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帝是如何巧妙的離間了八阿哥和十四阿哥的關係,最終讓四阿哥順利繼位的?

五色土聊歷史


我想這個問題應該是題主根據電視劇《雍正王朝》中八阿哥和十四阿哥的關係提出來的,並不是真實歷史。小說電視劇不是歷史,只是演繹我們在觀看小說和電視劇在得到審美上愉悅的同時也應該清楚的認識到歷史史實和歷史演繹的區別。這樣能便於我們能以更客觀的心態來看待歷史上發生的事情,做到以史為鏡。那麼關於康熙離間八阿哥和十四阿哥的事情,發生在電視劇《雍正王朝》中。



首先康熙在選大將軍王的事情上沒有聽取眾大臣的建議選擇八阿哥,而是聽取了四阿哥的建議選擇了十四阿哥為大將軍王。八阿哥 對於大將軍的位置虎視眈眈,尤其是當時宮廷裡的傳言說大將軍的人選就是將來皇位的繼承人。所以八阿哥是對大將軍的位置最為覬覦的一位。康熙最後選擇了和八阿哥同為八爺黨的十四阿哥,雖然八阿哥表面上對於十四阿哥又是祝賀又是恭喜,心裡卻是不快的,所以他背地裡卻在十四阿哥身邊安插了監視內應鄂倫泰,這個內奸最後也被十四阿哥發現並策反。康熙的目的就是教人多勢眾的八爺黨的拆開使他們不能夠團結,就不會影響將來的新皇登基。


如果選了八阿哥為新的大將軍王,結局必定是可怕的。因為十四阿哥直來直去的性格沒有八阿哥那樣的城府,四阿哥個推薦了十四阿哥,所以十四阿哥就投桃報李的將陝甘總督的位置讓給了年羹堯。如果八阿哥當上了西北大將軍王,他很快就會發現西北打仗打的是糧草,那麼陝甘總督等西北的勢力範圍很快就會變成他自己的天下,這就相當於給自己埋下了一個炸彈。如果八阿哥在西北擁兵自重,哪一天以清君側的名號南下,朝中大臣更是以八爺黨為主力,裡應外合下康熙不得不立八爺為新君,即使如果登基的皇帝不是八阿哥,那麼八阿哥將成為最容易絕地反擊的那一位。


康熙將十四阿哥確定為大將軍王就是離間的第1步。十四阿哥軍事上才華橫溢,在西北連戰連捷,朝中大臣對他的評價越來越高。所以八阿哥在康熙大壽的時候連十四阿哥也要算計。因為在八阿哥胤禩的心中,最後成為皇帝的只能是他自己,而不是別人。所以他把十四阿哥送給康熙皇帝的帶有壽字的隕石變成了一隻死鷹。目的就是為了讓康熙大陸,遷怒於十四阿哥,讓十四阿哥揮兵南下,天下大亂之時,他好趁機登基。但是康熙最後什麼也沒說,什麼也沒問,這樣就讓八阿哥十分尷尬,消息傳到十四阿哥的耳朵裡,他自然也能夠明白各中原因,這是康熙通過死鷹事件,離間八爺黨的第二部。


但是在歷史上康熙並沒有這樣做。歷史上的死鷹事件原由是因為八阿哥因為祭奠母親推脫了跟隨康熙巡視的要求。後來八阿哥為了給康熙賠罪送了兩隻海東青,兩隻海東青到了康熙手裡以後已經是奄奄一息的鷹了。這件事徹底激怒了康熙,甚至要斷絕父子關係,罵他是“辛者庫賤婦”之後。八阿哥徹底失去奪嫡的機會,後來八爺黨則是把希望放到了大將軍王十四阿哥身上。這裡和電視劇有相似的地方也有差別比較大的地方,所以我們才要區分歷史和演義,畢竟《三國演義》不是歷史,《三國志》才是歷史。


