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前德國對我國最好?為何昔日的列強會對我國惺惺相惜?

靜夜史


德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前夕,和中國國民政府有長達十年的“蜜月期”,雙方合作緊密,互利共贏。昔日列強德國和一個落後的中國關係如此緊密,自然有深層次的原因。

德國和中國國民政府如何展開合作?

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德國受到嚴密控制,其中包括不得派遣軍事顧問到其他國家指導軍事,軍事和經濟發展也受到西方列強的壓制,國內經濟舉步維艱。(馬克斯.鮑爾照)

早在1921年,孫中山為了對抗北洋政府,曾經專門派人到德國要求派軍事顧問來華指導,基於一戰的原因,德國沒有答應,國際條件不允許,不過這也為以後中德合作奠定了基礎。1928年,國民革命軍北伐即將取得成功,這時蔣介石和汪精衛驅逐蘇聯軍事顧問,殺害共產黨,國民黨一黨獨大。此時外國的軍事顧問和軍事合作出現空檔,英、美、法、日等列強誰都不希望出現一個強大的中國出現,對中國軍隊建設和經濟發展上都不願意幫助中國,尤其是日本,在濟南製造“濟南慘案”,阻止北伐軍的進軍,直接干預中國內政。(馬克斯.鮑爾(左)和蔣介石(右)照)

1926年,蔣介石就曾經委託曾經留學德國的朱家驊和德國軍方商談軍事顧問團一事,被拒絕了,西方其他列強不允許。1928年馬克斯·鮑爾這位一戰德國上校參謀以私人身份來到中國,馬克斯·鮑爾是一位重炮專家,軍事資歷深,和德國軍火巨頭克虜伯公司有不少交往。他和蔣介石進行密談,兩個人想見恨晚。蔣介石當即決定派遣一個代表團隨馬克斯·鮑爾返回德國,這一代表團負有兩項大的使命:第一、中德經濟合作,讓德國的財團加入中國經濟建設;第二,聘請顧問,尤其是軍事顧問,培訓國民政府的現代化軍隊。

蔣介石藉助馬克斯·鮑爾上校拉開了中德合作的大幕。1928年11月19日,馬克斯·鮑爾成為首任德國軍事顧問團總顧問,顧問團成員25人,其中10人是軍事顧問,6人是軍械專家和物資補給專家,4人是民事警察顧問,5人是其他專家。可惜的是鮑爾於1929年病死於上海,不過中德合作繼續。(國民黨德械師照)

中德軍事合作的主要內容有哪些?

國家與國家之間交往,都是站在平等的地位上的,德國沒落需要崛起,它需要通過與中國的合作取得發展的原材料和物資,而落後的中國也希望藉助德國首先將軍事力量壯大,有了強大的軍事力量才能保護國家和平發展,兩個落難的國家就這樣走到了一起。

德國軍事顧問團先後主要有這四位德國人擔任:

一、馬克斯·鮑爾,任職於1928-1929年;

他的顧問團成員為蔣介石組建了第一個德國裝備並訓練的教導總隊,下轄一個步兵隊、一個重炮隊、一個重武器隊、一個通信隊、一個士兵隊,這是國民黨現代化德式軍隊的雛形,沒來得及擴展,鮑爾就病故了。他個人人情練達,和蔣介石以及蔣的將領們都合作的來。

二、喬治·佛採爾,任職1930-1934年;

他接替總顧問一職務後,將德械裝備訓練的教導隊列分為兩個教導師,依次逐漸實施,裝備訓練了蔣介石嫡系中的嫡系。他先後參與指揮了中原大戰、淞滬抗戰、長城抗戰,尤其是中原大戰中,戰略策劃主要是佛採爾的策略,蔣介石對他也推崇備至。不過這個人性格高傲,和中國軍隊的將領們合作不來,干涉內政,被蔣介石趕走了。(德國軍事顧問培訓中國軍隊軍官照)

三、漢斯·馮·塞克特,任職1934年;

此人被譽為“德國國防軍之父”。以私人到訪中國,受到蔣介石的熱情接待,也希望他擔任軍事總顧問一職,他參觀訪問中國的軍隊後提出了“陸軍改革建議”,蔣介石非常滿意。不過塞克特主要目的是推銷德國軍事裝備,訓練國民黨軍隊的同時,配置德國軍事裝備數量以及要求,促成中德雙方簽訂了《中國原料及產品對德國工業產品交易合約之實施》,這裡面的主要內容是中國用鎢礦石和農產品交易德國的軍事裝備。(德國國防軍之父,塞克特照)

