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族姓敖,那麼鳳凰族姓什麼?

老甜爺


中華民族是龍的傳人,龍在神話傳說中佔據著十分重要的地位,在中國古代,皇帝往往稱自己為真龍天子,在四大名著西遊記中,龍族的人都姓敖,在《哪吒之魔童降世》中,龍族的後代敖丙也成為了家喻戶曉的形象。龍族姓氏是“敖”,但龍族姓“敖”只存在於少數的神話故事中。

中國古代的皇帝稱為龍,皇后為鳳。鳳的姓氏是什麼呢?

在傳說中,軒轅黃帝在征服周圍部落後,軒轅黃帝為他們制定了一個圖騰。這些部落被統一之前,他們都擁有屬於自己的信仰和圖騰,這些圖騰的圖案各異,凝聚了部落的精神信仰和希望。軒轅黃帝在製做統一圖騰的時候,也廢了很多心力,他希望新的圖騰能匯聚了不同部落的特色,更加的服眾。

軒轅黃帝將這些部落的圖騰元素進行彙總、糅合而成,從而形成了龍圖騰。在這個過程中,有部分部落對龍圖騰不是很滿意,所謂眾口難調,軒轅黃帝當時為了讓這些部落得到安撫,他的妻子嫘祖就將其餘部落的圖騰再次進行加工創作,並形成了鳳凰圖騰,鳳凰圖騰的形成添加了很多不同的元素,在鳳凰這一圖騰形象中,可以看到孔雀、天鵝等動物的形象,鳳凰還擁有金色華麗的羽毛,所以這一圖騰制定後,原本不高興的部落都滿意了。

使用龍圖騰的古老部落都是敖姓,他們後來臣服於軒轅黃帝,敖姓始終都是他們的姓氏。關於鳳凰族的姓氏其實存在很多爭議,但是大部分史學家都認為鳳凰族的姓氏就是嫘祖的“嫘”,因為鳳凰圖騰是嫘祖創造出來的,後代自然都是姓“嫘”。當然這個姓氏已經不多見,因為隨著時代的變遷,“嫘”姓已經逐漸發展為“雷”,部分擁有這一姓氏的人都是鳳凰族的後代。


歷史課課代表


龍族姓敖?《西遊記》看多了吧!四海龍王有了敖姓是在元朝,最早記錄是姓燭。至於鳳凰姓也是眾說紛紜,但趙肯定是鳳凰一族中的姓氏,其中有個人大家都認識,他叫秦始皇!


龍族出現的姓氏

1、上古神話中,有個很牛逼的龍,有自己的姓氏,人面蛇身,身長千里。

不吃不喝,不眠不息。睜眼為晝,閉目為夜,一呼就是炎熱的夏天,再一吐就是鵝毛飄飛的寒冬,流個眼淚打個噴嚏就是吹風下雨。

此龍姓燭名九陰,章尾山之神,鐘山之神,是四季中秋季之神,名為“降龍”。

也就是說,最早有記載的龍姓燭,真真正正的龍祖宗,與盤古眼化日月還有一定聯繫。

“鐘山之神,名曰燭陰,視為晝,瞑為夜,吹為冬,呼為夏,不飲,不食,不息,息為風,身長千里。其為物,人面,蛇身,赤色,居鐘山下”。——《山海經》

2、龍族當然應姓龍,出自元雜劇《沙門島張生煮海》,這是段凡人戰勝神仙自由戀愛的故事。

秀才張羽跑到石佛寺彈琴,結果龍王的三女兒龍瓊蓮就跑來說愛,才華傾倒佳人,書生泡了龍王的女兒。

兩人相約再見,龍王這個老丈人就插了一腳,禁足女兒。這下惹怒了張羽,二話不說,拿出仙姑的寶貝,要煮一海之水,泡杯鐵觀音解渴。

龍王傻眼了,你有寶貝你倒是說個話呀,趕緊送出女兒,讓兩人成婚。

所以只要兩人相愛,什麼阻隔,什麼地位都不是個事,情至深處,有點實力,自然圓滿。遇到困難亦如是!

3、宋代出“龍王”,元朝定“敖”姓。

宋朝趙彥衛說佛經傳入中土,有了龍王,咱們的河伯就跑到不知哪兒哭泣去了,世人都喜歡新物,容易忘記舊人。

元雜劇《爭玉板八仙過海》中,四海龍王才有了“敖”姓,就是咱們喜歡的八仙故事,還有四個悲催的龍王,被八仙調戲得象四個小媳婦。

龍姓“敖”,是元朝乾的事,所以單單說姓敖是錯誤的,以偏概全。還有龍姓、燭姓在先呢!


