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諾獎擦肩而過的科學家——趙忠堯

在中關村街道科源社區內有這樣一組歷史建築,被稱作“中關村特樓”

它特殊在哪呢?它是20世紀50年代新中國成立初期的建築,當時中國科學院選址海淀中關村,除了本身科研基地的建設,同時興建了一批配套住宅樓。“特樓”就是為安置科學家和海外歸國學者而建。

當時“特樓”的居民是新中國的第一批世界級科學家——錢學森、錢三強、何澤慧、趙九章、葉渚沛、張文裕、趙忠堯、汪德昭、郭永懷、王淦昌、楊承宗、熊慶來、黃秉維、秉志、童第周、貝時璋、羅常培、呂叔湘、顧準等60多人先後在這裡工作、生活。

在《中關村特樓》這檔欄目裡,我們將和您一起回顧這些特樓居民們曾經的傳奇故事。

讓我們一起回到新中國成立的大時代,在他們的故事中感受那個時代的熱忱和浪漫,那個時代的昂揚和信心。不論是工人、農民、士兵,還是教師、醫生、科學家,都在為祖國的建設作出自己的貢獻,他們也被這個新生的國家賦予重任,就像神話中的創世者一樣,親手搭建起這個國家的某個部分,傳遞給我們今天身邊的世界。

中關村特樓居民,這一批大師很多已經遠去,但他們的故事不應該被遺忘。雖然他們是“傳奇”般的人物,當其時也,也都曾是年輕的模樣,也有過普通人的豪情與苦惱。歷史留下了他們的事蹟和抉擇,希望他們曾經的過往可以給如今的我們帶來勇氣和啟示。

2019年6月21日,北京市公示了第一批429處市級歷史建築,其中包括“中關村特樓”。本欄目亦旨在呼籲,將中關村13、14、15號三座“特樓”列為科學名人群體故居加以保護。中關村街道也將持續積累、深入挖掘在地文化資源,只為更好的保存中關村記憶、講好中關村故事、服務中關村戰略。


與諾獎擦肩而過的科學家趙忠堯來自樂活中關村00:0021:19

1950年,在日本東京都東池袋的巢鴨監獄,一位滄桑的囚犯蹣跚的走向監獄的大門,他即將從監獄中被釋放。這所巢鴨監獄是駐日盟軍總司令部管理的,用來關押東京軍事法庭列名的戰犯,如東條英機等人伏法前都被關押於此。

【眾享薈】中關村特樓 | 與諾獎擦肩而過的科學家——趙忠堯

盟軍司令部管理的日本巢鴨監獄

更可怕的是巢鴨監獄也是甲級戰犯的絞刑執行場所,在這裡這麼快就能放出去的人,可是實在不多。這位老人一副學者模樣,雖然他一身落魄,卻難以壓抑眼中的期待——終於可以回到祖國了。

他是誰?又為什麼被關在這裡呢?美方給的理由是這是一場“誤會”,其實這是因為美國、蔣介石政府和新中國之間的一場角力,這是一位三方都想要爭取到的重要人才。

這位老學者就是新中國核物理事業的奠基人——趙忠堯先生,他不僅是當時全世界核物理領域首屈一指的科學家,也是第一個親眼看見原子彈爆炸的中國人,是“兩彈一星”23位元勳當中一半人的老師,更是第一位幾乎得到諾貝爾獎的中國人。

【眾享薈】中關村特樓 | 與諾獎擦肩而過的科學家——趙忠堯

中國科學院院士、著名核物理學家趙忠堯

說起他的傳奇故事,要從他身上的幾個謎團說起。

國的核物理事業開拓者為何功勳卓著卻不為人知?

第一位肉眼看見原子彈爆炸的中國人為何在美國神秘失蹤?

蜚聲國際的科學家為何被關在日本戰犯監獄?

海歸大教授為何淪為顛沛流離的難民?

本應獲得諾貝爾獎的研究者為何與諾獎失之交臂?