四、亞力山大·馮·法肯豪森,任職1935-1938年。

此人在八國聯軍時期曾經來華參戰,到這個時候已經是德國的陸軍上將。他剛剛上任就提出了中國當前面對的軍事威脅主要威脅是日本,其他列強的同盟形同虛設,需要積極備戰。

1935年,國民黨開始整頓軍政軍令,截止1937年抗戰時期,裝備訓練了30萬人的德械軍隊,這30個師完全德式化,是現代化軍隊,是蔣介石軍隊的中堅力量。1934年開始,截止1937年,大量的德國軍火運送到中國,其中包括一部分德國的斯圖卡、容克、梅塞施密特等型號的飛機,這些飛機大都是在中國組裝。(法肯豪森照)

重新組建訓練軍隊後,國民黨軍隊中部分軍隊的戰鬥力非常強悍,尤其是德式裝備的30個師,淞滬會戰期間,日軍叫囂三個月滅亡中國,單單一個上海地區就打了三個多月,國民黨的精銳部隊(主要是德式裝備的嫡系部隊)大都投入其中,重創了日軍。

法肯豪森1938年被調回國,二戰末期被牽扯到隆美爾刺殺希特勒案件被關押,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被關押直到1951年,出獄後一直和蔣介石有書信往來。

中德雙方的經濟領域合作。

中國和德國當時在世界上都是窮鬼,沒有多少外匯,不太好進行貿易,中國缺乏資金和軍工設備,但是某些軍事戰略物資多,農產品多;德國沒有外匯,也沒有太多的原材料,軍事裝備還是很多的。於是乎中德雙方簽訂了《中德易貨協定》,雙方以各自的貨物作價,然後進行貿易。

德國通過“合步樓”公司與中國簽訂了一個個易貨協定,德國主要向中國進口武器裝備,而德國將鎢礦和大量的農產品運往德國。此外中國還進口了大量德國的軍工設備,建立中德合作兵工廠,製造步槍、迫擊炮、大炮等,主要意圖是中國建立自給自足的軍事工業,應對將來發生的大規模戰爭,依此來遏制日本的擴張,可惜的是計劃沒有完全達成,抗日戰爭就全面爆發了。

中國和德國二戰前的蜜月期是雙方互利共贏的情況下達成的,德國目的非常明確,在中國獲得軍事戰略物資,尤其是鎢礦,以及國內急需的農產品。另外一個目的就是要遏制日本,幫助中國擊敗日本這個盟友,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德國在中國的利益,讓日本用軍事手段強行據為己有,德國人心裡特別不順,對日本一直耿耿於懷。

而國民黨政府通過對德國貿易獲得軍事裝備和軍工機械,壯大自己的軍隊和軍工企業,對抗日戰爭是一大助力。

國家之間永恆的是利益,沒有多少私人感情!


穿越再現彼岸


很好奇這個言論是從哪來的?德國對我國哪好了?有多好?

所謂德國對我國好,十之八九是一些德棍外加一群地攤作者編造的,二戰前,中德僅僅是普通的貿易關係而已,並沒有什麼所謂的真摯友誼,這些都是很多網友一廂情願臆想出來的。

要知道一個問題,外交上,國與國之間都是利益為先,國與國之間並不是普通人交朋友的關係,而且交易。如果說是交易,雙方看的都是,我能得到什麼?得到之後又有什麼?魏瑪共和國傻不?不傻,納粹德國傻不?不傻。這兩個德國政府,都是既得利益者,始終都是要做利益最大化的。

納粹德國對華關係上,其實就是繼承了魏瑪共和國的一些措施,德國需要的是中國的戰略資源鎢、鑷、錫等礦產,這些是德國非常需要的。而我們需要的,是德國的先進技術以及軍隊的建設和武器裝備方面的提升。

說漢斯·馮·塞克特來中國幫助老蔣弄德械師,這其實就是對華貿易的一部分,中德簽訂了《五年軍事工業發展計劃》,來建設國防力量。二戰前期,德國對華輸出大量軍事顧問,這也是貿易中的一部分,而且,德國在一戰後由於凡爾賽和約的制裁,德國在建設軍隊上,非常熱衷於讓自己的軍官去國外做軍事顧問來歷練自己。