鳳凰一族姓氏

1、鳳族姓氏比龍族更復雜

鳳凰與龍同為祥瑞神獸,龍鳳呈祥的主角之一。鳳凰烈火涅槃是為永生,身為百鳥之王是為高貴,所以鳳凰現世便是意味吉祥,天下太平昌盛。

鳳為雄,凰為雌,多棲梧桐,所以誰家附近有梧桐的,不妨留意一點,萬一遇到了不妨認一下親戚,從此冬天基本不用怕冷了,自然烤爐。

鳳凰最早的記錄是在《尚書·虞書·益稷第五》裡面,大禹治水成功後,群鳥來賀,然後鳳凰華麗的出場了:蕭韶九成,鳳皇來儀。

《山海經》處處皆是鳳凰的身影,但卻沒有姓氏,因為鳳凰是部落圖騰,而母系社會姓是沒有隨父姓一說,因此上古神話裡面人姓是很隨意的。

《海內經》雲: 鸞鳥自歌,鳳鳥自舞。

比如黃帝原姓公孫,生於軒轅之丘,姬水邊長大,後就以地名做姓,改名姬軒轅。

炎帝呢,在姜水旁邊長大,就姓姜。

兩人同是少典後人,卻有不同姓,並不隨父姓。

2、鳳族的後人姓趙,秦始皇是也!

秦始皇嬴政,怎麼會跟趙扯上關係的呢?

1、伏羲姓風,與鳳通假,這算鳳凰的第一姓氏。其後代東夷族,一直以鳳凰為圖騰,對其有特殊的崇拜。

2、少昊,所屬金天氏源於伏羲氏,也屬於鳥圖騰的部落聯盟之一,以鳳凰為圖騰,再後來,圖騰演化為姓氏,便是贏姓,少昊即是鳳凰一族的原始遠祖。

  • 夏朝是嬴姓南方系
  • 商朝是東夷的北方系
  • 顓頊帝、嚳帝和後來的嬴國屬東夷的東方系

這些嬴姓後裔,皆是少昊帝的後裔,所以秦始皇也是。

原本秦始皇該叫“趙政”,贏姓趙氏,先秦時期男名應該是氏加名。秦始皇直接以圖騰姓為姓,要做天下第一帝,也的確做了盤古創世以來的第一皇,氣魄驚人。

《秦始皇本紀第六》:“以秦昭王四十八年正月生於邯鄲,及生,名為政,姓趙氏。”



隨著秦始皇分封大臣,贏姓便分化成更多姓氏,都是鳳凰一族的後人。

“秦之先為贏姓。其後分封,以國為姓,有徐氏、郯氏、莒氏、終黎氏、運奄氏、菟裘氏、將梁氏、黃氏、江氏、修魚氏、白冥氏、蜚廉氏、秦氏。然秦以其先造父封趙城,為趙氏。”

東夷族雖然分化,姓氏逐著朝代變遷,其中有姓再次分化,形成了更多不同姓氏,但古籍中記載,以下十個姓必是鳳凰神族的後代!

李、黃、徐、馬、趙、譚、郝、江、姚、姒。

好好看一看,如果有你的姓,你就可以向外人吹牛皮,我是鳳凰一族,別惹我,我一發火連自己都害怕!

或者向愛人示威,不要以為我跟定你就不把我當回事,等我哪天鳳凰涅槃,新生以後你求我都不回頭!


西遊夢紅樓


在《西遊記》和《封神演義》中,龍王和龍太子確實以敖為姓,但這只是小說中虛擬的設定情節,如果以此來給龍冠以敖姓,恐怕也不太合適。至於鳳凰,本身就與龍一樣僅僅是存在與虛空世界的生物,想要為其“署名”,只能從神話角度去分析了。

首先,鳳與龍一樣,也是百家姓之一,神話小說裡可沒有“無趣”到直接拿它們的種族做姓氏的,因此龍的形式就有敖、摩的說法了。鳳凰這個物種最早出自《山海經·南山經》中,它也是少有的祥瑞之物,只要見到鳳凰,就說明最近一段時間內天下絕對是太平的,沒人存在捕殺鳳凰的想法,鳳凰也自己翩翩起舞,無憂無慮。