迄今為止,中國共有兩人獲得過諾貝爾獎,分別是2012年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莫言,2015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獲得者屠呦呦。可是你知道嗎?實際上咱們今天要說的這位中國科學院院士、著名核物理學家趙忠堯,早在上世紀初就應該獲得諾貝爾獎。

1902年,趙忠堯在浙江諸暨出生。1924年,22歲的他從東南大學畢業後,遇到了改變他一生的人——葉企孫先生。葉企孫是中國近代物理學奠基人、中國物理學界的一代宗師,宗師中的大宗師。他為祖國培養了79名院士,23位獲得“兩彈一星功勳獎章”的科學家中,有19人是葉企孫先生的學生,其中包括大家耳熟能詳的錢三強、錢學森、錢偉長、鄧稼先等等,這是不是聽著跟孔子的感覺似的?沒有他,中國的現代物理學不知道還要等多久才能發展起來。

【眾享薈】中關村特樓 | 與諾獎擦肩而過的科學家——趙忠堯

1923年冬與南京高師同學合影 趙忠堯(中)

當時,葉企孫剛從國外歸來,至東南大學任教,他一眼就看中了趙忠堯,畢業後趙忠堯也留任東南大學,成了葉企孫的助教。

1925年,清華學堂籌辦大學,請葉企孫前往,葉企孫又帶他一同北上清華。第二年,清華大學成立物理系,葉企孫擔任系主任,趙忠堯也正式成為清華的教員。

【眾享薈】中關村特樓 | 與諾獎擦肩而過的科學家——趙忠堯

1926年初夏清華大學科學館門口(一排中間葉企孫、後排右二趙忠堯)

1927年,為了學習更多的知識,振興中國科學,25歲的趙忠堯遠赴美國求學。到美國後,他以出色成績,考入久負盛名的美國加州理工學院,師從該校校長,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密立根教授。

【眾享薈】中關村特樓 | 與諾獎擦肩而過的科學家——趙忠堯

趙忠堯1928年在美國加州理工學院

加州理工學院當時是一所較新的私立學校,前身是一所在1891年建立的職業學校,1920年改稱今名,設大學本科及研究院。1921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密立根任校長。他辦學的方針不求擴大學校規模, 而是廣聘大師,強調學生自主學習, 師生在學校裡開展科學研究。

【眾享薈】中關村特樓 | 與諾獎擦肩而過的科學家——趙忠堯

1923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密立根

在密立根領導下,加州理工學院很快成為國際重點科技研究及培養人才的中心。現在該校每年在校的學生只有約900名本科生,1000名研究生。該校在國際上的排名經常在前10名之內。

【眾享薈】中關村特樓 | 與諾獎擦肩而過的科學家——趙忠堯

1929年在美國加州理工大學留學時與導師合影

到了快要畢業時,密立根親自給他佈置了一道題目,只要他完成,就能順利取得博士學位。趙忠堯覺得這個題目老師太照顧他,很容易做出來,很容易拿學位,可他來這裡是為了學技術的,不是來混個文憑的,做這個題目學不到多少技術,所以他竟然主動要求換更難的題目——這是隻屬於學霸的硬核操作啊!

密立根教授很欣慰,重新給了他一道題目,可是這道新題目非但沒難倒他,反而成就了他在物理學上的偉大發現,他以這道難題為起點,不僅第一個觀測到了正反物質湮滅,還成為物理學史上第一個發現反物質的物理學家。

在此基礎上,趙忠堯在加州理工學院的同學安德森又觀察到了正電子的徑跡,並藉此獲得了諾貝爾獎物理獎,可是趙忠堯的發現明明比安德森早了整整兩年。物理學界議論紛紛,連安德森自己都坦率承認,他的成果,是在趙忠堯實驗基礎上做出來的。今天,我們把這種現象叫做“洗稿”。

