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本山第53位弟子,終於學會了“用笑話講真話”

直到今天,每年的春晚還是會有人懷念趙本山。坊間甚至流傳著這樣的說法:

"沒有趙本山的春晚,不算完整。"

可你是否認真思考過,為什麼趙本山一個土生土長的東北人,其小品和節目會有如此大的魅力?答案很簡單,但也很心酸:他把一句句真話,都講成了笑話。

人生在世屈指算,最多三萬六千天;家有房屋千萬所,睡覺就需三尺寬。

沒有勞動人民,你吃啥穿啥?吃穿都沒有了,你還臭美啥?

距離拉開了,美沒了......

既然大侄兒從鄉長變成三胖子,咱就不能再給一棒子。

耗子給貓當伴娘,你掙錢不要命了!

犯了在改,改完還犯——千錘百煉。

貓走不走直線,完全取決於耗子。

扯蛋扯蛋就是從這來的啊!

很多年來,趙本山將社會的現狀、老百姓的所思所想,以及自己的期盼都寫進小品的對白中——讓人忍俊不禁的同時,也回味無窮。


趙本山第53位弟子,終於學會了“用笑話講真話”


而如今,大鵬作為趙本山第53位弟子,也將"用笑話講真話"這一精髓,放進自己的電影裡。

很多年前的大鵬,還是一位小小的新聞主持人,他和趙本山的結緣,全因自己的"主動搭訕"。

"本山老師您好,我叫大鵬。剛才您的彩排我看了,作為觀眾我覺得這個作品還可以打磨得更完美,可以跟您聊一下嗎?"

雖然這段"毛遂自薦"被其他記者的到來打斷,但這也為大鵬被趙本山收為徒弟埋下了伏筆。


2010年的1月5日,大鵬正式成為趙本山的第53位弟子——他既是"野生"的,也是眾師兄弟中為數不多不唱二人轉的。

後來,隨著《屌絲男士》的風靡全網,大鵬的老東家勢頭漸弱,趙本山也逐漸淡出了觀眾的視野。只有一段又一段傳說,被人們翻來覆去地講。

有人說,大鵬藉著趙本山的名聲火了一把。也有人說,趙本山根本沒教這個徒弟什麼。但師傅徒弟之間的"傳承",更多的是一種精神和內核

,外在的"十八般武藝"有時反倒是累贅。


趙本山第53位弟子,終於學會了“用笑話講真話”


01


"用笑話講真話"這一點,大鵬在最新的電影《大贏家》中做得很到位。

《大贏家》翻拍自日本1991年的電影《遊戲永無結束時》,“師出同門”的還有韓國2007年的《率性而活》。大體的情節很類似:

一個一絲不苟的人,面對上級派發下來的任務,採取嚴謹認真的態度,全然不顧別人"指向走個過場、裝裝樣子"的想法。在這個過程中,原本應該很"簡單"的事情,被搞得十足複雜、反轉不斷。

可以說,這個母題演變到《大贏家》,仍然沒有脫離"為'少數派'發聲"的初衷


在看電影的過程中,有幾處情節處理得很好。比如順著嚴謹"胡鬧",要求所有人認真對待這次演習的局長,在突擊隊員被嚴謹KO後,說了一句:

"警察的生命也只有一次。"

這算得上是隱藏的小心思。為什麼這樣講?從去年年底到現在,無論是遭到暴力的醫生,還是衝在一線的各位在工作者,很多人在後面或惋惜或加油的時候,是否思考過:他們和我們一樣,只有一次生命。

當人們為那些被自己親手捧上神壇的英雄們,準備好了鮮花,也醞釀好了眼淚,又有多少人是將他們當成普通人、血肉之軀一樣去心疼?


趙本山第53位弟子,終於學會了“用笑話講真話”

向《這個殺手不太冷》致敬?