後來所有有關鳳凰的小說,作者都“不約而同”的沒有把鳳凰人格化,或許是因為同類中已有孔雀和雞彌補了空檔,導致鳳凰大神也不必繼續被再次創作了。直到清朝紅學家諸聯(你沒看錯就是紅學家)在其筆跡《明齋小識》記錄了這麼一則故事:

青浦鳳凰山有趙姓,在郡為役,一昔歸家而顛,自雲:山靈命查每日花開數,造冊以報。

可見在古代上海,趙家曾侍奉過鳳凰山神,但他能和鳳凰山神有所感應,姑且認為鳳凰也有姓趙的吧…



邏輯文史游


說起龍族的姓氏,也就是《西遊記》一書中,專門為龍族寫下了一個姓氏“敖”。例如東海龍王敖廣、南海龍王敖欽、北海龍王敖順、西海龍王敖閏是也。翻遍史書文獻古籍,基本上找不到關於龍族姓氏的記載,也沒有龍族這一說法,更別提鳳凰一族。所以現在所謂龍族和鳳凰一族的說法都不正確。



因為龍是中華文明的圖騰,所以龍在華夏文明的傳承中擁有著最尊貴的地位。那麼在百家姓氏裡最尊貴的姓氏應該算是公孫氏。因為我們的華夏先祖之一的黃帝就叫公孫軒轅。我覺得如果我們真的把龍族抬高到華夏民族的精神圖騰,也許只有這個姓氏才能配得上龍。


而關於“敖”這個姓氏,其實不怎麼樣,普普通通。根據北宋時期的《百家姓》記載,這個姓氏主要出自於五帝之一的顓頊,就是那位“絕通天地”偉大帝王。也就是顓頊的老師太敖,他的後代就是以敖為姓開始傳承,形成了一代姓氏敖姓。

但是在歷史很少有什麼敖姓的人的故事在史書和古籍有記載。也就是在文學方面,還有一些敖姓人物留下了許多文學作品。比如宋代詞人敖陶孫,明代詩人敖英,清代詩人敖巘等等。可以說這個姓氏在歷史還真沒什麼建樹。古代敖氏的望族居住在譙郡(今天的安徽省毫縣),而現代敖氏主要分佈在江西一代。

特別好奇咱們的大文學家吳承恩怎麼會想到為龍賜予敖這個姓氏,至少到現在還沒有人知道。看到提問者的這個問題,好想扒開吳大爺的墳墓,向他老人家問個明白。

個人認為,可能與敖的意思有關。敖字的文學釋義就是自由的飛翔,無拘無束,遊蕩在天地之間的意思。比如《說文》中講:敖,出遊也。《禮記·曲禮》:敖不可長。那麼這個我們知道,龍沒有翅膀,卻可以上天入地,自由翱翔,騰雲駕霧。所以我們的吳大爺就為龍族取這個名字,非常符合龍的特性。



就像作者問的問題,假設真有龍族和鳳凰一族的話。那麼既然龍族能夠配得上公孫氏的話,鳳凰一族的姓氏我覺得可以為姬姓。因為這也是一個擁有一千多年曆史王朝的周朝的天子的姓氏。這個傳承了一千多年的名字可以說是非常尊貴的象徵。


當然我們不能憑空想象,也不能隨意捏造。所以關於龍和鳳是否有姓氏,其實在我看來無關緊要。因為這兩種動物的高大尊貴形象已經深深的融入到華夏文明和中華民族的血液當中。

我們生活中太多方面,都已經無處不在。比如在男女婚姻當中,我們有龍鳳配或者龍鳳呈祥,對於我們後代子孫我們一樣他們是龍子鳳孫,對於我們的事業我們一樣龍飛鳳舞,在我們的建築中有鳳樓龍闕等等。

我們需要做的就是將這個文化傳統傳承下去,教育下一代,讓下一代的也傳承下去,就這樣一代一代傳下去,子子孫孫無窮匱也。


雲夢澤中的無名之士


首先,龍族不姓敖

龍族未必都姓敖,好像漢族人都不是都姓李?滿族都姓愛新覺羅啊?