【眾享薈】中關村特樓 | 與諾獎擦肩而過的科學家——趙忠堯

1977年度的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菲利浦·安德遜

直到半個世紀過去,諾貝爾獎評審情況才得以解密。原來,一是因為趙忠堯是中國人,當時西方對中國人有歧視,根本不信中國可能有這麼傑出的科學家;二是有兩個外國學者進行類似實驗時,沒能獲得趙忠堯所發現的結果,諾貝爾評審會就對他產生了質疑,可後來證實,這兩位學者,一個是方法做錯了,另一個是儀器有問題,不禁令人嘆息,就這水平還好意思歧視中國人。

從20世紀80年代起,楊振寧、李政道和丁肇中三位華人大物理學家,都做了大量的調研、考證,充分肯定了當年趙忠堯的成就。當年年僅28歲的他,本應是中國第一個諾貝爾獎得主,卻讓偏見和歧視給耽誤了。西方媒體甚至報道:趙忠堯才是所有物理學家心中、實實在在的諾貝爾獎得主。“世界欠中國一個諾貝爾獎”。

1931年,趙忠堯再赴英國劍橋大學學習,他的老師是著名物理學家盧瑟福,直到國內發生了“九·一八”事變,趙忠堯坐不住了,決心儘快回國。就在趙忠堯準備歸國時,盧瑟福特地將50毫克放射性實驗鐳贈送給他,讓他帶回去供研究使用。

【眾享薈】中關村特樓 | 與諾獎擦肩而過的科學家——趙忠堯

英國著名物理學家歐內斯特·盧瑟福

要知道即便現在,鐳在全世界都非常稀有,而且有放射性,很危險,直到今天仍是被全世界禁運,可當時的中國還沒有,趙忠堯不顧安危,硬是將它帶回了中國。

【眾享薈】中關村特樓 | 與諾獎擦肩而過的科學家——趙忠堯

趙忠堯、錢學森、鄧稼先等百名留美學生,學成歸國在甲板上集體合影

回國後,他任清華大學物理系教授,並在中國首次開設核物理課程,主持建立了中國第一個核物理實驗室,並將手中價值連城的這50毫克鐳,提供給清華師生們免費做研究。


【眾享薈】中關村特樓 | 與諾獎擦肩而過的科學家——趙忠堯

1935年清華大學物理系部分師生在科學館前合影(趙忠堯在二排左二)


時間來到1937年,抗日戰爭中北平淪陷,人們開始逃離北平,南下避難,偌大一座北平城再也容不下一張安靜的書桌,清華大學計劃轉移到大後方昆明,和其他幾所高校組成西南聯大。可這事兒不光咱們自己知道,日本佔領軍也知道,對幾所大學的重要資產都嚴加看管,可是這難不住科學家——趙忠堯想方設法竟然繞過了日軍崗哨,冒死悄悄溜回清華園的實驗室,拿到這些鐳,把裝鐳的鉛筒,放到鹹菜罈子裡偽裝,把這個危險又珍貴的重要實驗材料帶了出來。之後,他扮成難民,跟著逃難的隊伍一起,千里跋涉前往昆明,要把鐳送回清華。這一路上他把行李幾乎全部丟掉,還要冒著受輻射的風險,從北京一步一步走到了長沙,一個多月後,終於來到西南聯大臨時集結地的大門口。他在門口堅持要見清華大學的梅貽琦校長,門衛以為他就是個老叫花子,就想著打發他走。幸好這會梅校長剛好外出送客,他趕緊甩開門衛衝上去,用沙啞的聲音喊了一聲:梅校長……當梅校長認出這衣衫襤褸的乞丐竟是曾經的歸國大科學家趙忠堯教授時,那真是感慨萬千……進了梅校長的辦公室,趙忠堯鄭重地將那個鹹菜罈子放在辦公桌上,這才長出了一口氣:“這下我就可以放心地睡個安穩覺了!”這裡面就是用鉛筒密封著的50毫克放射性實驗鐳元素,如果它落到了日本人手裡,後果真是不堪設想。

儘管西南聯合大學的物質條件十分困難,他還是和張文裕用蓋格計數管做了一些宇宙線方面的研究工作。在昆明時,他對在1937年做的中子共振能級的間距實驗作了更細緻的理論分析。西南聯合大學沒有大樓,只有茅屋和大師。