紅雨說歷史


“九龍奪嫡”是爆發於康熙晚年的一場重大政治風波,皇子之間明爭暗鬥、陰謀詭計不止,而四阿哥胤禛則成為了最終的勝者。八阿哥胤禩本在朝廷勢力極大,然最終慘遭失敗,而不論是正史還是影視劇,其中的關鍵便是“死鷹”事件,不同的是正史中八阿哥胤禩因此徹底失去奪嫡資格,十四阿哥胤禵接手八爺黨;而在《雍正王朝》中,此事則成為了康熙離間,並導致胤禩和胤禵徹底決裂的關鍵。

△“死鷹”事件是奪嫡關鍵事件

正史中,八阿哥胤禩因“死鷹”事件徹底失去奪嫡資格

八阿哥胤禩因為人親和,待人處事體貼細緻、靈活溫潤,不拘泥於規制與名分,因而在諸皇子和王公大臣之中頗有聲望,乃是當時奪嫡五黨之中勢力最大的一支(大爺黨、太子黨、三爺黨、四爺黨、八爺黨)。

△《雍正王朝》中的康熙皇帝

然而,在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的公推太子事件中,即使康熙已經多次作出重立胤礽為太子的舉動,但以佟國維、馬齊、阿靈阿、鄂倫岱、揆敘、王鴻緒等為首的朝中重臣仍然聯名保奏胤禩為儲,這令康熙大感意外的同時,開始產生警惕心理,此後不斷壓制胤禩。而徹底導致胤禩失去奪儲資格的,則是“死鷹”事件。

“死鷹”事件又稱“斃鷹事件”、“海東青事件”,發生於康熙五十三年(1714年)十一月二十六日。當時,康熙正在前往熱河巡視的途中,因當時恰好是八阿哥胤禩生母良妃的祭日,由於要前去祭奠母親,胤禩沒能隨侍在旁,於是便派了太監前去康熙處說明緣由,並表示將在湯泉處等候康熙一同返京。後來,胤禩又挑選了兩隻上好的海東青派人送給康熙,卻不想等到了康熙手裡時卻變成了兩隻奄奄一息的死鷹。

△《雍正王朝》中的八阿哥胤禩

此事令康熙極為震怒,認為這是胤禩對自己的詛咒,當即召見諸皇子,對胤禩嚴厲責備,《康熙實錄》對這段有詳細記載,大意是說,“胤禩出生本就卑賤,自幼便心高陰險。聽信相面人張明德之言,逐行大逆之事,陰謀殺死二阿哥胤礽,舉國皆知,從未念及朕的身體。朕之前患病(康熙四十七年),諸大臣保舉八阿哥,朕無奈之下將不可冊立的胤礽放出,數年之內極其鬱悶。然而胤禩仍然不忘爭奪儲君之位,與亂臣賊子結成黨羽,陰謀詭計層出不窮……”至此,康熙甚至承認自己復立胤礽乃是無奈之舉,之後更是說出了更加絕情之語“自此朕與胤禩,父子之恩絕矣”,已經到了要斷絕父子之情的地步。

△《康熙實錄》卷二百六十一

次年正月二十九日,康熙諭胤禩“行止卑汙,凡應行走處俱懶惰不赴”,將其官職、俸銀、俸米等全部罷免或剝奪,胤禩至此等於徹底失去了奪嫡資格。此後,八爺黨的勢力開始為十四阿哥胤禵所繼承。

《雍正王朝》中,康熙利用“死鷹”事件徹底離間胤禩和胤禵

《雍正王朝》中,八阿哥胤禩和十四阿哥胤禵原本也是一黨,胤禵曾經的確真心實意的支持過胤禩,與正史不同的是,影視劇中的胤禩和胤禵最終成為了競爭對手。在影視劇中,兩人矛盾的爆發源於大將軍王的爭奪,而徹底的決裂則是因為“死鷹”事件。

在爭奪大將軍王時,四阿哥胤禛、八阿哥胤禩、十四阿哥胤禵其實都有心爭奪,不同的是四阿哥最終在鄔思道的勸說下推薦了十四阿哥胤禵,而八阿哥胤禩則是自己赤膊上陣。十四阿哥當選大將軍王之後,四阿哥胤禛不僅讓自己的奴才年羹堯做了陝甘總督,而且將自己摘了出來,直接導致十四阿哥胤禵和八阿哥胤禩之間的關係開始出現明顯裂痕。

