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來了,你的家鄉有什麼野菜可釆摘食用?

寧意誠


春天來了,一年四季最喜歡的就是春天。萬物復甦、春暖花開、鳥語花香的季節。去農村的田間採摘野菜,好吃又健康。我的家鄉野菜多種,給你介紹常見綠色又美味的野菜。

1.香椿:最常吃的方法是香椿炒雞蛋,味道超級棒。食香椿補腎、養髮、生髮、健胃的效果。

2.黃花菜:家鄉的山頭都有,哺乳期婦女食黃花菜可以下奶。食黃花菜還有利尿,消腫的功效。一般把新鮮的黃瓜菜,先放熱水燙一下,再炒著吃。

3.薺菜:味美可口,有助於增強體質,提高免疫功能,健胃消食。農村常將採摘的新鮮薺菜洗乾淨焯水,扭幹水分,切碎,作為餃子陷,非常好吃。

4.蕨菜:蕨菜中含有蕨菜素是天然消炎殺菌的成分,還可抗病毒。常吃方法蕨菜開水焯水,切段,涼拌食吃。


生命不止奮鬥不息婷


我的家鄉在膠東半島,這裡冬暖夏涼,氣候溫和,良好的生態環境為大自然孕育了許多山珍海味,其中就有很多營養豐富、口感鮮美的野菜。我們這裡可以食用的野菜基本上都是中藥材,採摘食用對人體有相當多的益處。下面為大家介紹最常見的幾種野菜。

一是可以食用葉莖類的野菜。

大體上有馬齒筧、灰灰菜、奶醬菜、車前菜、紫蘇葉等,這部分野菜採摘後擇挑乾淨,去除枯葉爛葉,用清水浸泡一段時間,去毒消除異味,可以包包子、餃子,也可以用蒜泥、辣椒油、芥末油涼拌。其通用的功效是殺菌消炎、健脾養胃、解毒明目等,每年春天來了之後,我家幾乎隔兩天就吃一頓野菜,感覺總是吃不夠。

二是可以根葉同吃的野菜。

根和葉均可以吃的野菜第一首選就是薺菜,在我們這裡,薺菜是初春第一名來報到的,只要是陽光明媚的日子裡,我們都會結伴到山野田間,尋覓薺菜,連根帶葉一塊兒挖回來,涼水浸泡半天即可食用,可以直接蘸醬生吃,也可以做成雞蛋薺菜湯,最好吃的就是包餃子,在開春的時候,我們這裡家家戶戶都能吃上幾頓薺菜餃子。然後是苦菜,苦菜挖回來後也是清水浸泡乾淨,將其根葉蘸醬吃,苦中帶鮮,看見了就會食慾大增。薺菜和苦菜的通用功效是清熱解毒、健脾和胃、降壓降糖等,特別是苦菜,對於我們抽菸的,還有降低尼古丁的作用。

三是可以食用根部的野菜。

在我們這裡丘陵地形的一些地堰邊,生長著一種野菜,我們叫薊肉肉,學名"大薊",挖出它的根部,將外皮剝掉,吃起來甜中帶苦,根部肉質成絲,與雞肉不無二樣,口感特別好,不過現在已不多見,有一年春天我轉了大半個山頭,也沒發現一顆。根部可以食用的還有野蒜,大多數地方都有,就不詳細介紹了。根部可以食用的野菜其功效是消腫止痛、祛溼散寒、促進新陳代謝等。

四是可以食用花部的野菜。

像黃花菜和蒲公英等都是可以食用花部,從花骨朵到花朵盛開,都可以採摘回來,一般是在陰涼處涼透曬乾,當成乾貨保存,在一年當中隨時拿出來食用。不過食用花部的野菜只有在秋天才能採摘,在春天是沒有的,因此不能算是春天的野菜。

野菜好吃但是要適量食用,一次都不能多吃,否則對身體有害,我們這裡經常發生食用過量的野菜而中毒的事例,這一點需要人人注意。好了,關於春季野菜就介紹到這裡,歡迎大家關注留言。