趙忠堯和他的同事培養出了諾貝爾獎獲得者李政道、楊振寧,“兩彈一星”功臣朱光亞、鄧稼先,我國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得獎者劉東生、吳徵鎰、黃昆、葉篤正等卓有成就的人才,是對物理界的一大貢獻。

二戰勝利後,美國繼在日本扔下了原子彈之後,又準備在太平洋的比基尼島上,試爆一顆原子彈。

【眾享薈】中關村特樓 | 與諾獎擦肩而過的科學家——趙忠堯

1946年7月25日,美國原子彈試驗爆炸

美國人也好顯擺,邀請了英法蘇中4個勝利集團的盟友代表,前去觀“戰”,其實也是跟盟友們秀秀肌肉。當時的蔣介石政府專門指派了趙忠堯前往,畢竟說起這個領域他是中國一頂一的專家。1946年6月30日,當原子彈核爆炸時,他成了第一個看到蘑菇雲的中國科學家。在見識到核爆炸的威力之後,他就在想——什麼時候中國也能擁有這樣的技術,也能釋放出這樣巨大的能量?

【眾享薈】中關村特樓 | 與諾獎擦肩而過的科學家——趙忠堯

1946年趙忠堯以觀察員身份參觀美國試爆原子彈(前排左一為趙忠堯)

觀戰完畢,他就”神秘失蹤”了。他可不是去買紀念品,而是去執行一個我們今天都難以想象的任務,他要去為祖國購買核試驗必需的加速器設備。他先到了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又去了曾經的母校加州理工,利用一切條件研究加速器的操作和建設,之後通過各種關係,悄悄找尋核器材。當時正值中國國內戰亂,政府根本無力支持科研,他就貼上自己的錢自費購買。但是一臺加速器當時大概要40萬美金,雖然趙忠堯先生節衣縮食,又想盡辦法籌錢,但是畢竟畢竟財力有限。他只能儘量想辦法,先買核心部件,其他部件他竟然將技術參數這些都默背下來,爛熟於心,計劃回國後自己去製造。

1949年底,趙忠堯開始做回國的準備工作。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要把已經加工好的靜電加速器部件,以及費盡心思採購來的核物理實驗器材運回國內,他把加速器零部件分裝在30多個箱子裡面,跟購買的教學設備混在一起,竟然奇蹟般地運回了祖國。這批費盡周折才歸國的部件,對從零起步的中國核物理學的研究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這好比就是那個年代“西天取經”的故事,可他去的遠比天竺遠得多,他帶回來的寶物也“重”和“重要”的多。

設備回來後,人就該回來了。1950年,他登上輪船準備回國,美國特工突然上船搜查,趙忠堯早有準備,咱說過他都已經背下來了爛熟於心,特工們找來找去也沒發現機密文件什麼的,只好將他放行。可他剛走沒多久,美國情報局立馬兒就反應過來,趙忠堯是誰?那可是差點獲諾貝爾獎的大科學家,又長期混跡於美國最頂級的核物理實驗室,他究竟能頂五個師還是十個師這都沒法兒算了!美軍最高司令部居然立刻連發三道攔截趙忠堯的命令,當輪船途經日本橫濱時,美軍立即衝上船,把他抓了起來,罪名是與核武器機密有關的“間諜嫌疑”。不久,他和同事三人又被轉移到主要關押日本戰犯的巢鴨監獄。

【眾享薈】中關村特樓 | 與諾獎擦肩而過的科學家——趙忠堯

巢鴨監獄所關押的戰犯

當時新中國已經成立,趙忠堯成了新中國、蔣介石所在的臺灣當局、美國人都想要爭奪的核心人才。美國和臺灣當局軟硬兼施,胡蘿蔔加大棒,威逼利誘,可是趙忠堯回祖國的決心從來沒變過,雖然那時的新中國條件是最艱苦的。幸好,當時剛剛歷盡波折從海外歸國的中國科學院副院長李四光致電美國總統杜魯門,提出嚴正抗議。全世界的學者們都紛紛譴責美國,哪有抓人家大科學家跟戰犯關一塊兒的?中國也掀起了營救趙忠堯的浪潮,在巨大壓力下,美國只好將他釋放,並表示這件事情“誤會”,完全是“誤會”。