八阿哥胤禩給十四阿哥胤禵身邊安插了一個副將鄂倫泰,監視其一舉一動,而十四阿哥則利用一紙偽造的書信將鄂倫泰策反,不僅擺脫了胤禩的監視和遙控,併成功在康熙六十八歲大壽之前取得了一場大勝。八阿哥胤禩知道此事之後心生不安,也意識到了鄂倫泰的叛變,於是心生一計,將十四阿哥的壽禮換成了一隻死鷹。

△胤禩換掉了十四阿哥胤禵的壽禮

康熙壽辰之上,當十四阿哥的禮盒被打開之後,康熙看到其中的死鷹差點昏了過去,然而事後不僅沒有大開殺戒,甚至沒有追查此事,而是趁機撤掉了四阿哥胤禛和八阿哥胤禩等人的差事,這導致朝野上下均以為康熙要傳位給十四阿哥,更是成功將八阿哥胤禩和十四阿哥胤禵的關係徹底離間,導致兩人勢同水火。

關於康熙此舉的深意,鄔思道曾給四阿哥胤禛詳細分析過,當時的局面是八阿哥胤禩不僅防著四阿哥胤禛,更防著十四阿哥胤禵,而康熙此舉就是要造成自己有意立十四阿哥為儲君的錯覺,徹底挑起八爺黨內部紛爭,使得胤禩和胤禵徹底決裂,從而讓四阿哥胤禛置身事外。

康熙不追查死鷹的另外一個原因,便是十四阿哥胤禵擁兵在外,一旦要查他便會有天下大亂的危險;如果查辦八阿哥胤禩,他在朝中影響力又過大,立時就是禍起蕭牆。因此,此時亂局對胤禩、胤禵最為有利,而穩定則對四阿哥胤禛最為有利,康熙在默認四阿哥胤禛為繼承人的情況下,自然不會再追查“死鷹”事件。

可以說,康熙利用“死鷹”事件完成了一石三鳥之計,不但成功粉碎了八阿哥胤禩意圖製造亂局的計劃,而且離間了胤禩和胤禵的關係,同時將胤禛拉出了漩渦中心。


香茗史館


九子奪嫡事件,是康熙心中最大的痛。

1、三位阿哥的關係

但痛歸痛,日子還是要過的,出身帝王之家的康熙,是有這種覺悟的。其實在諸位阿哥爭得你死我活的時候,康熙這位老父親操碎了心,比如四阿哥胤禛和八阿哥、十四阿哥的爭鬥中,康熙便來了一手高明地離間計,想借此避免三人刀劍相向。

要了解當初具體發生了什麼之前,咱們先來簡單梳理一下四阿哥、八阿哥和十四阿哥的關係。

四阿哥胤禛:康熙三十七年封貝勒,康熙四十八年晉雍親王,康熙六十一年即位,即雍正帝,生母孝恭仁皇后烏雅氏。

八阿哥胤禩:廉親王,生母良妃衛氏。

十四阿哥胤禵:恂郡王,諡曰勤,為恂勤郡王,生母孝恭仁皇后烏雅氏。

看到這兒,大家應該明白了四阿哥和十四阿哥是同母的親兄弟,但他倆在九子奪嫡中,卻是針鋒相對的對手,十四阿哥反而堅定不移的站在了八阿哥那邊。

2、康熙出手,打破平衡

十四阿哥本人能力上其實並不比八阿哥差,但他卻心甘情願去輔佐八阿哥,甚至與親哥作對也要去做。

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九月的時候,皇長子胤禔跟康熙高密,說八阿哥因為趁太子胤礽受難,便有了自己想當繼承人的念頭,他唆使一位叫張明德的看相人,對外傳播他日後必定大福大貴的消息。

康熙當時聽到這消息後,心情相當糟糕,畢竟沒誰喜歡自己活著的時候,兒子們便在背地裡爭奪起了財產繼承權。當時康熙大發雷霆,怒斥八阿哥“妄蓄大志”,罔顧手足之情。這時候,十四阿哥為了避免康熙怒火中燒,做出嚴酷地決定,當即求情道:“八阿哥無此心,臣等願保之!”