而真正等到德國日本結盟了,德國就要撤回在華的顧問,甚至以開除軍籍相威脅。這是對我們好麼?這些人走了,向他們盟友洩密怎麼辦?但是很多顧問都承諾了,不會洩露給日軍。所以,不要說德國對我們好,也別說希特勒對我們哪裡好,其實就是一群外交上的政客,國家利益為重。

另外提一句,希特勒是堅定地種族主義者,眼裡只有雅利安人,稍微差一點的是西歐那幾個,有色人種,都是他不喜歡的對象。


軍武文齋


相對來說在軍工、國防體系合作中,德國在三十年代是中國主要制式裝備提供商,也是軍事顧問的重要派出國。不可否認這些裝備、顧問對當時國防建設助益良多,特別對於抗戰的貢獻很大。但是,這種友好關係維護時間並不長,而且完全是一種互惠互利的關係。

上世紀30年代,受制於一戰凡爾賽條約的制約,德國只能保留十萬人規模的部隊,大批職業軍人只能離開部隊而進入當時急需現代化的國民政府,成為軍事顧問。我國豐富的自然資源(鎢、銻等戰略資源)以及廣闊的工業市場,這些都成為德國復興的必要條件。由此中德開啟了近十年的蜜月期,大量軍事裝備、軍事顧問進入中國,同時大批自然資源進入德軍成為戰略軍事物質。


從另一個角度理解,雙方就是惺惺相惜的存在。蘇聯、美國為主的歐洲各國在日本的壓力下,實際對我國實施武器禁運,對於現代化強軍所需杯水車薪。同時,德國受制於戰敗國的待遇也好不到哪去,在這種國際環境下雙方一拍就合。

總體而言,雙方就是在特定國際環境下的相互需求,互惠互利。我們缺裝備、現代化手段,德國缺資源,不過一切美好的回憶在日本全面侵華後出於戰略合作需要,在日本壓力下德國最終放棄中國。


河東三叔


大家好,鄙人司徒少雄,關於這個問題,我來發表兩句看法。

其實這個問題,不難回答。在當時,整個世界的重心,雖然由東方轉移到西方。西方歐洲成為世界舞臺的中心,但是畢竟東方輝煌了幾千年,因此東方也還是比較重要的。

東方,包括東亞。因為東亞是東方地區最重要的地區,這一地區的大國足以影響周邊比如東南亞等地區,甚至對整個世界都產生重大影響。

這裡主要包括兩個大國,一是我國,一個是日本。當然一直以來我國不管從國土面積,人口和科技上來說,都是強於日本的。

世界各國為了能夠在世界上獲得更高的地位,更好的發展。那便會進行外交關係,而外交關係有遠交近攻的說法。

歐洲各國比如英國,都想在東方找一個盟友,來共同發展,在甲午中日海戰之前,英國都看好我國,而不是日本。

所以,不管是德國也好,蘇聯也好,還是美國也好。如果他們要想在東方尋求一個盟國,首先便想到的是我國,其次才是日本。

德國雖然與我國有好幾年的關係,大量提供了資源,但是他們只是懷著自己的目的性來進行接觸的。並不是無嘗的,他們是有目的性的,並不是所謂的惺惺相惜。

我是司徒少雄,請多多關注。


司徒少雄


1840年,第一次鴉片戰爭爆發,西方列強用大炮敲開了古老封閉的滿清王朝的大門,拉開了我國屈辱的近代史的開端,從這一年起,我國開始淪為近代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飽受列強侵略。然而在這個時期,有一個西方國家卻一直對中國表現出友好,並且對中國的現代化建設伸出了援助之手,為我們提供武器,訓練軍隊。這樣一個歐洲大國,為什麼會跟當時的中國建立友誼呢,丘吉爾曾經說過,在國與國的交往中“沒有永遠的朋友,只有永遠的利益”,那麼當時的德國與中國交好,又是在進行怎樣的利益交換呢,首先德國最想從中國得到的,就是我們的資源,中國地大物博,有著很多稀有資源,比如鎢錫等戰略資源,都是工業發展所必須的。而德國作為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戰敗國,喪失了大片海外領地,自己國內資源緊缺,當時的同盟國又自身難保,自然只能將目標投向當時落後卻資源豐富的中國。當然這些資源也不是白拿的,作為交換條件,德國幫助中國搞了很多基礎健設,很多企業也是在那時候發展起來的,這種交換對於雙方來說是互惠雙贏的,兩方政府自然樂見其成。

