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馬上上一年級了,可是根本不認識幾個字,拼音也不會,擔心跟不上怎麼辦?

藍天白雲2002


孩子馬上上一年級了,可是根本不認識幾個字,拼音也不會,擔心跟不上怎麼辦?

我覺得這個問題完全不必要擔心。

首先,拼音本來就是一年級才開始學的,孩子現在不會也很正常。只是很多幼兒園、學前班提前學習了而已。但人的學習是有規律的,提前學不一定就好,按規律學習才是正確的。

其次,在孩子還沒有上學前,還是要讓孩子多看些繪本,多認識一些拼音和字。這裡說的“認識”,不是會讀會拼,而是混個臉熟,等孩子上學後看不會覺得太陌生。

另外,父母可以跟孩子一起看書,對一些字詞的意思做一下簡單的解釋。同時鼓勵孩子開口讀書,對於孩子的不標準發音,可以做一下糾正,這些對孩子未來學習拼音都有很大的幫助。

最後,把擔心的時間拿來多幫助孩子學習吧。尤其孩子剛上學第一學期。多問問孩子在學校學習的情況,多看看孩子的課本,發現孩子的困難。要知道,大部分孩子無法將自己的困難描述清楚。

以上我個人觀點,歡迎在評論區留言討論,謝謝閱讀!


啟智優學


你現在擔心也無濟於事。擔心不如現在行動為他做點什麼。

在數學這裡,我可以有一些經驗告訴你,我翻了翻一年級數學上冊

第一課:是認識一到十的十個數,這個簡單。

第二課:是認識位置,上下前後左右,可以在日常生活裡交給他。就像我家兒子晚上睡覺背上撓癢癢,我就會告訴他哪是左邊,哪是右邊,那邊是上,那邊是下。他指揮我說往左點兒,再往右點兒,往上點兒,往下點兒然後就去找癢癢的地方。

第三課:是一到五的認識和加減法,這個也簡單。

第四課:時認識圖形,圓形,正方體,這個也可以在日常的生活裡面拿出一個球,你就可以說他是個球體,拿出一個書本,你就可以說它是長方形的。在日常生活裡教他認識,不知不覺的去認識很多物體的形狀。

第五課:是六到十的認識和加減法,如果上過幼兒園,六到十的認識和加減法應該也不成問題吧?

,第六課:是11到20各數的認識,這個也不是問題。

第七課:是認識鐘錶,認識鐘錶,這個我就很有話說了,家裡如果有鐘錶,沒有終表的話,買一個小鬧鐘就帶阿拉伯數字,時針,還有分針,秒針的那一種。告訴孩子,短針是時針,長針是分針,紅針是秒針,你就問寶寶:"幾點啦"他肯定回答:″不知道"你就再問他:“現在短針指到幾?長針指到幾?”這樣就教會孩子認鐘錶,當然你最好就是在整點的時候或者幾點半的時候問孩子。

第八課是20以內的進位加法。

加減法也可以在曰常生活中練習,孩子現在已經七歲了,你可以每個星期在固定的曰子給他固定的零花錢,買玩具和零食,一些小文具。前提就是你要告訴她每天買零食,只能買一回,而且只能買一樣東西,畢竟零食吃多了對身體不好,我們要限制它。

還要告訴他錢如果提前花完就沒有錢花啦,我們也不會再給你錢,要等到那一天再給你錢。大人一定要狠心,他提前花完錢,也不要給他零花錢。到你們規定的那一天再給。

讓他拿著錢去買東西,然後買回來東西以後,你就問他花了多少錢讓他算一算。

這樣無形中鍛鍊了孩子的財商,也鍛鍊了他買東西的決斷力,還鍛鍊了他運算的能力,也鍛鍊了他認識錢幣。錢幣是第二冊學的東西,還可以讓他知知道元角分也會知道十個一角的是一元,兩個五角的是一元,十個一元的是十元。大一些你也可以監督著,他如果要想買一個玩具的話,你就可以你玩具是30塊錢,你可以給他50元讓他去結算,然後呢,那麼你就問他,50元減去30元,還剩多少元?讓他算,無形中又學會了應用題。

還有一個就是當孩子想買一個東西,你不想給他買,他還鬧的時候,你就說你拿你自己的零花錢買,他有時候就捨不得就不買了。😏😏😏😏

認字這一塊兒,你真的是急不來的。現在是暑假,孩子七歲,可以給孩子報一個暑期班,補一補一年級的知識。不報班也可以在家裡教孩子,每天固定的讓孩子寫上幾個拼音,練上幾個字不要多了。

