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以超越的多重人格分裂題材巔峰之作《致命ID》劇情解析(上)

作者 | 我不是柴柴

圖源 | 愛奇藝


“當我拐上樓梯的時候,

撞見一個本不該存在的人,

他今天不在那裡了,

我希望他永遠消失了。”


1


電影《致命ID》可謂是懸疑片中的經典,也是多重人格分裂題材中難以超越的里程碑。


故事雙線並行,反轉不斷,十分燒腦。節奏乾淨利落,沒有一個多餘的鏡頭,邏輯完美自洽,無懈可擊。


  • 第一條線發生在雨夜的汽車旅館中,小男孩提米一家三口、過氣的女明星和她的司機愛德、一對新婚夫婦、妓女派瑞斯和押送囚犯的“警察”羅德因為機緣巧合住進了同一家汽車旅館,卻一個接一個離奇的死去。


難以超越的多重人格分裂題材巔峰之作《致命ID》劇情解析(上)


  • 第二條線是人格分裂症患者麥肯·瑞佛在他的生日當天殺害了6個人,被指控死刑。


而負責治療他的心理醫生則認為,麥肯殺人的人格只不過是他眾多人格中的一個,如果麥肯能向法官證明,殺人的人格已經消失,那麼醫生可以幫助他上訴脫罪。


難以超越的多重人格分裂題材巔峰之作《致命ID》劇情解析(上)


這兩條故事線看似互不影響,實則交錯呼應。影片在第70分鐘的時候才向觀眾解釋了真相:汽車旅館中發生的“連環殺人案”只不過是患有多重人格分裂症的麥肯的內心世界。


醫生為了將麥肯的邪惡人格找出來,讓麥肯服用藥物進行治療,而藥物治療的副作用就是多重人格被迫彼此面對,結果就是強大的人格合併弱小的人格,反映在麥肯的人格世界中就是汽車旅館的連環謀殺。


2


影片開頭就爆出了大量信息:麥肯患有多重人格分裂症,他的各個人格會交替掌控身體,而正是邪惡的人格控制麥肯時,麥肯犯下了殘暴殺害六個人的罪行。


麥肯的媽媽是一個非常糟糕的母親:妓女、偷竊、虐待兒童,麥肯曾被母親遺棄在狹小黑暗的衛生間內,這成為了他人格分裂的導火索。接下來,我們一起看一下麥肯的十一個人格:


  • 女明星:過氣的女明星第一個領了盒飯,她拿到的是號碼牌是10號。


難以超越的多重人格分裂題材巔峰之作《致命ID》劇情解析(上)


女明星雖然過了氣,卻總擺出一副高高在上的姿態,端著明星架子,盛氣凌人地指使別人。


撞死小男孩媽媽以後,她只顧自己,見死不救,冷漠自私。入住酒店後她便很少與眾人交流,後來獨自出門尋找無線電信號時被殺。典型的頭腦簡單,無知愚蠢。


難以超越的多重人格分裂題材巔峰之作《致命ID》劇情解析(上)


  • 新婚丈夫:新婚丈夫在隔著門與妻子爭吵時被殺,他拿到了9號門牌。


新婚丈夫的特點非常鮮明,花心、草率、易怒。


難以超越的多重人格分裂題材巔峰之作《致命ID》劇情解析(上)


看到了妓女派瑞斯的姿色以後,不顧妻子的醋意讓妓女搭車。在結婚問題上又缺乏考慮,魯莽草率。與妻子吵架時衝動、易怒、脾氣暴躁。


  • 囚犯:拿到8號的是囚犯,關於他的情節並不多。


難以超越的多重人格分裂題材巔峰之作《致命ID》劇情解析(上)


相比他的同夥愛德,他顯得呆板愚蠢,又搞不清楚狀況,只活在自己的世界裡,最後在椅子上慘死。


  • 爸爸:小男孩的爸爸看似被旅館老闆失手撞死,實則是被小男孩設計害死,爸爸的身上是7號。


他迂腐、懦弱、正直,老實。比起愛德的勇敢善良和假警察的陰險狡詐,爸爸這個角色顯得簡單而又生硬。


難以超越的多重人格分裂題材巔峰之作《致命ID》劇情解析(上)


因為麥肯在現實中是沒有爸爸的,渴望父愛的他就給自己虛構了一個爸爸形象。但是他沒有親身接觸過,所以想象難免蒼白無力。


  • 媽媽:6號牌子是媽媽,她也是也被小男孩害死的。


麥肯在現實中缺乏母愛,所以她給自己虛構了一個母親形象,媽媽的性格特徵並沒有過多體現,因為她在影片開頭就遭遇車禍,虛弱的躺在床上。


麥肯的母親並不關心麥肯,還曾把他一個人扔在汽車旅館裡。麥肯缺乏母親的保護,也和小男孩缺乏母親呵護的情節如出一轍。


在車上,媽媽曾交過兩次小男孩的名字,都是叫大名“提姆西”,而不是暱稱“提米”,象徵著小男孩與媽媽 的距離感。


難以超越的多重人格分裂題材巔峰之作《致命ID》劇情解析(上)


