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基層教師的“抗疫”事蹟......記新安二高老師王延濤

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打破了本應該充滿祥和歡樂的節日氛圍,疫情的變化牽動著億萬國人的心。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為了打贏這場防控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的攻堅戰,確保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全縣教育系統幹部職工在縣委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充分展現了巨大的組織力、戰鬥力。我校黨員及其志願者為大家舍小家,臨危受命、奮不顧身衝在最前沿,守在第一線,充分發揮了為人師表的示範作用,湧現出許多感人事蹟,新安二高防控辦主任王延濤同志就是其中一員。

用行動踐行使命。正值春節期間,學校開完抗疫動員會後,抗疫戰鬥開始了,學校號召大家踴躍報名參加。王延濤第一個站了出來,並且願意承擔學校防控辦公室的工作,同全校黨員幹部一起克服困難,積極奮戰。一位好友對他說,辦公室的工作忙得很呢!他堅定地笑著說“面對疫情,如果咱們畏縮不前,怎麼對得起人民教師的榮譽。”在以後的抗疫過程中,他是這麼說的,更是這麼做的,他用行動踐行著自己的承諾和使命。

用擔當彰顯責任。疫情防控形勢嚴峻,工作任務艱鉅,學校非一線教工力量嚴重不足,根據上級部署,學校非一線教師要排班參加小區值守開展疫情防控。他積極響應學校安排,人員不足他頂上,工作再忙都無怨無悔,義無反顧地奔走於抗疫一線,每天深入小區,在物業配合下,他主動承擔起所在小區湖北返鄉人員的上門核查、疫情宣講和信息登記工作,每一次都是與湖北返鄉人員“近距離接觸”,但他從不畏懼,積極宣傳引導他們自覺遵守抗疫期間的特殊政策,勸導群眾疫情防控期間堅決不聚會、不串門、不走親訪友,無特殊情況不出門,出門必須戴口罩,互相關心、相互提醒監督。

用關愛詮釋仁心。作為老師,他更是以父母般的情懷關注著學生的健康狀況和假期動向。每天,他耐心細緻地通過電話和微信等方式核實學生的身體狀況,包括學生的體溫與所接觸人員,並毫不遺漏地做好記錄和疫情上報工作;他還通過許多途徑向學生及家長宣傳防控疫情的相關知識;在家長群裡,他力所能及的愛心疏導和宣傳助力抗疫行為溫暖了很多人的心。為了學生,他恪盡職守,一直在自己的崗位上默默“發光發熱”。

用堅守擦亮底色。在防控中,王延濤同志既要與上級保持溝通,保證上情下達,又要到小區進行協調,保證工作合作順暢,還要管理全校師生的每日疫情防控監測及資料上報工作,更要對分包小區武漢和“一省七市”返鄉人員的每日疫情防控情況進行監督排查,彙總上報。可以說,他既是宣傳員,又是疫情的監測員和工作聯絡員,更是奮鬥在最前線的疫情戰鬥員。他,作為中層領導,身先士卒、模範表率,在值守分包小區,為了實現了不間斷無縫對接領導值守,他常常中午幫別人換班吃飯。

他,忙碌著,有快樂也有煩惱。他家裡也有小孩兒需要輔導照顧,但顧不上,也很愧疚;分包小區八號樓一家被隔離戶,家裡有小孩兒需要喝奶,家中沒有飲用水,請他幫忙時,他跑前跑後,電話落實,當把問題解決後,他感到十分快樂。在艱難的跋涉中,他用堅守擦亮了教師的底色。

用創新引領抗疫開展。在抗擊疫情過程中,他提前提醒擬定防控預案,擬寫給全校師生一封信,在全校師生在發倡議書,在學校非黨員教師當中招募志願者踴躍參加疫情防控。在小區和本校的疫情防控中,最早主張推行“電話心理防控”,主要針對被隔離觀察的家庭成員和學生進行電話溝通,一方面宣傳疫情防疫知識,另一方面正確傳達防疫形勢,同時還進行居家隔離煩躁心理疏導,動之以情,曉之以理,使其安心在家隔離。在用移動音響宣傳防控知識時,他創新用戲曲的形式宣傳,自制宣傳標語,為戰勝疫情做好了充分準備。

用多重角色演繹人生精彩。他,認真做好縣指揮部、單位、社區、物業四方聯動,密切合作,協調溝通工作,他是一名基層的協調員。

他,按照防控要求,他及時將疫情防控上情下達,面對遇到的難題,想辦法解決,使小區的疫情防控工作紮實有效的開展,得到了上級的肯定,他也是一名疫情防控工作的傳遞員和疑難問題的解決員。

他,參與縣防控辦、單位、分包小區有關信息的溝通、上報、反饋,也是一名信息的報送員。

他,盡心盡力,熱情服務,為被隔離的人員,送水送物,提供物質保障和精神疏導還是一名志願服務的引領員。

他,在平凡的崗位上,用多重角色演繹著人生的精彩。疫情形勢依然嚴峻,堅守仍在繼續,王延濤老師臨危不懼、身先士卒,用行動為抗擊疫情貢獻著自己的力量,很好地詮釋了新時代人民教師的光輝本色!


cn:Mq�����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