《華嚴經》中記載了“十大龍王”分別是:“一毗樓博義龍王,二婆竭羅龍王,三雲音妙幢龍王,四焰口海光龍王,五普高雲幢龍王,六德義迦龍王,七無邊步龍王,八清淨色龍王,九普運大聲龍王,十無熱腦龍王。”

看!他們的名字,都不姓敖。

那龍族姓敖的概念,我們從哪得來的呢?有人說,是明初雜劇《爭玉板八仙過滄海》首提。這部雜劇是八仙過海故事的源頭之一,裡面出現了四海龍王,並分別有了名和姓:東海龍王叫做敖廣;西海龍王叫做敖欽;南海龍王叫做敖閏;北海龍王叫做敖順。

我們只記得東海龍王敖廣,不過仔細看他們的名字,與《西遊記》中的名字其實不相同。不僅這兩部作品名字不相同,就是在《西遊記》原著中,他們的名字前後也是不統一的,有興趣的朋友可翻來對照一下。

其實龍族姓敖也只是文學家杜撰出來的而已。

那龍姓什麼?

龍族姓“龍”就好了,一般說和劉姓同源。但不排除有其他姓氏,無從查證。

“龍”姓在百家姓中排名第256位。

《百家姓》原收集姓氏411個,後增補到504個,其中單姓444個,複姓60個。

龍姓出自姬姓。龍姓出自御龍氏,望出天水。夏朝御龍氏劉累(堯之後,因有馴化龍的本領,深得夏帝孔甲的賞識,被封賜為“御龍氏”)的後裔中,就有以龍為氏的,和劉姓同源。

華夏同根,炎黃同脈,炎黃根脈在中華大地開枝散葉,形成了一個個族群,演變為一個個姓氏,最終又凝聚成為中華民族這棵參天大樹,我們的百家姓就是這棵大樹上的每一片樹葉。

另據《通志·氏族略》所載,龍氏,舜臣也,龍也納言(所謂納言,是當時一種專司出納,帝命的官職),子孫以官職名龍為氏。御龍氏後裔多在晉國為官,魏國大將軍龍賈當出此支。

鳳與龍同理

鳳族姓“鳳”就好了,一般說與酆姓同源,都來自於姬姓。

一種說源於高辛氏,出自黃帝的曾孫帝嚳之後,屬於以官職稱謂為氏。

據史籍《左傳》記載:“高辛氏時,鳳鳥氏為歷正。鳳盍以官為氏。望出平陽、邰陽。”遠古黃帝的曾孫帝嚳(高辛氏)時,以鳳鳥氏為歷正官,就是專職掌管天文曆法的大臣,以指導人們按照季節時令耕田種地和收穫的官員。

另一種源於姬姓,出自唐朝時期南詔國酆氏王族閣羅鳳氏之後,自改為鳳氏。

據史籍《通志·氏族略》上記載,鳳氏遠祖始於周王朝時期,出自周文王的第十七子受封於酆地(今湖南永興),封為侯爵,稱為酆侯。其子孫後代就世代以國號“酆”為氏。

以上均為引經據典的推測,還有很多動物姓氏起源都緣起遠古。比如黃帝與蚩尤大戰於涿鹿之野,曾率領“熊、黑、貅、貔、虎”等。這些“ 熊、羆、貅、貔、虎”等可能就是圖騰氏族的名號。但這些氏族的名號究竟有哪些傳遞下來,成為其後裔的姓氏,也已難尋蛛絲。


可以說老子


不知是否有人注意過,提到龍,必然提起與之對應的鳳。比如把皇帝比作龍,把皇后比作鳳。但鳳是公的呀。母的稱為凰。怎麼會把兩個公的動物,與皇帝和皇后相類比呢?

實際上,這就是一個BUG。

上古時期,華夏族的祖先是與藏族祖先是一個部落,被稱作古羌人。大約兩個民族在七千年前分野。藏人向西,在青藏高原定居。剩下的古羌人的始祖伏羲是人首蛇身,在不斷壯大的過程中,不斷吸收其他部落族群,形成一個部落聯盟——西羌。這樣,也就把其他部落族群的圖騰加入進來,於是蛇身、鹿角、鷹爪、魚鱗片的新圖騰——龍,出現了。


在西羌部落向東發展的過程中,遇到了東夷部落。東夷部落聯盟,則由孔雀頭,天鵝身,金雞翅等組成一個鳳的形象。所以,當時也只有鳳,而沒有母的鳳——凰。

兩個部落互相融合為一個民族,就是現在的華夏民族,炎黃子孫。

至於說,龍族、鳳族,只能是以龍或鳳為圖騰的人類族群。但因為後來的皇帝佔用了龍這個圖騰,所以,專門以龍為圖騰的族群便不存在了。只有當時的皇族,被稱為龍子龍孫。而敖廣這種由龍直接演化成的,則只存在於文學作品裡。