等孩子上了一年級,孩子由於不認識字,總會讓家長念題,家長呢就用手指頭指著,讓孩子也看著。卷子的題目總是那些,他看久了,認識的字也多了,而且他們每天也在不斷地在學認寫新的生字,寫題的時候也不斷的在寫,他也是在每天進步的。

在星期六,星期天休息的時候,大人不要忙著看手機,給孩子聽寫一下生字,孩子不會的,讓孩子寫幾遍,讓他會默寫。

這樣日積月累下,日積月累下到了二,三年級,他的字應該已經不會成問題了。

這個過程裡面,孩子字不認識,回答作業的時候字兒不會寫,然後成績有時候也考的不好。家長一定要耐心,也不要總是忙著幹別的,要重視孩子的學習,允許孩子慢慢來,不要打擊孩子,小學一二年級要培養孩子的學習興趣才,有了對學習的興趣,孩子才能發自內心的去學習。

有人問小學,中學,還有高中,哪個對未來的學習影響最大,我覺得呢應該是小學,小學的知識並不簡單,小學六年級的時候已經學了負數,百分數。還有面積的計算。小學的知識聽不懂,到了中學我們就只能乾瞪眼了。

現在的工作,找工作都要看學歷,你就是學技術,最起碼也得有個初中的知識吧。家長不重視孩子的學習,孩子也不重視學習,沒有培養孩子對學習的興趣。不愛學習,基礎沒打好以後上了初中,就算是想聽也聽不懂,後悔藥都沒得買。






家有上學娃


沒事,可以利用節假日,週末,雙休給她補回來,我女兒上了幼小銜接班,第一學期拼音學的特別好,第二學期好老師走了,換了個很差的老師。拼音,字,寫的特別差勁,我看那樣沒法了,我就利用空餘時間給她補回來了,【可能四歲多的時候背過唐詩三百首,所以記憶力特別好,學東西很快】但是在家好好的,拼讀啥的都學的特別好,一到學校又成那樣了,真的讓我崩潰至極,後來我一點一點給她教,家裡關於漢語拼音的書籍一堆,買了唐詩宋詞三百首,這個暑假就是用唐詩宋詞三百首給她啟蒙的,寫了一遍,讀了一遍,現在寫字能看,而且識字了,老師讓帶書,別的小朋友都帶的是很薄的書,我給她帶了一本第七張照片裡那種書,別的小朋友都很好奇她能不能看的下來,她說可以,昨晚她讓我講故事,我就翻開一個神奇的演奏家,讓她讀給我聽,這個故事她很喜歡,沒想到,居然很流利讀出來了,我覺得有這樣就行









諸葛筱蝶


學前教育在現階段特別一線城市顯得至關重要,既然已經有這個意識了,為什麼要等到孩子馬上一年級了才開始擔心跟不上這個問題。


我記得我家孩子在讀幼兒園小班的時候,我們也想著是不是通過快樂教育來幫助他成長,不知道什麼時候開始,我家那位忽然就和打了雞血一樣,開始狠抓娃的學習,從識數識字,到加減乘除,英文abc,當然那時候還沒想過找外面的補習班,基本上都是家裡面自己教的,每天都按照計劃去做,目的只有一個,就是希望孩子能有機會去讀好的民辦學校,因為家中對口的並非重點學校,在我們看來,拼一把還有機會,不拼一點機會都沒有。


前陣子碰到一位寶媽,孩子同班的家長,考試成績不理想,著急的說“後悔沒早點教孩子識字”。大部分家長都認為學習是上小學的事情,但一旦真正進入校園之後就發覺差距如此之大。的確,上幼兒園時孩子最快樂的時光,我兒子也不止一次和我們說,好懷念幼兒園,那時候真開心。


大家都認可讓孩子早認字,學知識不應該,但是一旦到了小學,就會發現幼兒園和小學之間有一個斷層,包含兩方面:一是拼音,二是識字量。識字量少的孩子容易吃虧,只要父母一離開,孩子就會問“這個怎麼做?”我理解不是孩子不知道怎麼做,而是他根本不理解題目的意思。同樣識字量少孩子就無法自主閱讀,現在各個小學都要求孩子讀一些規定樹木,一年級開始就有很多指定書目,學校裡的考試往往最後10分離不開這些三字經,古詩以及課外讀物,一旦家長沒空陪在身邊,孩子其實就無法完成這項工作。


