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小時、300公里,三河上演最快"疾控速度"


24小時、300公里,三河上演最快

從3月17日6:37準備物資出發,到3月18日6:29從廊坊送檢返回單位,三河市疾控中心疫情處置第四小組7名隊員晝夜奮戰24小時,快速規範地完成流調、消殺、採樣送檢工作任務,在第一時間阻擊一切可能出現的傳播風險。疫情不止,戰鬥不息,在嚴防輸入的關鍵時刻,應急處置隊員不顧連續奮戰多日的疲勞,咬緊牙關,繼續保持著最快的“疾控速度”。


24小時裡的那些事

24小時、300公里,三河上演最快

3月17日 6:37,準備物資出發,到社區開展流調和採樣。

3月17日 8:46,完成流調和採樣任務後,7名隊員分為兩組,一組負責開展終末消毒,一組負責樣品送檢。

3月17日 10:00,樣品送檢組到達西市區醫院完成另一份樣品收集,趕赴廊坊市疾控中心送檢。

3月17日 10:40,完成社區終末消毒。

3月17日 12:50,完成廊坊樣品送檢任務返回三河。

3月17日 15:20-18:39,將兩名密切接觸者轉運至集中集中醫學隔離觀察點,並對其居住小區進行終末消毒。

3月17日 21:05,到社區開展車輛終末消毒。

3月18日 1:44,7名隊員分為兩組,一組到東市區集中集中醫學隔離觀察點採樣,一組到西市區集中集中醫學隔離觀察點收樣。

3月18日 3:25,兩組全部完成採樣收樣任務,趕赴廊坊市疾控中心送檢。

3月18日 6:29,順利完成廊坊送檢任務,7名隊員全部安全返回單位。


24小時裡的那些人


雖然分工不同,但一個多月的一線防控工作,讓他們都已經成為了多面手,在各個環節的工作中,大家緊密配合,互相支持,團結協作,確保應急處置工作快速高效推進。

24小時、300公里,三河上演最快

流調小隊的趙曉宇、舒暢。3月16日應急處置隊伍調整後,他們雖然是第一次合作,但在24小時的緊張工作中,他們密切配合,快速出擊,深入調查,把所有的危險因素查清、查實。面對長達四五個小時的流調消殺防護和社區終末消毒,年青的舒暢衝在前面,全程堅持。面對深夜開展的隔離點採樣工作,趙曉宇收起流調文書,穿上防護服,背起噴霧器和消殺、檢驗隊員並肩戰鬥。他說:每個人都很辛苦,能多幹一點就儘量多幹一點,為了工作的連續性,為了提高工作效率,我們必須堅持到底!


24小時、300公里,三河上演最快

消殺小隊的趙國俊、符斌。平日裡他們是同一個科室的科長和副科長,深厚的同事情誼,讓他們在抗疫一線保持著十足的默契,穿上防護服後,一個眼神、一個手勢,就能讓他們彼此心領神會。在隔離點採樣消殺和終末消毒的幾場硬仗中都看到了他們並肩戰鬥的身影。他們用全面徹底的消殺工作,消滅病毒,消滅風險。趙國俊科長雖然已經55歲了,但始終保持著高昂的士氣,樂觀的精神。在隔離點採集血清樣本時,他嫻熟地拿起注射器,快速完成採樣工作。在最艱難的時刻,他不論分工,能上就上的工作熱情,讓大家更緊密地團結在一起,他臉上的笑容和不時握起的拳頭,給大家傳遞著溫暖和信心。


24小時、300公里,三河上演最快

檢驗小隊的那冰、張柏伶、張然。3名女同志在抗疫一線展現的是巾幗不讓鬚眉的豪邁與擔當,持續的高強度工作,直面病毒危險,她們毫不畏懼,出色地完成每一次採樣送檢任務,快速鎖定傳染源。雖然疲憊讓熱情開朗的她們言語越來越少了,但在24小時300多公里的採樣送檢行程上,她們始終保持著最快的速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