【眾享薈】中關村特樓 | 與諾獎擦肩而過的科學家——趙忠堯

1950年11月,趙忠堯(前排右二)經香港回到新中國

就這樣,沒用“戰狼”出手,趙忠堯劫後歸來。1950年11月28日,終於踏上祖國的土地,他用帶回的器材和零件,主持建成了中國第一臺70萬電子伏的質子靜電加速器,中國的核物理研究算是邁出了從0開始的第一步。

1958年,趙忠堯又主持研製成功250萬電子伏的質子靜電加速器,它對我國的核事業發展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這臺加速器有多重要呢,它在中科院一直使用了幾十年,一直為共和國服役到2000年前後。

【眾享薈】中關村特樓 | 與諾獎擦肩而過的科學家——趙忠堯

250萬電子伏質子靜電加速器

在趙忠堯將極大的科研熱情投入到中國核事業時,1966年,文革爆發,由於曾滯留美國的經歷,趙忠堯被戴上“特務嫌疑”的帽子,就這樣,作為世界頂尖物理學家,趙忠堯又離開了科研崗位十幾年。

1973年,中國高能物理研究所成立,當時已經是71歲的趙忠堯,終於恢復工作。1984年,在中國建造高能加速器這個幾代人為之奮鬥的目標,終於被提上了議事日程,儘管趙忠堯年事已高,但82歲的他仍然積極參加了高能實驗基地的建設,並且又帶出了一批青年才俊。

【眾享薈】中關村特樓 | 與諾獎擦肩而過的科學家——趙忠堯

北京正負電子對撞機

1989年4月,北京正負電子對撞機對撞點安裝就位。幾個月後,通過技術鑑定,已是87歲高齡的趙忠堯作為鑑定技術專家參與該項目。2003年底,國家批准了總經費6.4億元的北京正負電子對撞機重大改造工程。

1998年5月28日,趙忠堯不幸去世,可讓人唏噓不已的是,他的遺體告別儀式極其簡單,媒體甚至也沒有正式報道。命運讓他與諾貝爾獎失之交臂,時代也讓他錯過成為“兩彈一星”的元勳,然而,他為中國核工業所做的巨大貢獻,是不會被忘記的。

【眾享薈】中關村特樓 | 與諾獎擦肩而過的科學家——趙忠堯

中學生祝賀趙忠堯九十誕辰

趙忠堯先生一生更大的貢獻在於教書育人。他一生中先後在清華、西南聯大、中央大學任教,王淦昌、錢三強、錢偉長、王大珩、朱光亞、楊振寧、李政道、吳健雄……這些頂尖人才都曾是他的學生。中國的23位“兩彈一星”元勳科學家中,一半是他學生,他的所有學生中,還有兩位是世界諾貝爾獎得主。

趙忠堯晚年說過一句話:“一個人能做出多少事情,很大程度上是時代決定的。由於我才能微薄,加上條件的限制,工作沒有做出多少成績。唯一可以自慰的是,六十多年來,我一直在為祖國兢兢業業地工作,說老實話,做老實事,沒有謀取私利,沒有虛度光陰。”在我看來這是趙忠堯先生的謙辭,因為他這一生的所做所為,真正的改變了那個時代。

讓我們記住趙忠堯,這位不該被遺忘的偉大科學家。

也請記住他的殷殷囑託:

“回想自己一生,經歷過許多坎坷,唯一希望的就是祖國繁榮昌盛,科學發達。我們已經盡了自己的力量,但國家尚未擺脫貧窮與落後,尚需當今與後世無私的有為青年再接再厲,繼續努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