所以回到開頭擔心跟不上怎麼辦?那家長應該從現在開始就要培養孩子的學習興趣,讓他有個快樂的情緒體驗,每天有一個計劃表幫助孩子學習小學即將面臨的各種知識要領,其實各大教育論壇上都有很多家長的心得,多花些心思去學習,摸索出一套屬於自己孩子的教育方式才是關鍵。


王班長論教育


特別理解你的擔心,我女兒上幼兒園大班時我也很焦慮,孩子拼音不好,識字量又不夠,上學了跟不上怎麼辦?其實我們的擔心有部分是多餘的。


現在哈爾濱用的教材是人教版,拼音弱化了,更加重視漢字的認讀寫。一年級上學期,一共有100個生字要求會寫,200個生字要求認識。


分享下我家寶貝認字的辦法:

辦法一

1、準備識字卡片,最好是一面有圖,一面是單獨的漢字,跟寶寶玩遊戲。

第一步:認單字,先用圖片來吸引他的注意力,讓她看圖猜字,然後揭曉答案。

第二步:組詞,寶貝已經認識這個生字,就讓他來用生字組詞,找幾個可以和生字組詞的漢字,讓他自己組詞。

第三步:短句填字,用字卡拼一句段話,去掉其中的一個字或者一個詞語,讓他自己去找字填好。

辦法二:讀繪本

找幾本平時孩子很喜歡的繪本書,反覆給他讀。並讓他用手指指著字,你來給他讀。熟悉幾天後,確保他已經知道每頁的內容,然後故意讀錯詞語或者字,讓他發現錯誤。因為指出家長的錯誤會給他帶來成就感,所以他會更加專注的看字聽你說故事,這樣對漢字的記憶又加強了。

辦法三:找一個認字的APP

每天十分鐘,給孩子定好規矩,只能看十分鐘,APP教學生動有趣,又動手又動腦,孩子比較喜歡。

認字量是長期積累下來的,家長自己要調整好心態不要著急,只要孩子每天都有進步就行,閱讀很重要,所以一定要給孩子準備一些有拼音標註,文字量大的書籍,能滿足他有一定識字量後的閱讀和認字的需要。

一年級不可怕,學習的內容也不多,只要每天跟上老師的節奏,養成好習慣就行。



盜驪貓


其實你這種擔心是出於愛。

家長都擔心孩子輸在起跑線上,所以現在很多幼兒園都採用學前教育。

我之前參觀過兩個幼兒園,這兩個幼兒園都是私立的,外面的裝修給人感覺很溫馨,進到教室,我就感覺很不舒服了。

小班的教室還好,有幾張供孩子們看書,做手工的桌子,具體有沒有教我就不再追探了。

中班的教室,桌子擺的整齊劃一,不知道的還以為進到小學了。

黑板上有老師教的內容。

我非常反對幼兒園教孩子學習,孩子在家和父母學的已經夠用了,孩子主要是到幼兒園去和孩子們交流,還有就是玩,玩最主要了。

如果一個幼兒園能讓孩子們玩起來,那麼這個幼兒園真的是非常了不起的,因為很多人只會教,不會玩,只有教才不會用思考,玩是會調動動用思考的。

如果你的孩子之前沒有被灌輸很多學前教育,那麼他很可能在其他方面比較優秀,比如會玩,想象力更好,運動的多身體好,這些都是佔用時間的。

人天生就有學習的能力,如果只為追求幼兒園統一標準的學習內容,孩子的其他方面就會受到阻礙。

還有一個現象,都說小學三年級是個分水嶺。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很多孩子提前學習,當進入一年級發現自己都學過,於是就放鬆學習的進度,漸漸對學習沒有了興趣,於是後面的知識越來越多,越來越難的時候,自己才發覺學起來吃力,所以有個現象就是,小學開始兩年學習成績好的孩子,大部分在三年級以後成績就慢慢變差了。

而那些沒有接受過很多學前教育的孩子,因為前期有輸在起跑線上的感覺,於是激發了自己的學習鬥志,加上三年級以前的知識容易掌握,孩子很快就能學會走了成就感,自然進入一個愛學習的循環,於是一路向上,慢慢就超過之前在自己前面的同學。

學習是終生的習慣,不用擔心孩子因為沒有多月幾個字,少會幾道數學題,就焦慮。人生是一場馬拉松賽跑,拼的是持久戰。

家長要做好親子關係,不要因為孩子一時的成績不好就另眼相待,要知道,家長是孩子最好的老師,如果要孩子有持久的學習力,家長也要做到表率。



父母育兒新知


不用擔心那麼多,孩子上小學前的任務就是發展性格和各方面能力,很多幼兒園或家庭雖然有教認字,孩子的識字量是不少,但後期的發展參差不齊。我堂弟的兒子就是,學前班時認字也不少,可到了小學二三年級後語文越來越差,說到閱讀也是完全沒有興趣。而語文閱讀和理解水平直接影響到其他的學科理解。所以,我們不用擔心孩子識字不多,重要的是讓他保有學習興趣和好奇心,多發展他對事物的理解能力。

