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傾畫夫人瘋了之後會不斷提及阿蘭若?你怎麼看?

桉茶苦暖


在阿蘭若和沉曄的故事中,幾乎所有的主人公都是可憐之人。

阿蘭若很可憐,她幼時被親生母親——傾畫夫人扔進蛇窩,愛而不得,常言道“虎毒不食子”,可她母親卻處處置她於死地。

傾畫夫人也可憐,事事為先夫之女橘諾謀劃,為助她登上女君之位不惜謀害親夫和親女兒阿蘭若,可她卻從來不知道橘諾真正想要的是什麼,事成之後反被橘諾囚禁。二十年後,她瘋了,偶有言語,提及最多的卻是阿蘭若的名字。為何?

以下是我的觀點。

一、要麼至愛,要麼至恨

一個精神遭到重創的人總念著一個人的名字,這個人可能是她最愛的人,要麼,就是她恨之入骨的人。傾畫夫人愛不愛阿蘭若呢?很顯然,從腹中懷上阿蘭若那一刻起,她就認為這是自己的恥辱。她本來與先王夫妻情深,後來王室政變,自己為了保全腹中的橘諾忍辱偷生改嫁給新王。直到阿蘭若死去,她也沒有愛過阿蘭若,恨,倒是恨之入骨。但是,沉曄為阿蘭若一劍斬三季,自己被橘諾囚禁之後,回首往事,她可能會後悔當初的所作所為,從而改變對阿蘭若的看法吧。

二、傾畫夫人對阿蘭若有所愧疚

阿蘭若從來沒有做錯過什麼,要說過錯,也不過是無意中擋住了橘諾成為女君的道路。目的達成了,阿蘭若死在了鳳鳴陣下,在思行河邊一片花海中,她化為了塵土,而橘諾當上了女君,自己卻被橘諾囚禁了起來。在經歷了一切的大慟大悲後,精神遭到重創的她才真正醒悟,她會想起阿蘭若的好,可惜為時已晚,局面已經不可挽回,兩個女兒都註定要恨自己了。


一個母親,能夠做到這個地步,也實在是不仁不義了。善惡終有報,自己種下的苦果始終還是要自己來吞嚥,如果傾畫夫人能愛阿蘭若一些,哪怕一點點,那麼一切的悲劇就都不會發生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