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兵”助陣春耕忙 上馬鹽鹼地稻作改良萬畝示範基地開工

“天兵”助陣春耕忙 上馬鹽鹼地稻作改良萬畝示範基地開工

機械化耕作、無人機巡航,鹽鹼地試驗田中一片繁忙景象。半島記者黃冬梅通訊員王路超

270部機械入場,10部無人機空中飛翔,3月5日上午,位於桃源河畔的鹽鹼地試驗田中一片繁忙景象,上馬街道鹽鹼地稻作改良萬畝示範基地開工儀式在這裡舉行,拉開了鹽鹼地水稻春耕的熱潮。今年5月份,這裡5000畝經過改良的土地上將全部插上水稻秧苗。

開工儀式上,國家雜交水稻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主任袁隆平院士特意發來致信。他表示,去年,青島海水稻研發中心在山東省東營市鹽鹼地試種耐鹽鹼超級雜交稻超優千號500畝,實現平均單產600公斤/畝,高產田塊達到800公斤/畝。為了進一步促進糧食增產,計劃將耐鹽鹼超級雜交稻超優千號的種植面積在青島市城陽區、東營市、濰坊市的鹽鹼地擴大到1萬畝以上。

機械化春耕圖在上馬上演

上午10時,春耕儀式開始,工人、機械陸續入場。“疫情期間,復工復產的同時不能忽略疫情防控。”上馬街道農辦工作人員說,入場前,所有進入作業區域內的工人都要按要求測量體溫,同時對所有機械進行消毒。

此次作業的範圍劃分為兩個區域,一個區域是去年已經插秧的千畝鹽鹼地,另一個區域將採用“四維改良法”進行土壤改良,以達到插秧的要求,共涉及土地5000畝。疫情期間,當天的開工儀式以機械作業為主,參與的各種機械達270部,包括挖掘機、剷車、運輸車及旋耕機等。

無人機噴灑加巡邏成常態

試驗田中,植保無人機在不同區域巡迴飛行。“當天參與作業的有5部無人機。”上馬街道農辦工作人員說,其中4部無人機負責噴灑土壤調節劑,另一部負責巡航。植保無人機採用GPS定位系統,前期只需對作業區域進行測量登記,並標記水塘、電線杆等障礙物數據,再將數據傳至手持終端,無人機即可根據設定的線路、區域進行噴灑作業,安全省時省力。

“無人機的使用是疫情的需要,屬於試驗階段,今後將逐步推廣。”工作人員說,桃源河兩岸共有鹽鹼地13000畝,初步確定5000用來種植水稻,隨著土壤的改良,其餘土地將有效利用。今後,除了使用無人機噴灑土壤調節劑外,還將啟用田間無人機監管,屆時將會出現無人機在田間巡邏的場景,可極大節省人力成本,提高農業生產效率。

兩個月後5000畝鹽鹼地插秧

除了試驗田一幅繁忙的春耕畫面外,在基地研發實驗室裡,科研人員也在緊張忙碌著。他們正在檢測稻種樣品,測試種子發芽率,通過對全國各基地水土氣候條件分析,選擇符合當地光熱條件的品種材料,並將種子進行篩選,為各基地的海水稻種植生產做好備種分裝。

通過鹽鹼地的全面開墾整理,上馬街道將於5月份在這5000畝改良土地上全部插上水稻秧苗,這將直接帶動桃源河兩岸13000多畝鹽鹼地的高效利用,助力實現萬畝荒灘地變良田,打造形成令世人矚目的“鹽鹼地改良生態+稻作改良產品生態+鹽鹼地改良後種植生態、改造生態”智慧農業發展應用場景,通過這幾大生態的融合,必將激發出整個“鹽鹼地改良+智慧農業”產業的示範展示效應和巨大經濟效能。

打造世界級智慧農業產業基地

袁隆平院士計劃在全國開展海水稻萬畝片實驗示範,在山東青島、濰坊、東營等地示範推廣耐鹽鹼水稻一萬畝以上,在內蒙古杭錦旗、新疆等地示範推廣五千畝以上,海水稻團隊今年在全國的示範種植面積將100萬畝。帕勒諮詢公司資深董事羅清啟曾說,作物種子雜交改造和土地數字化改造的交匯對接,將在全球打開一個巨大的新農業革命的想象空間。

而今天,這種交匯對接已經在上馬這片土地上演,萬畝鹽鹼地稻作改良示範基地的建設,將進一步深化城陽區在“土地改良+智慧農業”領域的先發和引領優勢,助力打造世界級的智慧農業產業基地和示範基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