不過,父母也不會放任不管,只要在他讀小學的前面一兩年,幫助他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注意一下學習方法,就不會有什麼大問題。現在是暑假,如果著急,也可以先拿一些拼音字母掛圖每天讀一下,學一學。適量就好,不要讓孩子一下子感受太多壓力。

想一想我們小時候,也都是在上了小學以後才開始真正認字。但我們的童年是那麼快樂,那些快樂給了我們無限的想象和渴望,也對世界充滿了好奇和喜愛。我想,這才是孩子真正需要的。提早認字,也許會讓孩子在起跑線上多跑兩步,但我們可以通過後期的努力,加上前面蓄積的動力,讓孩子擁有更好的持久學習力。


三稜鏡寶寶之家


我是吳媽,分享最真實的育兒故事


家長對於這樣的情況,不用擔心,有部分孩子上學前確實認識很多字,一年級的學習已經問題不大;但還是會有相當一部分孩子,入學時和題主的孩子一樣,不認識字也不會讀拼音。


入學後,老師會按部就班授課


一年級入學後,老師會教孩子們拼音和認字的,剛開學時,家長要幫助孩子適應一年級的學習節奏,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多讀、多寫拼音,孩子跟著老師的節奏學習,孩子不會掉隊的。

考試時,老師也會幫孩子讀題,家長不用擔心孩子不會考試。


利用暑假上幼小銜接


暑假剛剛開始,離開學還有一段時間,家長實在擔心孩子一年級的學習問題的話,可以幫孩子報個幼小銜接的暑期班,讓孩子提前學習拼音、識字和算術。但是,吳媽看來,這麼做有弊端:

其一:就是外面上的課,有些細節方面可能會跟一年級老師教授的有點不一樣,這樣反而會對孩子一年級的學習造成困惑。

其二:孩子覺得自己在暑期已經學習過了,開學後,老師教的課跟自己學過的課一樣,孩子反而會沒有心思認真聽課,導致孩子養成上課走神的壞習慣。


家長帶孩子認識一些常用字


家長可以在家帶孩子讀一些簡單的繪本,認識一些常用字,並且養成閱讀的習慣,對孩子以後的學習非常有幫助。


對於孩子的任何問題,家長無需過度憂慮,針對具體問題,具體解決,孩子的成長是個漫長的過程,需要家長長期的耐心陪伴。



微塵唯愛


有的人認為要提前熟悉拼音,讓孩子上幼小銜接補習班。我個人認為,並非必要,我兒子上一年級,就沒有提前上補習班,也沒有提前熟悉拼音。只要孩子智力正常,孩子是完全能夠適應並接收新一年級老師教學知識的。其實,從孩子懂得開口說話開始,就可以隨時隨地教孩子識字,這裡所說的識字並非刻意,而是讓孩子無意識中就認識很多字,我們生活當中可以接觸到大量的字,比如書本,廣告牌,包裝紙上.....都可以教孩子認字,然後把孩子會認的字貼在顯眼的牆壁上,肯定並鼓勵孩子,孩子識字興趣就會越來越濃,識字量越來越大,閱讀量就能提升上來,孩子越來越喜歡看書,喜歡看書閱讀的孩子一定不會差到哪兒去!


離疏世半


這個問題其實很難回答,有那些啥也不學後來也牛的人,有那些前期學了不少後來到了初高中也就不行的,專家怎麼說的都有,但我認為不論孩子多大讓他看書肯定是沒毛病的,至於認字我認為喜歡上了讀書,認字就不是太大問題了,主要是怎樣讓孩子喜歡上讀書,如果從小你培養了他讀書的習慣,我認為後面成功的概率就大了,主要是怎樣讓他自己喜歡上讀書,這就得父母共同努力了,一年級最重要的我認為是這件事!我提一個方法,希望能幫到你。 拿著書孩子講故事,孩子喜歡什麼買什麼書,比如他喜歡恐龍,你就買恐龍方面的書,開始你就一個字一個字的給他讀,並且讓他看著,時間長了他自己就認識了,其實他也不知道怎麼認識的。慢慢的他喜歡什麼書你就給他買什麼書就行了。這樣培養兩個月小的故事基本他都能自己看了。希望能幫到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