隔著車窗與媽媽掌心相對的鏡頭也喻示著母子兩人的關係始終存在隔閡,無法修復。


難以超越的多重人格分裂題材巔峰之作《致命ID》劇情解析(上)


小男孩一家三口的車被妓女的高跟鞋扎破了輪胎,這間接導致了媽媽的死亡,而現實中麥肯的媽媽正是一名妓女。


難以超越的多重人格分裂題材巔峰之作《致命ID》劇情解析(上)


  • 新婚妻子:新婚妻子脆弱敏感、善妒多疑。她的情緒非常不穩定,就像她的丈夫一樣。


連環死亡開始後,她情緒崩潰、衝動懦弱,不顧眾人的阻攔想要離開汽車旅館。


假孕騙婚又體現出她為達目的不擇手段,信口雌黃。和丈夫吵架時,情緒極度不穩定,她把自己鎖在衛生間裡,邊哭邊鬧,又反應了她逃避問題、膽小懦弱的一面。


難以超越的多重人格分裂題材巔峰之作《致命ID》劇情解析(上)


值得一提的是,新婚妻子是整個故事中和小男孩接觸最多的一個人,她不僅一直負責照顧和安慰小男孩,還計劃和小男孩一起開車離開。


她給予了小男孩更多的關愛,甚至多於小男孩的媽媽,麥肯正是從這個虛構的人格中獲取了關懷與愛護。也正是這種情感的需求,使得新婚妻子死在媽媽之後。

除了小男孩的十個人中,只有新婚妻子和小男孩一樣,都比較缺乏安全感。


而新婚妻子和小男孩的性格特點,完全是敏感脆弱的人走向的兩個極端。在新婚妻子身上,這種情感變成了崩潰和逃避,而在小男孩身上,則是沉默與兇殘。


難以超越的多重人格分裂題材巔峰之作《致命ID》劇情解析(上)


兩人一起經歷爆炸,新婚妻子死了,小男孩卻活了下來,這似乎是在喻示著,只有強大堅韌的人格能夠吞併其他人格,活到最後。


  • 旅店老闆:旅店老闆這個角色非常飽滿。


他沉迷賭博,是個慣偷。他非常貪財,女明星死後還跑去偷取她的錢包。


難以超越的多重人格分裂題材巔峰之作《致命ID》劇情解析(上)


同時他也非常機敏,在發現真旅店老闆死亡後,沒有選擇報警,反而把老闆的屍體藏到了冰櫃裡,自己鳩佔鵲巢,假扮旅店老闆謀取錢財。

旅店老闆還有一個非常明顯的特徵,就是憎惡妓女。


他不僅撕毀了雜誌上妓女的臉,還在派瑞斯進入旅店的時候不斷的攻擊和辱罵她。這種情感來自於麥肯現實中對母親的厭惡,這導致他由憎惡母親變成憎惡所有妓女。


難以超越的多重人格分裂題材巔峰之作《致命ID》劇情解析(上)


麥肯對於母親的情感非常複雜,他幻想出媽媽來保護自己,卻讓媽媽在故事的開頭出了車禍。


他編造了媽媽和新婚妻子的角色來獲取女性獨有的愛護和安撫,卻又憎惡母親,憎惡妓女,這種情感反映在了旅店老闆身上。


不過旅店老闆的結局非常有意思,他為了保護妓女中彈身亡,也側面表明了麥肯在心中,對母親是有一份寬恕和原諒的。


難以超越的多重人格分裂題材巔峰之作《致命ID》劇情解析(上)


  • 假警察:假警察是個陰險狡詐、詭計多端的狠角色,也是僅次於小男孩的邪惡人格。


他不僅捅死了押送他的警察,還換上了警察的衣服,以警察的身份捲入了汽車旅館的連環兇殺。


難以超越的多重人格分裂題材巔峰之作《致命ID》劇情解析(上)


