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本山第53位弟子,终于学会了“用笑话讲真话”

直到今天,每年的春晚还是会有人怀念赵本山。坊间甚至流传着这样的说法:

"没有赵本山的春晚,不算完整。"

可你是否认真思考过,为什么赵本山一个土生土长的东北人,其小品和节目会有如此大的魅力?答案很简单,但也很心酸:他把一句句真话,都讲成了笑话。

人生在世屈指算,最多三万六千天;家有房屋千万所,睡觉就需三尺宽。

没有劳动人民,你吃啥穿啥?吃穿都没有了,你还臭美啥?

距离拉开了,美没了......

既然大侄儿从乡长变成三胖子,咱就不能再给一棒子。

耗子给猫当伴娘,你挣钱不要命了!

犯了在改,改完还犯——千锤百炼。

猫走不走直线,完全取决于耗子。

扯蛋扯蛋就是从这来的啊!

很多年来,赵本山将社会的现状、老百姓的所思所想,以及自己的期盼都写进小品的对白中——让人忍俊不禁的同时,也回味无穷。


赵本山第53位弟子,终于学会了“用笑话讲真话”


而如今,大鹏作为赵本山第53位弟子,也将"用笑话讲真话"这一精髓,放进自己的电影里。

很多年前的大鹏,还是一位小小的新闻主持人,他和赵本山的结缘,全因自己的"主动搭讪"。

"本山老师您好,我叫大鹏。刚才您的彩排我看了,作为观众我觉得这个作品还可以打磨得更完美,可以跟您聊一下吗?"

虽然这段"毛遂自荐"被其他记者的到来打断,但这也为大鹏被赵本山收为徒弟埋下了伏笔。


2010年的1月5日,大鹏正式成为赵本山的第53位弟子——他既是"野生"的,也是众师兄弟中为数不多不唱二人转的。

后来,随着《屌丝男士》的风靡全网,大鹏的老东家势头渐弱,赵本山也逐渐淡出了观众的视野。只有一段又一段传说,被人们翻来覆去地讲。

有人说,大鹏借着赵本山的名声火了一把。也有人说,赵本山根本没教这个徒弟什么。但师傅徒弟之间的"传承",更多的是一种精神和内核

,外在的"十八般武艺"有时反倒是累赘。


赵本山第53位弟子,终于学会了“用笑话讲真话”


01


"用笑话讲真话"这一点,大鹏在最新的电影《大赢家》中做得很到位。

《大赢家》翻拍自日本1991年的电影《游戏永无结束时》,“师出同门”的还有韩国2007年的《率性而活》。大体的情节很类似:

一个一丝不苟的人,面对上级派发下来的任务,采取严谨认真的态度,全然不顾别人"指向走个过场、装装样子"的想法。在这个过程中,原本应该很"简单"的事情,被搞得十足复杂、反转不断。

可以说,这个母题演变到《大赢家》,仍然没有脱离"为'少数派'发声"的初衷


在看电影的过程中,有几处情节处理得很好。比如顺着严谨"胡闹",要求所有人认真对待这次演习的局长,在突击队员被严谨KO后,说了一句:

"警察的生命也只有一次。"

这算得上是隐藏的小心思。为什么这样讲?从去年年底到现在,无论是遭到暴力的医生,还是冲在一线的各位在工作者,很多人在后面或惋惜或加油的时候,是否思考过:他们和我们一样,只有一次生命。

当人们为那些被自己亲手捧上神坛的英雄们,准备好了鲜花,也酝酿好了眼泪,又有多少人是将他们当成普通人、血肉之躯一样去心疼?


赵本山第53位弟子,终于学会了“用笑话讲真话”

向《这个杀手不太冷》致敬?


