灣區南沙,再“快”一點

3月9日的廣州南沙,將再次成為灣區焦點。集中籤約動工59個項目,總投資及達產產值(營業收入)均超1600億元。公開資料顯示,這是新冠肺炎疫情暴發後,廣州市委書記、市防控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工作領導小組組長張碩輔第4次到訪南沙。

灣區南沙,再“快”一點


  面對疫情對經濟的衝擊,投資是關鍵、項目是抓手。灣區南沙速度不慢,但仍需再快一點。

灣區南沙,再“快”一點


  廣州市把南沙自貿片區建設作為一把手工程來抓。使命巨大,責任光榮。如果將2019年比作大灣區建設的開局之年,今年則是大灣區建設的攻堅之年。

  2019年,南沙交出了一份亮麗的答卷。GDP增長10.5%,固定資產投資增長28.3%,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長11.7%,實際利用外資增長91.2%,年新設企業4.6萬家、增長22.3%,其中,地區生產總值、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八項支出、固定資產投資、其他營收五項指標的增速排名廣州市第一。

  往者不可諫,來者猶可追。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南沙要當好表率;高水平規劃建設城市副中心,南沙仍在探路;粵港澳大灣區建設,要把失去的時間搶回來。南沙,沒有理由放鬆!

灣區南沙,再“快”一點


  2019年一連串優異數據的背後,更值得關注的是,第三產業增加值首次超過第二產業,佔全區經濟總量超過五成,南沙初步呈現的高質量發展態勢。經濟體量小、產業結構仍待優化,南沙沒有藉口放鬆!

  這種初步呈現的高質量發展態勢,能否承受住疫情的大考,能否在更加激烈的灣區競爭中領跑,引人注目。在疫情防控形勢持續向好、生產生活秩序加快恢復的關鍵時期,南沙集中展示一批具有戰略性、帶動性、標誌性的項目,既為大灣區全面啟動建設一週年交出答卷,也為加快打造粵港澳全面合作示範區加油鼓勁。

  粵港澳合作、先進製造、科技創新、總部及供應鏈、現代農業、高端金融、宜業宜居、重點基礎設施建設等8大類59個重磅項目集中動工或簽約。

灣區南沙,再“快”一點


  灣區明珠、開放樞紐、未來之城,南沙的任務還很重。這更是廣州乃至廣東的期待。

  99平方公里的南沙科學城首座公共建築科創交流中心,由國家級建築大師何鏡堂院士擔綱設計,廣州打造世界一流科學城的宏偉藍圖悄然鋪開;依託國家大科學裝置建設的南方海洋科學與工程廣東省實驗室(廣州),是廣州對大科學情結的一往情深;當匯豐全球培訓基地喊出打造大灣區金融業知識樞紐目標時,眼前這片熱土,仍激盪著幾個月前,千億打造南沙國際金融島,助力廣州角逐中國金融第四城的雄渾號角。


  高質量發展,不止於此。省會城市唯一城市副中心,更肩負著探路未來宜居城市的使命。廣州向南,擁抱大海。濱海新城南沙,在核心區明珠灣區整體規劃面積超萬畝的嶺南特色農業實驗園,三甲醫院、對接國際的廣州市婦女兒童醫療中心南沙院區動工,南沙自貿片區門戶亭角村留用地結合舊村改造項目,宜居宜業宜遊的灣區優質生活圈起航。這不僅是廣州的南沙,更是大灣區的南沙。


  打造新時代改革開放新高地,疫情大考下,南沙城市治理現代化水平得到了檢驗。堅持精準防控、科學防控、務實求效這三招,南沙表示有信心完成主要經濟指標年初的計劃任務。在2月2日南沙區實現確診病例零增長後,南沙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將防控物資、工作重心向復工復產轉移。在全力促進企業復工復產上,南沙打出了一系列“組合拳”,出實招、解難題,有效解決企業復工復產面臨的“三缺問題”(缺員工、缺防護用品、缺原材料)。

  大灣區建設發展浪潮中,南沙既是見證者,又是參與者,更是探索者。

  今年是南沙自貿試驗片區掛牌5週年,南沙面臨前所未有之機遇,中央和省、市對南沙的重視和支持力度前所未有,如今,南沙已集三區一中心的超高定位於一身。南沙既是粵港澳全面合作示範區,也是廣深兩大城市深化合作的橋頭堡,兩大國家戰略在南沙時空交匯、機遇疊加。

  南沙更大的使命在於,深化內地與港澳合作,進一步提升粵港澳大灣區在國家經濟發展和對外開放中的支撐引領作用,支持香港、澳門融入國家發展大局。

  疫情發生後,這是張碩輔第四次到訪南沙。 2月2日,張碩輔到海珠、荔灣、番禺、南沙區,深入交通站場、市場、企業、小區、商城,檢查督導疫情防控工作。2月10日,張碩輔到南沙區檢查督導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工作。2月22日,張碩輔到南沙區調研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情況時強調:當好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的表率。

  往年,南沙一季度重點項目集中動工簽約活動都沒有這麼早。今年,廣州各區中,只有“工業一哥”黃埔已經舉行一季度重點項目集中動工簽約活動。

  灣區南沙:請再快一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