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前,在中西兩國穿"內褲"都是窮人。說明了女人在社會上的地位

歷史上,從母系社會演變到父系社會是因為從只認識母親而不識父(還沒現在的DNA鑑定)演變到一個男性主導的社會。而女性內褲的演變講述了窮與社會地位的支配。

在我國古代不乏女性掌權者,但是屬於統治者只有武則天一人。而在國外雖然出現了很多女王,但最終的權利往往不是屬於自己。

女性穿上封閉的內褲,中國是在漢代,西方是1927年。現代人對於穿的內褲已經很熟悉了,最出名的就是維密秀啦!

從前,在中西兩國穿

西方女性內褲的演變

1717年,俄國沙皇彼得大帝訪問巴黎,當彼得大帝騎著高頭大馬走在巴黎的大街上時,一個法國女人為了一睹大名鼎鼎彼得大帝的尊容不小心滑了一跤。正好四仰八叉摔在彼得大帝的馬前,這個法國女人兩腿間的春光就這樣赤裸裸地暴露在沙皇面前。彼得大帝情不自禁地感嘆道"天堂之門開了!"

你或許會對此感到奇怪,難道當時的法國人都不穿內褲嗎?哈哈,你不用奇怪,此時整個西方基本上都不穿的。

筆者,通過多方查證的資料,最多的顯示是因為洗澡問題。由於西方洗澡較為少,其實當時中方普通人也很少洗澡,肯定不像士族大家那般,見客都要沐浴薰香,中國古代洗澡頻率也是很低的,清朝最著名的則是那個大辮子半月洗一次。所以不穿內褲也跟衛生有關。

從前,在中西兩國穿

類似於現代的內褲,則是西方芭蕾舞女團的原因。1727年一名芭蕾舞者在臺上表演時不慎跌倒,隱私部位就這樣直接暴露在觀眾面前……整個臺下鬨堂大笑。從此以後巴黎便出了一項規定:但凡上臺表演的女演員必須穿內褲!

此時的內褲與現今還是有差別的。是一種叫"open drawers"的特殊內褲。這個"open drawers"看上去就像曾經中國孩子們穿的開襠褲。既然是為了遮蔽隱私部位為什麼要設計成開襠褲呢,據說是為了上廁所方便。

西方女性真正穿上內褲在19世紀中葉,由於工業革命的爆發,越來越多的女性走上了工作崗位,脫去了裙子,穿上了內褲和褲子,走上了工人時代。

從前,在中西兩國穿

東方女性內褲的演變

關於中國服飾,要從《易經》記載"黃帝、堯、舜,垂衣裳而天下治",天下治理的順昌太平,就如同身上的長袍一般下垂順利。

在《詩經》有云:"子惠思我,褰裳涉溱。子不我思,豈無他人?狂童之狂也且!子惠思我,褰裳涉洧。子不我思,豈無他士?狂童之狂也且!"

從前,在中西兩國穿

這是與情郎相會時,撩起衣襟,涉水相會。說明此時的著裝也是以西長裙或者長裳。跟西方的筒子裙類似原理。不過秦時,長裙下可不是真空,而是有現在女生穿的絲襪帶吊帶系腿上,叫做"脛衣"。主要用於保護小腿,保暖所用。

相傳趙武靈王做了改進,"脛衣"的褲長從大腿到腳跟,是為了方便騎射,女性的沒有改變。

到了漢朝,《漢書.上官皇后傳》記載:大將軍霍光為了讓自己外孫女皇后被皇帝一人寵幸,大臣們為了討好權傾朝野的霍光,向皇帝建議您身子骨弱,為了您的龍體與國泰民安,我們將會讓宮女穿"窮褲",並且多繫上幾個腰帶,防止您洩了精元。這樣就防止了皇帝一時把持不住,行了周公之禮(宮女都是開襠褲)。

從前,在中西兩國穿

"窮褲"很明顯普通老百姓穿的。一是為了防止走光;二是方便勞作;三是防止被玷汙。

到了南北朝時期,我國文化一次大的碰撞與融合,"胡女"帶來了她們的穿著,由於騎射原因,她們多以皮衣為主,皮裙垂直到臀部,腰間束帶,下身穿著很寬鬆帶大口褲,顯得十分英姿颯爽。

不過像現在的褲子直到一千年以後才出現。

從前,在中西兩國穿

總結:

真正的內褲在19世紀法國誕生,而中國女性穿上現代女性,也在清朝末期。以前穿全封閉的內褲,都屬於窮人一列,女人不得不加入生產,而隨著女性對社會生產和家庭收支的加大,女性的社會逐漸增加,女人也能頂起半邊天。現代的內褲和褲子也不在是身份的象徵,大家都一樣,不代表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