但在這個節骨眼上,電影並沒有針對這一點大張旗鼓地吶喊,而是選擇用十分克制的一句臺詞帶過。這樣的處理手法堪稱巧妙的同時,也不得不讓人感慨一句:時也,命也。


02


當然《大贏家》的劇本硬傷還是有的。


  • 最大的硬傷就是人物不夠豐滿,其中最突兀的莫過於嚴謹的妹妹。

在沒有任何前情鋪墊和交代的情況下,舉著擴音器喊出一句"女身男聲"的話。而接下來眾人的"被感動"也甩尾甩得比較大,還好這段煽情的戲碼適可而止,沒有漂移出整部電影辛苦營造的節奏"車道"。

而且嚴謹這個人物的"嚴謹"程度,在電影開頭部分也沒有刻畫得很到位。


  • 再就是嚴謹的同事們。

沒由來地突然就抱團跟行長對著幹。電影中,同樣缺少同事們對行長不滿的前情交代。其實按照田雨刻畫的這個行長來看,下屬對他產生不滿是理所應當的事。可如果後面需要群體畫像,前面勢必要加上群體渲染。


趙本山第53位弟子,終於學會了“用笑話講真話”


  • 整部電影最生硬的地方,也是最打動人的結尾。

嚴謹的一段自白,通過全網直播給每個人,與此同時,大家也被感動得熱淚盈眶。其實這段話也說到了我的心裡,所以失敗的點並不在臺詞本身,而是"群眾出現的時機"。

還是那句話,前面除了銀行裡的職員和銀行外的警察,只給了"媒體"這個第三人大篇幅的交代,卻沒有給過觀眾任何筆觸。這就導致嚴謹在做"最後的演講"時,觀眾們突然被聚焦的注意力,以及突然被感動的畫面,顯得很突然。


其實這些問題的根本,是因為《大贏家》較之原作,更多地將鏡頭對準了封閉空間內的群戲,所以很多人物在這個前提下很難被刻畫得豐滿,很多情節走到最後也不得不草草收場。


03


接下來重點要說的,就是"被講成笑話的真話"。

"你要靈活一點,為人處世圓滑一點。"

相信這句話很多人都不陌生。沒錯,從小到大不斷有人在我們耳邊說著同樣或類似的話,意在讓我們做事學會變通。


趙本山第53位弟子,終於學會了“用笑話講真話”


可《大贏家》卻讓人看到了"突然的自我",或者說,電影裡的嚴謹,也是很多人"原本的自我"。

我們每個人,生來都是一顆鑽石——後來卻慢慢被打磨成了玻璃球。

人在屋簷下,不得不低頭。但《大贏家》中的嚴謹,卻好似一個異類般的存在,一絲不苟、按規矩辦事。

  • 他不知道別人是怎麼笑話他的嗎?
  • 他不清楚自己很讓領導頭疼嗎?
  • 他難道對別人看怪物一樣的眼神,一點也不介意嗎?

他只是選擇了,在別人裝傻的地方認真,在別人較勁的地方裝傻而已。


趙本山第53位弟子,終於學會了“用笑話講真話”


《大贏家》雖然不是原創劇本,但電影中很多細節都更符合當下國內的現狀。而且其中有一個細節處理得也頗為理想化:

當嚴謹被行長以所有同事被辭退威脅了,當他選擇躺在地上裝死的時候,還是有一個孩子站出來說了實話——被打死的,不是嚴謹。

在那一刻,嚴謹不再是一個人,而是一種象徵,象徵著被鎮壓、被無視的發聲者。而那個孩子,儼然是"嚴謹們"背後更純粹的存在,也是一種希望——哪怕行至末路,還是有人願意站出來,說一句實話


04


嚴謹在《大贏家》中的背景是退伍兵,轉正(或許)去到銀行工作。整部電影看下來,

如果他真的是罪犯,後果細思極恐


趙本山第53位弟子,終於學會了“用笑話講真話”


電影最後嚴謹那段演講,其實是一種眾生相的刻畫。但這段話也在無形之中為所有人敲響了警鐘——而且是雙向的。

它首先敲響的是那些有能力犯罪的人們,當你被生活所迫、被現實壓榨,心裡承受能力已經到了臨界點的時候,請抬頭看看這個世界——它值得你懸崖勒馬。

它也給那些活在安逸之中的人們以善良的提醒:所謂"安全"和"穩定",其實掌握在很多人的一念之間。


最後我想說,《大贏家》的誠意和初心,肉眼可見。也恭喜大鵬,終得趙本山的真傳:用笑話,講真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