那麼是否有以鳳為圖騰的族群呢?答案是有的。傳說中,五帝之的顓頊有一位女兒叫女修。女修能識鳥語。一天,女修吞食玄鳥之蛋,後了個兒子,取名大業。

“玄鳥隕蛋,女修吞之,生子大業。”

當然沒有玄鳥這種鳥,但古人認為,玄鳥就是鳳凰。而大業因為是其母吞食了鳳凰蛋,生下的,所以也就理所應當的被稱為鳳凰之子。

大業的兒子,比較有名的是伯益。他輔佐大禹治水,也傳承了家族能聽懂鳥獸之語的技能,能夠訓練鳥獸。之後,伯益還被舜帝賜予嬴姓。


說到嬴姓,就不陌生了,首當其中的就是秦始皇。不過,嬴姓的範圍要比想象中要大。還包括嬴姓趙氏的趙國等很多姓氏。但這些姓氏在歷史上都或多或少的流傳下來,能夠馴獸,能夠聽懂禽鳥語言的傳說。比如,趙姓的始祖造父,是傳說中最早馴化馬的人,還為周穆王駕車。秦國的始祖,最初也是為周朝王室養馬的。這可以算是一個鳳族的特性吧。


參習處


品讀歷史,感悟真香,真香君來回答這個問題。在查閱了無數資料後,我可以很確定的告訴題主,龍族姓敖,那麼鳳族肯定姓烏,因為自古以來都是龍鳳齊鳴的說法,所以。。。嗷~嗚,龍姓敖風姓烏,一點毛病都沒有對不?開個小玩笑,大家不要介意。我個人認為鳳凰族應該姓“雷”。

在龍族敖是大姓,但並非所有的龍族都姓敖

在《西遊記》之中的龍族確實是姓敖的,但是這是元朝之後的叫法,最早的時候龍是姓燭的,這個在《山海經》之中也是有記載的:

“鐘山之神,名曰燭陰,視為晝,瞑為夜,吹為冬,呼為夏,不飲,不食,不息,息為風,身長千里。其為物,人面,蛇身,赤色,居鐘山下”。

這個是有文字記錄以來對於龍族姓名最早的記錄,另外在元朝的《沙門島張生煮海》中,龍王和他的女兒都姓龍。所以,龍族因為《西遊記》的極高的流傳度被後世認為是姓敖的,但其實上還有其他的姓氏。

鳳凰是中華民族除了龍族之外的另外一個精神圖騰

“鳳,神鳥也。天老曰:鳳之象也,鴻前、鱗後、蛇頸、魚尾、鸛嗓鴛思,龍紋、龜背、燕頜、雞喙。五色備舉,出於東方君子之國,翱翔四海之外,過崑崙,飲砥柱,濯羽弱水,暮宿風穴,見則天下大安寧。”

這是《說文解字》中對於鳳的註解,曾經鳳凰是楚國的圖騰,但是周朝不認,還把鳳凰汙化為九頭鳥鬼車,所以在很長一段時間中原各國其實是排斥鳳凰的,直到楚地的陳勝、項羽、劉邦攪動天下之後,才得以把他們的文化推廣到全國各地,從此之後鳳凰才融入到整個中華文化之中,成為了祥瑞的象徵。

鳳與凰的形象都出自於嫘祖之手,後從“嫘”轉變成“雷”

另有一個說法,說是在遠古時期,黃帝統一部落後建立一個共同領導者的國度,為了獲得所有部落的認同感,特地製作了一個圖騰,這個統一的圖騰是由被征服的各個部落的信仰圖騰拼湊夾糅而成,而這個圖騰就是龍。

不過“龍”的形象只是用到了大部分部落的圖騰,還有少部分部落的沒有用到,為了安撫這些部落,皇帝的妻子嫘祖想出了一個主意,她把剩下的這些部落的圖騰同樣整合在一起,最後組成了一對五彩絢爛的鳥——鳳凰。

由於鳳凰是由嫘祖所創造,所以後來形成的鳳凰部落的人普遍以“嫘”為姓氏,然後經歷了長時間的變遷之後“嫘”字逐漸被“雷”所取代,因此現在的“雷”姓就是當年鳳凰族的後裔。



歷史真香


鳳是鳳,凰是凰。鳳姓【箕】,凰姓【赤】。

中華民族自稱【龍的傳人】,因龍是炎帝部落的圖騰。而鳳、凰都並非中原民族的圖騰。

鳳雖然是傳統神話裡的重要神鳥,但其實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地位並不高,中原民族並不看重鳳,只以其為風神。

