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徵明​的《張梅雪壽詩》,具晉唐書法的風致,十分養眼

《張梅雪壽詩》軸,明,文徵明書,紙本,行書,縱137釐米,橫67.3釐米,北京故宮博物館藏。

文徵明(1470~1559年),初名壁,字徵明,後更字徵仲,號停雲,別號衡山居士,人稱文衡山。長洲(今蘇州)人,明代書畫家。“吳門畫派”創始人之一。是明代中期最著名的畫家,大書法家。

與唐伯虎、祝枝山、徐禎卿並稱“江南四大才子”(也稱吳門四才子)。與沈周、唐伯虎、仇英合稱“明四家”。在當時他的名氣極大,號稱“文筆遍天下祖籍衡山,故號衡山居士,長洲(今江蘇吳縣)人。54歲時以歲貢生詣吏部試,授翰林院待詔,故稱文待詔。

本幅自稱“前翰林院待詔、將仕佐郎兼修國史”,應是文徵明在嘉靖五年丙戌(1526年)57歲告歸之後所寫。

此幅為七言律詩一首,從筆法看以行書開頭,融張旭、懷素筆意,行雲流水地過渡到了草書。全帖道勁流暢,跌宕起伏,一氣呵成,既見魏晉風度,又含唐宋意韻,可謂是草書精品。

文徵明​的《張梅雪壽詩》,具晉唐書法的風致,十分養眼

詩壽梅雪張翁八十

布衣韋帶自逍遙,坐閱承平恰五朝。

優老適膺明主詔,慶生聊寫太平謠。

童顏鶴髮真難老,翠柏蒼松本後凋。

此日華堂稱祝處,暗香寒雪見高標。

前翰林院待詔、將仕佐郎兼修國史、長洲文徵明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