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火車站為何會有這樣一座“小洋樓”?

許多在泰山火車站上下車的旅客,都會注意到站內有這麼一座五層哥特式小洋樓,上面寫著泰安站,與周邊建築的風格可以說是格格不入。關於小洋樓的來歷,還要從一百多年前說起。


泰山火車站為何會有這樣一座“小洋樓”?

泰山站老站房


1894年甲午中日戰爭爆發,最終以中方戰敗並簽訂喪權辱國的《馬關條約》告終。甲午戰爭的失敗,對中國社會的震動之大,可謂前所未有。一向被中國看不起的“倭寇”竟全殲北洋水師,並勒索鉅款割走國土。神州上下,無數仁人志士或是反思學習或是提出興國方案。1896年,時任江蘇候補道的容閎就正式提出呈請,希望藉助英美資本修建津(天津)鎮(鎮江)鐵路,並得到了清政府批准。


泰山火車站為何會有這樣一座“小洋樓”?

容閎


容閎(1828-1912),號純甫,英文名YungWing,廣東香山縣南屏村(今珠海市南屏鎮)人,中國近代著名的教育家、外交家和社會活動家。容閎是第一個畢業於美國耶魯大學的中國留學生,是中國留學生事業的先驅,被譽為“中國留學生之父”然而,已經將山東視為囊中之物的德國為維護其利益,不準鐵路穿境而過,容閎的提案未能實施。1898年,英、德兩國協商一致後,向清政府提出由兩國共同承修津鎮鐵路的呈請。由於清政府故意限令容閎六個月之內籌足資金,並不準外資入股,築路計劃再度被擱置。1908年,梁敦彥(首批留美幼童出身)與德華銀行代表達柯士正式簽訂了《天津浦口築路借款合同》,以直隸、山東、江蘇三省釐稅作抵押,向英、德借款500萬英磅,年息5釐。津浦鐵路分南北兩段同時施工,南段由英國承修,北段由德國承修,泰安站屬北段鐵路,鐵路於1908年6月動工修築,站場及站房主體工程於1910年底基本完工,始稱泰安府車站。


泰山火車站為何會有這樣一座“小洋樓”?

泰安站場施工於1909年1月開工,是由德國工程師負責站場設計並監督施工質量,舊中國積貧積弱,站場所用材料除砂石、木材外,皆從德國購置。所以,泰山火車站的小洋樓是德國人建造的,建築風格也是德式。隨著經濟的發展,客流量不斷增長,泰安火車站經歷了多次改擴建,並在泰安西修建了泰安高鐵站。2000年泰安火車站正式更名為泰山火車站。由於老站房樓是木石結構,為避免事故加強保護,站方現已對老樓採取了斷水斷電等措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