但在这个节骨眼上,电影并没有针对这一点大张旗鼓地呐喊,而是选择用十分克制的一句台词带过。这样的处理手法堪称巧妙的同时,也不得不让人感慨一句:时也,命也。


02


当然《大赢家》的剧本硬伤还是有的。


  • 最大的硬伤就是人物不够丰满,其中最突兀的莫过于严谨的妹妹。

在没有任何前情铺垫和交代的情况下,举着扩音器喊出一句"女身男声"的话。而接下来众人的"被感动"也甩尾甩得比较大,还好这段煽情的戏码适可而止,没有漂移出整部电影辛苦营造的节奏"车道"。

而且严谨这个人物的"严谨"程度,在电影开头部分也没有刻画得很到位。


  • 再就是严谨的同事们。

没由来地突然就抱团跟行长对着干。电影中,同样缺少同事们对行长不满的前情交代。其实按照田雨刻画的这个行长来看,下属对他产生不满是理所应当的事。可如果后面需要群体画像,前面势必要加上群体渲染。


赵本山第53位弟子,终于学会了“用笑话讲真话”


  • 整部电影最生硬的地方,也是最打动人的结尾。

严谨的一段自白,通过全网直播给每个人,与此同时,大家也被感动得热泪盈眶。其实这段话也说到了我的心里,所以失败的点并不在台词本身,而是"群众出现的时机"。

还是那句话,前面除了银行里的职员和银行外的警察,只给了"媒体"这个第三人大篇幅的交代,却没有给过观众任何笔触。这就导致严谨在做"最后的演讲"时,观众们突然被聚焦的注意力,以及突然被感动的画面,显得很突然。


其实这些问题的根本,是因为《大赢家》较之原作,更多地将镜头对准了封闭空间内的群戏,所以很多人物在这个前提下很难被刻画得丰满,很多情节走到最后也不得不草草收场。


03


接下来重点要说的,就是"被讲成笑话的真话"。

"你要灵活一点,为人处世圆滑一点。"

相信这句话很多人都不陌生。没错,从小到大不断有人在我们耳边说着同样或类似的话,意在让我们做事学会变通。


赵本山第53位弟子,终于学会了“用笑话讲真话”


可《大赢家》却让人看到了"突然的自我",或者说,电影里的严谨,也是很多人"原本的自我"。

我们每个人,生来都是一颗钻石——后来却慢慢被打磨成了玻璃球。

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但《大赢家》中的严谨,却好似一个异类般的存在,一丝不苟、按规矩办事。

  • 他不知道别人是怎么笑话他的吗?
  • 他不清楚自己很让领导头疼吗?
  • 他难道对别人看怪物一样的眼神,一点也不介意吗?

他只是选择了,在别人装傻的地方认真,在别人较劲的地方装傻而已。


赵本山第53位弟子,终于学会了“用笑话讲真话”


《大赢家》虽然不是原创剧本,但电影中很多细节都更符合当下国内的现状。而且其中有一个细节处理得也颇为理想化:

当严谨被行长以所有同事被辞退威胁了,当他选择躺在地上装死的时候,还是有一个孩子站出来说了实话——被打死的,不是严谨。

在那一刻,严谨不再是一个人,而是一种象征,象征着被镇压、被无视的发声者。而那个孩子,俨然是"严谨们"背后更纯粹的存在,也是一种希望——哪怕行至末路,还是有人愿意站出来,说一句实话


04


严谨在《大赢家》中的背景是退伍兵,转正(或许)去到银行工作。整部电影看下来,

如果他真的是罪犯,后果细思极恐


赵本山第53位弟子,终于学会了“用笑话讲真话”


电影最后严谨那段演讲,其实是一种众生相的刻画。但这段话也在无形之中为所有人敲响了警钟——而且是双向的。

它首先敲响的是那些有能力犯罪的人们,当你被生活所迫、被现实压榨,心里承受能力已经到了临界点的时候,请抬头看看这个世界——它值得你悬崖勒马。

它也给那些活在安逸之中的人们以善良的提醒:所谓"安全"和"稳定",其实掌握在很多人的一念之间。


最后我想说,《大赢家》的诚意和初心,肉眼可见。也恭喜大鹏,终得赵本山的真传:用笑话,讲真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