這一刻,康熙“出所佩刀欲誅胤禵,皇五子胤祺跪抱勸止,諸皇子叩首懇求,上怒稍解,命諸皇子撻胤禵”,氣雖然消了些,但康熙還是下令手下對八阿哥大打二十大板。

這件事過後,八阿哥和十四阿哥的關係就更加親密起來。

《清史稿·列傳七·諸王六》:翌日,召諸皇子入,諭曰:“當廢允礽時,朕即諭諸皇子有鑽營為皇太子者,即國之賊,法所不容。允禩柔奸性成,妄蓄大志,黨羽相結,謀害允礽。今其事皆敗露,即鎖系,交議政處審理。”允禟語允昷,入為允禩營救,上怒,出佩刀將誅允昷;允祺跪抱勸止,上怒少解,仍諭諸皇子、議政大臣等毋寬允禩罪。

這一刻,事情揭過去了,但幾個月後,康熙又一次見到了自己這位八阿哥的能量。

當時康熙因為太子過於無情,做了許多荒唐事,便把他給撤銷了。這時候,八阿哥的扶持者就冒了出來,佟國維、馬齊、阿靈阿、鄂倫岱、揆敘、王鴻緒等大臣聯名請求,將八阿哥列為新太子。

康熙:???我兒子剛丟了太子位,你們就冒出來,找死嗎?

結黨,歷朝歷代都是重罪,特別是此時康熙犯病,太子被撤銷的時候。這些人的出現,也讓他明白自己的兒子勢力已經發展到了一定規模了,他必須要趁著這股勢力還不足以翻起浪花的時候,把它拍回去!

怎麼個拍法?兩種方法:

一、離間八阿哥和十四阿哥關係;

二、殺雞儆猴。

康熙重重批判了佟國維、馬齊等人,還將八阿哥給軟禁在家中,以示警戒。

康熙身兼父親和皇帝兩個角色,所以,這也使得他離間的手段變得極為謹慎,畢竟這種事情要是處理不好,手心手背都是自己親兒子。

一開始的時候,康熙只是採取疏遠八阿哥,寵愛十四阿哥的策略。

自從八阿哥在其母親忌日時,本來打算送給康熙的兩隻雄鷹送到他手上,已經變為死鷹時,康熙就徹底對這個兒子失去了耐心,認為他在詛咒自己。

康熙大罵八阿哥:“系辛者庫賤婦所生,自幼心高陰險。聽相面人張明德之言,遂大背臣道,覓人謀殺二阿哥,舉國皆知。伊殺害二阿哥,未必念及朕躬也。朕前患病,諸大臣保奏八阿哥,朕甚無奈,將不可冊立之胤礽放出,數載之內,極其鬱悶。胤禩仍望遂其初念,與亂臣賊子結成黨羽,密行險奸,謂朕年已老邁,歲月無多,及至不諱,伊曾為人所保,誰敢爭執?遂自謂可保無虞矣。”

甚至說道:“自此朕與胤禩(八阿哥),父子之恩絕矣。”