春秋時的古籍《禽經》記載,【鳳禽,鳶類。越人謂之風伯。飛翔則大風。】

因此,鳳的姓是跟了風神的,姓【箕】。《風俗通義》中記載,【風師者箕星也。箕主簸揚,能致風氣,故稱箕伯。】【箕星】【箕伯】是風神之名。

鳳是雄鳥,凰是雌鳥,但實際上凰的地位比鳳高貴。凰代表的是太陽,名【赤烏】,原是二足,西漢後期演變為三足。《呂氏春秋·有始》中記載,【赤烏銜丹書集於周社】。【赤烏】則是部落族名,《穆天子傳》記載,【天子西征。甲戌,至於赤烏之人,其獻酒千斛於天子,天子使祭父受之,曰:赤烏氏先出自周宗。】凰是赤烏氏部落的圖騰,因此凰以氏族之姓為姓,曰【赤】。


純鈞LHGR


其實關於鳳凰到底姓什麼,是有很多種說法的,但最多的是兩種。

一種是相傳在遠古時期,皇帝征戰四方,後來將打下的所有部落全部整合在一起,建立起一個新的國度,而為了使所有的部落團結起來,創造出了一種新的圖騰,就是龍。而最早使用“龍”為圖騰的部落姓敖,而這個部落被皇帝征服以後,龍成為了一個更廣泛的圖騰,而龍族的姓也就跟著原來一樣,姓敖了。

但還有一小部分的部落沒有新的圖騰,所以為了這小部分的部落,軒轅黃帝的妻子嫘祖想了一個主意,把剩餘的這些小部落的圖騰也整合在一起,變成一個新的形象:鳳凰。

因為鳳凰的形象出自嫘祖之手,所以鳳凰部落的人以“嫘”為姓,經過時代的變遷“嫘”字演化成“雷”字,所以鳳凰族也以“雷”為姓。

第二種說法是在鳳凰裡,鳳為雄,凰為雌,不過凰的地位要比鳳來得高。而凰代表的則是太陽,根據史書記載,當時凰的名字為“赤烏”,在演變之中由二足變成了三足。

從史書中可以得知,當時“赤烏”是部落的名字,根據《穆天子傳》可以分析得出,凰是赤烏部落的圖騰,所以凰族的姓氏就以部落的名字為姓,即赤字。

其實關於鳳凰姓什麼,歷史上並不統一,還有趙、贏、少昊等,但因為鳳凰不像龍,只是一個種族,鳳凰原本就是一對官配,沒有統一的姓也很正常。但是不管是龍和鳳凰都是瑞獸,這是毋庸置疑的。


麻衣白髮


趕著洗澡,長話短說。

龍族並不姓敖,至少不是都姓,萬物皆可化龍,從幹寶《搜神記》到無垢道人《八仙全傳》,黑狗、蘆葦篾子、繩子、鯉魚、烏龜、蛇……萬物皆可化龍,他們本來各有姓名,所以即使化龍也不可能改名,龍族不可能都姓敖。如果加上佛教那些娜迦化龍,它們各有梵文名,更不姓敖。四海龍王姓敖只是部分小說的說法。也是來源於佛教和《神異經》,東海釣金鰲,海主自然就姓敖。

鳳凰是楚國的圖騰,周朝不認,所以把楚國圖騰汙化為九頭鳥鬼車。所以當時中原各國是拒絕鳳凰的,所謂的鳳鳴岐山是後人說的,岐山當時那鳥兒根本不是鳳凰。是後來楚國的陳勝、熊心、項羽、劉邦征伐天下,強行把楚文化推廣到全國各地,中原地區和北方各國才不得不接受鳳文化。

相比之下,黃帝乘龍昇天,秦國乘龍快婿,龍文化是中原各國都接受並推廣的。所以,後來的人們會把娜迦翻譯成龍,造成極大轟動,繼而擁有姓名。可是卻沒有把迦樓羅翻譯成鳳凰,而是翻譯成大鵬。偏偏大鵬沒有深厚的民族文化基礎,所以大鵬和鳳凰就很少出現,更不要說給它們起個共同姓氏了。

楚國人另一個特點是自認為赤帝后人,崇尚火。所以,如果要給鳳凰起個姓,姓赤熛怒的赤比較好。或者其它與楚國文化相關的姓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