天潤土元帥


春天來了,我居住的日本也有很多好吃的野菜發芽了,每年都去河邊摘野菜。

油菜薹


油菜薹是河邊最多的野菜了,現在已經開滿了河堤。 芥菜類的炒著吃實在太苦,日本人會拿來用開水燙過,再用棍子打出辣味後,醃上。幾天就發酵變酸,味道還保留著衝勁,吃起來很上癮,非常美味。但這個衝勁只有幾天的期限,跑了衝勁的泡菜沒有了靈魂,失去魅力。十字花類的菜薹,沒有苦辣味,直接炒著吃也還是衝,需要焯水後再炒。前天和一樣喜好拈花惹草的朋友聊天,她告訴我她在用油菜薹做她們家鄉的梅乾菜,說是需要醃、曬、蒸、曬、再蒸、再曬的多道工序,怪不得梅乾菜那麼好吃,都是辛苦換來的,現在舌尖上還殘留著去年在杭州吃的梅乾菜鍋盔的味道。

水芹菜


在野菜中水芹菜是大愛,每年都要跑老遠採摘它,附近的河水雖然清澈透底,可一直沒有找到。其實也有沒去的地方,因為夏季幾次在在那附近碰到過蛇,自然更不敢往蛇喜歡的水邊走。今年疫情不能遠行,只好在家附近尋。於是以驚蟄未至為安慰理由,穿上登山用的長厚靴子,在一個寒冷的雨天,實現了那一帶的“探險”。那是一片原生林,有的地方已被整理,成為市民散步用的公園(我就是在這個公園看到的蛇)。河邊仍然是茅草叢生,有很多野鳥生棲,在這一帶是觀察野鳥的有名場所,每次到公園都能看到拿著長槍短炮的攝影愛好者,走在河邊能聽到不同鳥兒清脆的叫聲。 果然這一帶是寶地,終於在清流中採到了肥嫩的水芹,長在有流水地方的水芹是最嫩,味道最好的。



水芹菜怎麼吃都鮮,可以包包子餃子,最簡單的就是洗乾淨和肉絲一起炒。

枸杞頭


這一帶河邊枸杞相當多,這個冬天暖和,一月到河邊散步的時候看到綠幽幽一片片的枸杞樹叢,只是二月遲遲到來的霜凍把枸杞的嫩葉打拈,這陣子暖和的春風又吹綠了樹枝。


廣東人喜歡吃枸杞頭,用它煲湯,認為可以補血清目。家裡有人嫌枸杞頭苦,這次借鑑了山西人做野菜的方法,先用麵粉裹一下上鍋蒸熟,再和蔥末一起油炒,不錯,枸杞頭的苦味幾乎沒有,感覺到的就是它的清香。

西洋菜


河邊的西洋菜,日本的超市也有賣,大多是拿來做色拉,用的人不多,價格也貴,人工種植,一點都沒有我手裡的這些肥壯。

廣東人拿來煲湯,我喜歡蒜炒,附近的一個咖啡店用它做三明治,生著吃也很好。


京夜聊


春天來了。你的家鄉有什麼野菜可以採摘食用?

春天來了,又到了挖野菜的季節,中國這麼大野菜品種成千上萬,每個地方都有不同的野菜。我個人比較喜歡的一種野菜,在我們家鄉叫粘連子。

為什麼粘連子,主要還是它開花結籽的時候不小心碰到會粘在身上。這種植物全國大多數地區都有,尤其是農村的玉米地裡最多,它不但是一種美味的野菜,還是夏天很不錯的涼茶。

我一般春天都會去挖很多回家,把它切碎曬乾,夏天直接拿來泡茶喝,不但簡單還好喝,還解暑。

新鮮的嫩葉做菜也是味道鮮美,做法也簡單,直接把嫩葉採回家洗乾淨用開水燙一下,放適量的辣椒,醬油,味精拌一下就可以吃了,非常簡單,大家可以去試試。


啊申來了


春天來了,在我們農村,又到了吃野菜的時候了。

在我們這裡,春天可以吃的野菜很多,首選就是苦菜,在苦菜剛剛發芽的時候,我們都是連根一起挖回來,在水裡泡一夜,然後剁細,放上豆子面炒豆沫子,在我們這裡叫“渣腐”。吃起來有點苦味,吃了能去火,清熱解毒。

