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本碩博都在上海交大,畢業後能到二線城市的985高校任教嗎?

天馬行空141742786


不知道你說的任教指的什麼?如果直接聘用為教師,這幾年不光是985高校不行,一些211高校也不行了。以前有師資博士後這一說法,博士後出校後表現優秀可以聘為教師。但這幾年985高校紛紛模仿國外教師晉升的終身軌道制:即以助理教授或者博士後的名義入職,在一個或者兩個聘期內競聘副教授,如成功,獲得終身教職,也就是國內所說的固定編制;如不能成功競聘,對不起只有走人。這種競爭非常殘酷,往往整個學校都沒有幾個名額。

那有人說,可以有直接聘為教授副教授的嗎?答案是有的。這個要求每所大學都不一樣。一般來說,需要在海外獲得博士學位,或者有足夠的海外博士後經歷。如能獲得中組部青千項目支持,很多學校可以獲得副教授以上的終身教職(但據我所知,北大清華還不行)。還有的學校規定,在海外獲得助理教授任職的,國內可以聘為終身教職。但每所985高校規定不同,需要仔細研讀人事部門的人事制度文件。

總的來說,在高水平高校獲得教職越來越難。這裡面的因素,除了我國的博士培養規模逐年增大外,還有一個大背景就是各所高校都在花大氣力搞雙一流建設。雙一流建設需要有一流的師資力量,這也就說明了為什麼985高校紛紛提高教師准入的門檻。

我個人對大力引進海外學者不置可否。這是個新鮮事物,其效應需要一定的時間體現。的確,引入海外學者對於提升學校的國際視野,參與國際學術和人才競爭有很大好處。但弊端在於,海外學者只有有足夠的學術成績才能獲得高校的青睞。而要獲得學術成績,只能是以基礎研究為主。對於理科來說,這暫時不是問題。但大量做基礎研究的學者進去工科院校,其缺點非常明顯。我們的上一代教師,非常接地氣:各種儀器使用熟練,動手能力很強,可以手把手的教學生,對工業界的技術水平也是瞭如指掌。但新一代教師基本是在埋頭報項目,寫論文,追熱點。學生的動手能力的培養任務基本是交給了社會。這是個危險的信號,可表面看上去,高校的各種數據卻非常漂亮。

總得來說,高校獲得教職已經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其實可以考慮進去其他行業,比如工業界和科研院所。現在國內的工業界也意識到創新和行業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性,而創新的主力還是在人才的博士階段的刻苦訓練和對各行各業難點問題的深刻認知。從各大科技公司的招聘中可以看到這種趨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