只懂得在侷限的空間內奮力拍打著翅膀,然後抬起頭仰外籠牢外的藍天。即使你打開了籠門也是一樣,它們侷促不安地頻頻轉頭張望著,像是籠外已經駐守著一隻獵鷹隨時侵襲,眼前令人感到害怕的不是無法到達的遼闊,而是"可能"潛藏在其中的危機。是的,人們還未踏出第一步就敏銳地感受到恐懼,即使這是人們曾經無時無刻都心心念念著的"自由"。

《竊聽風暴》:心靈問話,面對陌生人你能犧牲多少?自己有多善良

《竊聽風暴》講述的是由大學教授兼任秘密警察魏斯曼奉命進駐一棟大廈,並且監控知名劇作家德萊曼和他美麗女友,同時也是東德知名女演員克里斯蒂娜; 在秘密監控案件開始之前,魏斯曼曾在劇院中欣賞過克里斯蒂娜的演出,克里斯蒂娜美麗的身段和會說話的大眼睛深深烙印在魏斯曼的腦海。而知名劇作家德萊曼原本在政治人物間來去自如,是許多達官顯貴紅人,所以秘密監控的行動非常危險,不過魏斯曼獨特的偵訊手法和行事作風是這行的佼佼者,他義不容辭地接下行動。一方面可以更進一步的接觸克里斯蒂娜的生活外,他更是希望可以揭發德萊曼不為人知的一面。不過在

魏斯曼全天候的監控下,原本就沒有自我生活的魏斯曼卻在不知不覺間,逐漸融入了德萊曼和克里斯蒂娜多采多姿的生活。他不但對德萊曼產生了友誼,更分享著他與克里斯蒂娜之間的愛情及生活,偏偏德萊曼和克里斯蒂娜依舊渾然不覺。

《竊聽風暴》:心靈問話,面對陌生人你能犧牲多少?自己有多善良

從《竊聽風暴》中我們會發現魏斯曼無疑是東德體制下中高階層的代表,一心一意為了祖國奉獻一生,他們沒有自我、沒有想法,更沒有所謂屬於自己的獨特生活魏斯曼不太與人溝通,因為人心隔肚皮,所以他羨慕德萊曼有著興趣相同的朋友,可以把酒言歡,隨興地聊著"聽聞"的西德生活、談談創作、談談想法諸如此類。而魏斯曼也同樣羨慕著德萊曼有著人人都喜愛的克里斯蒂娜作伴,美女誰不愛?英雄都難過美人關。貫徹中心的是貝多芬的熱情奏鳴曲,知名的俄國共產主義革命家列寧曾說過:"在聽過貝多芬的熱情奏鳴曲之後,原本想慷慨激昂的烈士革命精神都會蕩然無存。"真正把這個首曲子聽進內心裡的,還會是壞人嗎?

《竊聽風暴》:心靈問話,面對陌生人你能犧牲多少?自己有多善良

1989年11月9日,魏斯曼終於從同事口中得知了柏林圍牆倒下,兩德重新統一的消息,他神情木訥地離開了辦公室。兩年後,德萊曼的舞臺劇重新上演,而他也見到了前文化部長。他問為何當年自己沒有被監聽,只是驚愕地得知原來自己從1984年起就被監聽。他回家果然在家中找出了當年的監聽設備。

德萊曼在國家安全檔案室中找到了他被監聽時的文件。他得知克里斯蒂娜只是在搜查後被釋放,不會有時間拿走打字機。他一開始看到這些錯誤且矛盾的信息感到困惑,但當看到最後一份報告時,他發現了一隻紅色的指紋,於是恍然大悟,知道打字機是被負責監控他的人—特工代號HGW XX /7拿走的。而且這人除了幫他拿走打字機外,也曾幫他掩蓋犯罪痕跡,使他能在西德發表批評東德的文章。德萊曼找到了現在是郵遞員的魏斯曼,但是他卻抑制了內心波濤洶湧的澎湃

《竊聽風暴》:心靈問話,面對陌生人你能犧牲多少?自己有多善良

兩年後的某一天,當魏斯曼經過書店的櫥窗,看見擺放著德萊曼的新書"致好人的奏鳴曲"。魏斯曼忍不住走進書店,打開了一本新書,發現在扉頁上印著"致HGW XX/7, 真摯的感謝"。魏斯曼買下了這本書,當店員問他是否要將書包起作禮物時,魏斯曼說:"不用了,這是給我自己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