他暴躁衝動、心狠手辣。在連環兇殺開始的時候,他又自負傲慢,殘忍兇惡,命令所有人不準離開這件屋子,最後他追殺妓女派瑞斯,和愛德同歸於盡。


  • 愛德:司機愛德是本片的男主,曾經當過警察的他正義勇敢、從容冷靜,是代表“善良”的人格。


心理醫生也正是看中了麥肯的這個人格,才想救麥肯一命,希望這個人格可以合併掉邪惡的人格。

在不慎撞死小男孩媽媽後,女明星執意要逃跑,愛德卻拒絕了,他下車查看了傷情,並試圖將小男孩媽媽送往醫院。


難以超越的多重人格分裂題材巔峰之作《致命ID》劇情解析(上)


連環兇殺開始後,愛德又負責保護和帶領著其他人,一步步剝繭抽絲,最後回到了現實意識中,接受了心理醫生的輔導,並回到汽車旅館尋找邪惡人格。


愛德的死讓觀眾感到意外,其實愛德的死並不突兀,愛德雖然正直善良,但卻對生活缺少希望。


愛德曾講起他當警察時的經歷,救一個跳樓的女孩時,女孩問他活下去的理由是什麼,愛德愣住了,這個世界真的有那麼好嗎?所以愛德遲疑了,這給他留下了他一生的心理創傷。


難以超越的多重人格分裂題材巔峰之作《致命ID》劇情解析(上)


在房間內眾人曾閒聊過,妓女派瑞斯說她想告別現在的生活,回到老家種柳橙,這帶給了愛德生的希望。


後來他知道自己只是麥肯的一個人格,所以必須要讓心懷希望的人格活到最後。這也是為什麼愛德沒有躲避假警察的子彈,而是淡定從容的選擇與假警察同歸於盡。


難以超越的多重人格分裂題材巔峰之作《致命ID》劇情解析(上)


  • 派瑞斯:派瑞斯貼切的反應了麥克母親的形象:妓女、偷竊。


但她想告別過去,回到老家體驗安寧祥和的生活,她對未來充滿希望,如果說愛德是“善良”人格,那麼派瑞斯就是“希望”人格。


難以超越的多重人格分裂題材巔峰之作《致命ID》劇情解析(上)


當然,派瑞斯最終還是沒能躲過小男孩的追殺,當她在樹下挖出帶有數字1的號碼牌時,小男孩出現在了她的身邊。


難以超越的多重人格分裂題材巔峰之作《致命ID》劇情解析(上)


  • 小男孩:。小男孩是連環兇殺案的主謀,也是麥肯藏的最深的人格。


難以超越的多重人格分裂題材巔峰之作《致命ID》劇情解析(上)


他邪惡、陰險、狡詐、狠辣。小男孩消失時,死的人不再屍體旁邊不再有號碼牌,而他迴歸時,號碼牌又再次出現,這說明小男孩才是發牌子的人。


他設計害死了爸爸媽媽、新婚夫婦、囚犯和妓女,並且最後佔據了麥肯的身體,操控麥肯殺害了心理醫生。


難以超越的多重人格分裂題材巔峰之作《致命ID》劇情解析(上)


有趣的是,在汽車旅館中,小男孩親手殺了六個人,而在現實生活中,麥肯也在他的生日當天,情緒失控殺害了六個人。這進一步表明很可能是小男孩人格操控麥肯完成兇殺的。


心理醫生在治療時主要根據麥肯的日記分析麥肯的人格,麥肯不同的人格操控身體時,寫下的筆跡也不一樣,但唯獨缺了小男孩的筆跡。


小男孩從頭到尾幾乎一言不發,很少有人關注他,存在感非常弱,後來又在爆炸中假死,這直接導致心理醫生忽視了這個人格的存在,也低估了他的威脅。


難以超越的多重人格分裂題材巔峰之作《致命ID》劇情解析(上)


小男孩這個人格是麥肯小時候心理受創,分裂出來的邪惡人格。


麥肯心中只剩下小男孩人格和妓女人格的時候,他的內心是如此糾結:一方面他想原諒母親,也原諒自己,邁向新的生活,一方面他又對母親恨之入骨,以致於他還是無法釋懷。


最終,邪惡的人格戰勝了善良的人格,“妓女永遠沒有第二次機會”,人格世界中,小男孩殺害了妓女,現實世界中,麥肯殺害了心理醫生,他走上了一條通往地獄的邪惡之路。


難以超越的多重人格分裂題材巔峰之作《致命ID》劇情解析(上)

此外,還有被殺的真警察和真旅店老闆,也可以解釋成麥肯的人格。


麥肯小時候被母親遺棄在衛生間,正是警察救了他,他才沒有被餓死。所以真警察人格也可以說是麥肯幻想出來,對於警察的一種崇拜與模仿,但可惜被囚犯羅德殺死了。


而旅店老闆很可能是一個本本分分,安心過小日子的人,具體死在誰手上,影片沒有細說,因為主要還是主線中十一個人格的博弈。


(接下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