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疫情間,如何完成2020的 flag

在美國亞利桑那州納瓦霍縣中央地帶的大峽谷地區有一道綿延的深溝,叫作“大拐彎”。這個名字雖不怎麼動聽,但這裡的風景卻美不勝收。


雄偉的岩層從小科羅拉多河岸邊隆起,有紅色的、棕色的、白色的,也有金色的。


在疫情間,如何完成2020的 flag

大拐彎

但尼克·瓦倫達(Nik Wallenda)並不是來觀光的。他正屏住呼吸,站在腳趾粗的鋼索上盡力保持平衡。鋼索架在河兩岸往外伸出的岩石之間,離地足有457米之高。


除了鋼索,尼克別無其他安全保障。此時的風速高達每小時48千米,足可吹得樹枝亂顫,讓電話線發出嘯叫。顯然,它也足以讓尼克的腿搖晃起來。


尼克正嘗試在這種遠非理想的條件下,走完400多米,橫跨大峽谷。他全神貫注地呼吸著:呼……吸……呼……吸。尼克拒絕使用安全帶,也不答應在鋼索下架設安全網。他唯一的道具是一根9米多長、20千克重的平衡杆。他將平衡杆橫握在胸前,跟身體呈90度。


尼克知道這次的賭注高得實在不能再高了。因為嘗試類似的特技,他的家族中有許多人摔得癱瘓,甚至送了命。尼克出生於德國一個馬戲團表演世家,他的家族1936年跟隨玲玲馬戲團(Ringling Bros., Barnum & Bailey Circus)來到了美國。他家族中的幾代人都從事高空驚險表演,父親和爺爺都是走鋼索的。


在疫情間,如何完成2020的 flag

尼克·瓦倫達

尼克的曾祖父卡爾·瓦倫達(Karl Wallenda)據說是家族裡最具天賦的高空鋼索表演家,1978年,他在進行一次極為類似尼克眼下所做的表演時,失手跌落身亡。


尼克心無旁騖地抬起右腳,將它向前邁出,穩穩地放在了左腳的正前方。第13步完成了!還有1 384步要邁。他努力屏蔽周圍的噪聲,無視峽谷下面揚聲器的提醒。那時,世界各地正有約1 300萬名觀眾通過探索頻道觀看這次特技表演現場直播,他們可以通過尼克的頭戴式耳麥聽到他在祈禱。


尼克知道,總有些旁觀者希望他失敗,這是不可避免的,為了增強戲劇色彩,為了吸引眼球。他們希望能向別人吹噓:“出事的時候,我就在現場……”尼克把這個想法從腦袋裡硬生生地推了出去。他努力不去想,妻子和3個孩子揚尼、阿莫達奧斯和埃維塔也正在下面觀看。


他還記得12歲時自己斬釘截鐵地告訴記者,他不會追隨自己家族的腳步,絕不會當一個高空特技表演家。“這不值得。”他說。


是什麼讓尼克改變了主意呢?更令人難以置信的是,哪怕每天都有人或事在提醒他,這個職業隨時可能害死他,尼克仍然堅持訓練,他到底是怎麼做到的?雖然尼克自己也許說不出原因,科學家卻知道這其中的奧秘。


這個奧秘就是:不要把你的精力放在flag上,而是放在小階梯上。


怎麼理解Flag和小階梯的區別呢?


《歌手·當打之年》的嘉賓可謂是相當豪華:華晨宇,毛不易,周深,蕭敬騰,徐佳瑩,袁婭維,米希亞。


常做冠軍位子的華晨宇可謂是Flag的代表人物。快樂男聲選秀上,誰還記得懵懂、羞澀的少年,和那首“無字歌”??當時只有尚雯婕才懂花花的心吧。在這七年中,花花在舞臺上不斷積累經驗,在臺下不斷沉澱唱功,最終完成他的音樂夢。


在疫情間,如何完成2020的 flag

華晨宇


Flag需要時間的沉澱,經驗的積累,堅毅的精神。


相反“小階梯”就容易的多。在參加馬拉松比賽之前,一般人通常要懸鏈好幾個月,但我有個朋友卻不信。他認為,雖說自己以前從來沒參加過馬拉松比賽,但只要憑藉堅強的意志,哪怕訓練不多,也能跑完全程。換句話說,這便是個夢想。


比賽當天,他起初表現得還不錯,但跑到30千米的時候他的身體撐不住了,直接倒下了。如今他說,他這輩子都不要再跑馬拉松了。


跟我的朋友一樣,如果你想在未經訓練的情況下參加馬拉松比賽,那麼你會碰到兩種結果:成功或者失敗。如果你成功了,那非常好;可要是失敗了,你恐怕就不會興奮地繼續跑下去了。


反過來說,要是你先設定一個階段目標,比如只要感覺舒服,每次就多跑3千米,再輔之以有助於達到階段目標的小步驟,比如學習呼吸技巧等,那麼你便可以逐漸提高自己的能力。你可以先以持續不斷地跑上8~13千米為目標,接著再以連續跑16~25千米為目標,如此練習最終達到全程馬拉松的長度。


小階段讓你更有成就感,讓你更容易實現,讓你更容易堅持下去。


完成每一個小階段,終究會到達flag的彼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