此時,八阿哥算徹底涼涼了,這個以他為主心骨的團隊失去了上升的空間,成員內心是很崩潰的。

這種情況下,康熙給十四阿哥來了個“大將軍王”的封賞,並且在他出徵的時候,召集王子和大臣觀看,讓他們瞧瞧自己對十四阿哥的寵愛。

這也是壓垮八阿哥聯盟的最後一根稻草,整個團隊一下子出現了兩個主心骨,如果是其它行業還好,可換成當皇帝,這就不是值得高興的事情了。

如果喜歡,歡迎點個關注支持一下,每天都將為您帶來有趣的文章分享


腦洞趣味歷史


康熙大帝以平青海羅布臧丹增叛亂為由,由十四皇子掛帥統兵,並封其為“大將軍王”。明眼人一看便知類似替代君主御駕親征,建立不朽功勳,隱隱有立為繼承人的信號。

如此就使八阿哥倍感失落,在自覺或不自覺中,不再視其為盟友,而作為新的競爭對手。

後來的慈禧太后著力提拔李鴻章、沈葆楨,架空曾文正公於無形,用的也是這一手段。


專注歷史寫作老沈


《雍正王朝》中,四爺和十四爺雖然是同胞的親兄弟,但四爺和十四爺的關係並不密切,反而和十三爺關係很好,十四爺則支持四爺的政敵八爺。

題目中說康熙巧妙離間八爺和十四爺之間的關係,這句話只說對了一半。實際上,先後有兩個人在挑撥他們二人的關係。

首先挑撥八爺和十四爺關係的是四爺。四爺舉薦十四爺出任大將軍王,雖出於公(十四爺善於帶兵),但四爺也看出十四爺其實也有奪嫡的野心,一旦有了兵權,就會想方設法擺脫八爺,建立自己的政治勢力,為將來奪嫡做準備。因此,四爺推薦十四爺出任大將軍王,也有分化八爺和十四爺的目的,。

果然,十四爺一去西北,就用一封模仿八爺筆跡的假書信,挑撥八爺在軍中的部曲穆彰阿與八爺的關係,使他投靠自己。所以,先離間八爺與十四爺關係的是四爺。

第二個挑撥二人關係,助力四爺繼位的人則是康熙。死鷹事件後,康熙本來可以進行徹查,但他沒有這麼做。鷹是十四爺送的,可康熙卻並沒有查辦他,這給了八爺一個假象——康熙很可能已經決定立十四爺為皇位的繼承人,使得八爺不得不防著十四爺,這在客觀上起到了挑撥二人的作用,也使八爺分心,為四爺的繼位創造了較好的條件,最終促使四爺順利繼位。


孤舟釣江雪


1722年,康熙69歲駕崩。繼承他皇位的是四阿哥胤禛。當時,康熙的繼承人選有八阿哥與十四阿哥,可是繼承人偏偏是不受寵的四阿哥。

關於雍正繼位,有很多版本,其中最出名的莫非“改傳聖旨”。據說在宣讀聖旨的時候,雍正改了聖旨,把“十四”給成“於四”,本應由十四阿哥繼位,變成了四阿哥。按照清朝的慣例,康熙遺詔用漢、滿二種文字書寫同一內容,漢字易改,但滿文難變,所以這種說法就難以自圓。

其實,四阿哥是最受康熙器重的,康熙後期,他幫忙料理了很多國家大事。除了四阿哥自身能力出眾之外,他的兒子弘曆也深得康熙喜愛。

四阿哥知道康熙愛牡丹,便特地邀請康熙去圓明園賞牡丹。11歲弘曆身材頎長,容貌清秀,眼睛裡流動著不同尋常的靈氣與沉靜。行禮時既敏捷得體,又不慌不忙,康熙慈愛地招招手,讓弘曆站到自己面前,詢問起功課,弘曆落落大方地背了幾段經書,從頭到尾清晰地講解了一遍。弘曆的與眾不同,讓康熙過目難忘。

過了幾天,康熙特地找來算命先生來給弘曆算了兩卦,那個算命先生說,弘曆天生就是富貴像,而且眉目如畫,將來文韜武略不在話下,而且為人也會非常孝順。後來,康熙宣佈了一個不同尋常的決定:要將弘曆帶回宮中養育。果不其言,乾隆80多歲去世,在位60多年。





阿輝看歷史


西北平叛,康熙採納了四阿哥的意見,派十四阿哥擔任大將軍王,八阿哥意識到自己沒有戰功,開始掣肘十四阿哥,八阿哥和十四阿哥的較量白熱化,四阿哥隔岸觀火,坐收漁翁之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