菏澤原市委書記陳光憶往昔:難忘苦菜的馨香

菏澤原市委書記陳光憶往昔:難忘苦菜的馨香

居住的小區規劃了許多綠地,栽種了樹木和花草。每年3月,春雨過後,花草之間的空地上便冒出一些野菜,最多的是苦菜和蒲公英。

鮮嫩的苦菜,蘸上香甜的麵醬,是很好的美味。把苦菜切碎,放上肉末做成餡,包餃子或者蒸包子,更是饞死人不償命。每年這個時候,我都要去挖一些苦菜,一飽口福。

今年雨水多,野菜也長得快,我自然會抓住機遇。苦菜的葉子與蒲公英不同,綠色中有點微微發紅。先用鏟子往苦菜根部深深地鏟一下,然後用手指頭捏住葉子慢慢連根拔出。春天的苦菜根是黃色的,很粗很脆,折斷後會湧出白色的汁兒。我想,這苦菜的苦味大概就來自這裡。

菏澤原市委書記陳光憶往昔:難忘苦菜的馨香

將挖來的苦菜擇乾淨,用水反覆沖洗,輕輕放入口中,細細地嚼,慢慢地品,就像品味人生的酸甜苦辣。我喜歡這種味道,苦中帶著淡淡的香。這種天然的野味是任何蔬菜都無法替代的,親切溫暖,深入骨髓,令人沉醉。

菏澤原市委書記陳光憶往昔:難忘苦菜的馨香

對苦菜的記憶始於上世紀的三年自然災害時期。由於糧食不夠吃,不得不用野菜替代。母親將野菜焯熟剁碎,與地瓜面兒或玉米麵兒摻合在一塊兒,放上鹽和蔥花兒,做成一個個大大的窩頭,放在鍋裡大火蒸熟,用手捧著吃。如果能放點油拌成餡,包一鍋大包子,那就是過年了。那種味道,總是給人溫暖,令人思念。其實我知道,能吃上野菜的人家就是好日子了。在有些地方,野菜被人搶光了,樹皮、樹葉也就成了口糧。

菏澤原市委書記陳光憶往昔:難忘苦菜的馨香

60年代上學不久,查著字典讀長篇小說《苦菜花》。《苦菜花》是山東作家馮德英的處女作,小說圍繞著八個女性形象展開,通過講述抗日戰爭的故事,反映戰爭的殘酷,情節起伏跌宕,語言清新流暢,性格描寫細膩生動,具有濃厚的鄉土特徵。出版後被譯成日、俄、英等10種文本,暢銷1000萬冊,後來被搬上銀幕並紅極一時。讀小說,看電影,讓我對家鄉的苦菜更加念念不忘。

菏澤原市委書記陳光憶往昔:難忘苦菜的馨香

苦菜的生命力極強,每到春天,不管田間、地頭還是溝壑,打眼望去,到處都是嫩綠的苦菜。不管土壤多麼貧瘠和乾旱,也不需要人們的管理,就那樣茂盛地生長著。拔了一茬,過幾天又會長出一茬,歲歲枯榮,生生不息。

菏澤原市委書記陳光憶往昔:難忘苦菜的馨香

我壓根兒也沒想到,後來又正兒八經地吃苦菜,是上個世紀90年代在諸城。

我的前任班長規定,不管招待什麼人,每桌飯的最高標準不得超過300元,我們不敢突破,只能在粗菜細做精做上做文章。

負責接待的同志建議,我們就一個山區小縣,接待工作要上水平,只能在“土”上做文章。不土則以,土就土得掉渣兒,土得讓人家學不會。

菏澤原市委書記陳光憶往昔:難忘苦菜的馨香

他們設計了一套菜譜,其中一道菜就叫“憶苦思甜”:一根根筷子似的黃色菜根,掰斷就冒白水,頂著幾片綠色的菜葉,裝上滿滿一盤,配著一碗兒甜麵醬。

客人問這是什麼,服務員說這是“黃連”,是中藥,吃了敗火。儘管很苦,但客人吃了都說好,而且口口相傳,成了諸城的一道名菜。實際上就是苦菜蘸麵醬,成本很低。

菏澤原市委書記陳光憶往昔:難忘苦菜的馨香

風水輪流轉。這幾年,這原來只能用來充飢的苦菜越來越深得人們的喜愛。很多媒體大張旗鼓地宣傳,苦菜不僅好吃,而且兼具藥性,有清涼解毒、明目和胃、破瘀活血、消炎排膿消腫之功效。常吃苦菜,對感冒發熱、慢性氣管炎、扁桃體炎、黃疸性肝炎、咽喉炎、細菌性痢疾等疾病都有治療效果,還可以改善人的睡眠。許多城裡人也跑到鄉村去挖苦菜,品嚐來自大自然原始又純粹的美味。

菏澤原市委書記陳光憶往昔:難忘苦菜的馨香

在我的家鄉,不管生活怎麼變化,鄉親們始終保持吃苦菜的習慣,而且變成了一年四季。已經有農民用大棚專門種植苦菜,頗具規模,成了商品,進入市場。有一次回家,臨走時母親用編織袋給我裝上十幾斤苦菜,專門叮囑:“這是野生的,大棚裡的不香。”的確是這樣,野菜改成種植,味道就大不一樣了。家鄉菜農還引進了一種大苦菜,常年生,個頭很高,專門吃葉子。我嘗過,基本上沒有苦菜味。

菏澤原市委書記陳光憶往昔:難忘苦菜的馨香

新時代的農民商品經濟意識極強,家鄉的農民還專門加工了苦菜茶。分為苦菜葉和苦菜根兩種。到底是用炒茶工藝炒制的,還是放在烤箱裡考成的,我不知道,但味道不錯,微微發苦,苦中帶香,包裝也講究,註明是“野生”苦菜製作。

菏澤原市委書記陳光憶往昔:難忘苦菜的馨香

三年自然災害已經過去近六十年了,兒時挖野菜的情景仍然歷歷在目。隨著年齡的增長,對季節的變化已不再有年輕時的敏感與興致。唯有這個時節,盤中的苦菜會勾起許多念想兒。閉著眼睛想起小時候在家鄉挖苦菜、吃苦菜的情形,對母親當年做的野菜窩頭仍然念念不忘。風雨中一路走來,無論身在何處,都能憑藉著這一抹溫馨的氣息,找到那種久違的感動,讓一顆疲憊的心迴歸故里。我想,我們這些生於五十年代的人,之所以特別能吃苦、特別能忍耐、特別擁護改革開放,恐怕與小時候吃苦菜有直接關係。畢竟,捱餓的滋味很不好受。

菏澤原市委書記陳光憶往昔:難忘苦菜的馨香

苦菜的味道是苦的,生活的味道卻是多元的。沒有苦,也無所謂甜。甜中有苦,苦中有甜,苦盡才能甘來。

苦菜的味道是我從小熟悉的味道,那是歲月留下的一瓣心香,在時光裡生輝,在記憶中永恆。

(2020年3月19日於泉城)

菏澤原市委書記陳光憶往昔:難忘苦菜的馨香

陳光

漢族,1956年11月生,山東壽光人, 1974年8月參加工作,1975年12月入黨,大學文化,曾任中共諸城市委書記、中共菏澤市委書記、山東省省長助理,山東省政協副主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