而對於當時的中國來說,清朝的閉關鎖國政策使我們的科學技術與軍事水平遠遠落後於西方,國民政府急需國外的軍事裝備和技術,然而其他列強盯著中國這匹肥羊漫天要價,只有德國作為一戰戰敗國,面臨資源緊缺的問題,願意以相對公平的價格與中國合作。因此,從兩國利益交換的角度來說,合作對於中德兩國是雙贏的局面,加上德國從清朝末年就開始幫助中國,是唯一一個跟中國簽訂平等條約的國家,兩國關係從歷史上來看也是比較融洽的。因此,從兩國利益交換的角度來說,合作對於中德兩國是雙贏的局面,加上德國從清朝末年就開始幫助中國,是唯一一個跟中國簽訂平等條約的國家,兩國關係從歷史上來看也是比較融洽的!


歷歷時空


很好奇,最好從何得知。看待歷史,絕不能把國家擬人化了,這個國家有不同的階級,不同的利益。 德國對中國好,是工人階級?還是容克貴族大資本家? 其他列強也是同理的。各個國家的工人階級都是普通人他們只是去為了活下去的工作,而掌控他們命運的是大資本家和政客。 而這群統治者是最虛偽的。

日本侵華時,美國還在和日本進行貿易,源源不斷的輸送侵華所用的資源。德國閃擊蘇聯前一天,蘇聯還在為德國輸送糧食來換技術。 英法無不是如此,他們是資本家,要的只是money。


尋路人Neymar


清朝末期,由於統治者腐敗墮落、閉關鎖國、讓中國這個幾千年的文明古國在列強的侵略下,喪權辱國、割地賠款、西方列強極盡燒殺搶掠之能事,中國飽受屈辱摧殘。

在當時那個年月許多的西方國家來到中國後的第一件事兒就是佔領地盤,同時燒殺搶掠胡作非為。而所以說德國這個二戰時期的納粹國家為世界人所不恥,但是在這段時期裡,卻是對中國唯一一個友好的國家,並且在中國的現代化建設上給予了十分大的幫助,還幫助中國人訓練了軍隊等。可以說在前及二戰期間。德國對中國的關係是十分友好的,也是唯一一個歐洲的大國,這是為什麼呢?   

每一個大國都是注重利益的外交的時候,德國之所以跟中國一直十分友好,是因為。這樣才能在中國的身上獲得更多的利益。眾所周知,德國的佔地面積並不是十分的大,而戰爭是需要大量的物資供應的,德國是把中國作為了戰備儲蓄庫。一戰結束後,德國失去了大片的海外的領土兒。很多同盟國也選擇與德國解約了。德國在中國幫助建設廠房等設施,同時也能拿到很多的資源,可以說是一種雙贏的局面。

還有一點就是當時作為國民黨領袖的蔣介石需要很多的軍事物資以及軍隊的正式的訓練方法,而其他國家並沒有伸出援手,只有德國。伸出了援手,與中國心心相惜。綜上所述,德國就與中國在清末以後簽訂了第一個不平等的條約。而還有別的消息是說希特勒在兒童時期曾受到了一家人的幫助,而這家人就是中國人。幫助他學習與生活就因為如此,希德勒對中國的感情十分的深厚,他認為中國是一個十分有氣節的國家,所以他願意為中國提供一些幫助。


悠然見南山1873984927


不僅二戰前德國人對中國友好,二戰進行中時,德國對中國也很友好,因為德國為了生產大量的飛機大炮,坦克,軍航潛水艇,德國國內稀土資源十分匱乏,必須向中國進口,而中國又必須得到德國的武器裝備武裝自己的軍隊,又必須得到德國的訓練專家訓練自己的特種部隊,所以雙方互利互惠。直到戰爭進行到中期,希特勒都十分強調不要因為猶太人的事情跟中國把關係搞僵,至於其它的國家,跟中國互利互惠的來往沒有德國人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