蒲公英,挖回來用開水淖一下,可以涼拌,也可以清炒,還可以把它炒成茶泡水喝,也能清熱解毒。

薄荷,把嫩葉掐回來炒雞蛋,煎餅子,還可以拌鹹菜吃。吃了有清神明目的作用。

還有樹上的也能吃,像榆錢,可以做成粥,也可以蒸飯糰子。鑽天楊樹上結的花,我們這裡叫“五十忙子”,放上豆子面炒豆沫子。洋槐花,可以煎餅子,炒雞蛋,蒸飯糰。都還可以有好多的吃法。

小時候,這些東西都是為了度饑荒才吃,吃的夠夠的了,有時候吃洋槐花和楊樹葉子把臉都吃腫了,老是盼著什麼時候才能不吃這些東西了。到了現在再吃,是為了嚐鮮,吃起來味道也比以前好了,感覺比以前好吃的多了。


我從山中來570328


一提起這個,我去就特別激動,太懷念小時候家鄉的野味了,春天有蒲公英,小根蒜,野韭菜,山玉米,酸漿草,柳蒿芽,刺五加業,刺老芽苞,山芹菜,鴨舌菜,秋天有各種各樣的蘑菇,哎呀媽呀 不能說了,口水都流出來了



週二來了


老話說:春天容易上火!

那為了去火而生的野菜就最受歡迎了!以前特別多的時候不稀罕,大家都用這些喂家禽,現在卻是自己留著吃還不夠,還要寄給遠方親人,因為比較珍貴!

第一種叫苦碟子。叫這個名字就知道,相當苦了,尤其是根部,但是母親就喜歡那個根部,說效果好,還泡水喝什麼的~奇怪的是她受得了這個味道,卻受不了我買的紅參的苦,哎,我的銀子打水漂了……

第二種我們叫大頭菜。但很多地方叫野韭菜或者野蔥~這個我喜歡,就喜歡那個頭,脆脆的!

第三種大家都知道,蒲公英!我記得在韓國的時候,有的老師受不了地暖,我就帶領大家挖這個,韓語“民達萊”,都說有效果!





我的漢語






方方夢語


小時候家裡窮,經常出去挖野菜,春天的時候好多人去摘柳樹上的柳絮,就是剛發的嫩芽,蒸包子好吃,薺菜,蒲公英,榆錢,茵陳,還有枸樹上的葉子,反正只要沒有毒就有人吃。我特別懷念媽媽蒸的茵陳蒿,用蒜汁香油伴一下,太香了,春天是養肝的季節,茵陳既是護肝的藥材,又是美食,好懷念跑的山上挖野菜的歲月。


Lu路平


春天來了,說起野菜,自然要說說我媽院子裡的枸杞頭了。這是我媽幾年前從野外移來的,栽在院子裡,每想到落下的籽兒又長出新的,幾年過去,竟成了一大片。

枸杞是多年生植物。春天,冒出嫩葉,即枸杞頭。枸杞頭是容易採到的。

汪曾祺曾這麼寫:枸杞頭可下油鹽炒食;或用開水焯了,切碎,加香油、醬油、醋,涼拌了吃。那滋味,也只能說“極清香”。

春天吃枸杞頭,雲可以清火,如北方人吃苣蕒菜一樣。

我是 一個愛下廚的讀書寫作愛好者,夢想是回老家開農家樂,一邊讀書寫作,一邊種菜養魚,您覺得可行?歡迎關注,夢想在路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