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與地壇》讓我愧對母親

這本書還沒有開始讀,只是讀了其中的一個片段,但是我卻被這一點都不華麗,相當質樸的語言感動的淚流不止。

這個片段講的是作者和母親之間的事。作者因為不幸高位截癱,每天抑鬱不得志,都會去地壇,與其說是去地壇思索人生,不如說每天想著如何去死。

母親很焦慮不知道應該怎麼辦,可是又什麼都不敢問,什麼都不敢說,她知道兒子需要自我恢復的時間,未來也只有他自己,要讓他走出去才對。可是母親又害怕,害怕兒子的想不開而失去兒子,所以母親總是會在兒子出門的時候目送他,並且即使已經不見身影了,也遲遲不離開,像是在思索什麼,又在擔心什麼,也會在兒子長時間的不回家後悄悄的來到地壇,看看兒子還在不在那裡,有沒有想不開做了什麼極端的事情,每次看到兒子還在那裡的時候,就放下懸著的心默默的轉身離開。

作者對他和母親之間這拉鋸戰的描寫真的太感人了,讓我不自主的流淚,就是眼淚自己流出來,根本不受我的控制。其實並沒有描寫的哀聲怨道,感天動地,只是那種讓人感同身受的動作和情景的描寫,讓人更加動容。

母親想走進又不敢走進,但是卻會時刻關注這兒子,兒子只顧自己的心情,哪怕再知道母親的擔憂,也似乎是在賭氣似的不寬慰母親。他是在和誰賭氣呢?和母親嗎?不!應該是和命運,但是他沒有能力和命運賭氣,就讓這份虐心讓無線包容的母親所全盤接受了。

其實這份母子之間的賭氣與被包容不就像我們每個家庭中的母子與母女嗎?想到我曾經也會因為一些不開心的事情回家後臉色很難看,就是誰也別來煩我的狀態,母親就會小心翼翼的問我吃飯了嗎?想吃什麼?或者實在忍不住會問我發生了什麼?而我就會在此刻心情特別不好的時候說道:“別來煩我了!”

那份小心翼翼本是不應該的啊,但是因為我是她的孩子,而我本不應該對母親發脾氣,但是因為她是我媽媽,這種親情關係真的是不能用平等的感情來理解啊!只因這層無法超越的無私的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