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基層法律工作者的真實生活狀況是怎樣的?

-二小姐-


我認為法律工作者的水平比律師強多了。

1、比如訴狀,律師寫的很短小,一般就寫二、三,而法工者的寫得很詳細,讓法官靜下心來看了後,就將案件的來龍去脈讀懂了,為了讓法官讀懂訴狀,常用當地白話寫,非常實在。

2丶律師業務沒有法工者專業化,比如律師什麼類型的案件都接,而我們法工者只接本地民事,長此以往,法工者在民事案件水平上就專業了,就象賣油翁的傳奇手藝。

3、律師收案程序很麻煩,比如要到律師所什麼統一接案,還要按照標的收費,我們一般靈活收費。

4、律師的知識更新比較慢,我們法工者很多加入了北大法寶,隨時查詢。

5、為什麼現在律師個人的辦案賠償的較多,我們沒有一例辦錯案件賠賠。

其他還有很多優勢啊,就不說了,總之,律師業務太雜,非業務事情太多,哪有時間學習哦,沒有我們專一。


愚拙人見


這裡的基層法律工作者應該限指取得法律工作證、在農村或縣城從事法律服務的人群。這群人可以說處於我國司法框架的最底層,是真正意義上的法律民工或者法律藍領。

法律工作者由於沒有取得司法資格證或者法律資格證,不是嚴格意義上的律師,故其從業範圍是受限制的,具體來說不能從事刑事辯護,只能代理一些簡單民事、經濟等代理業務。

另外,法律工作者在從業地域上是受限制的。法律工作者只能代理訴訟雙方均在執業所在地的法律業務,不能跨地區代理。

隨著律師隊伍的不斷擴大,律師在法律服務市場攻城掠地、呼風喚雨、佔有壓倒性優勢,嚴重壓縮基層法律工作者的生存室間,逐漸放棄大中城市的法律服務市場。

由於法律工作者與律師在法律專業水平不在一個層級上,無法一較高下,加之服務對象主要是農村的農民、進城的打工者,故其收費低廉。

總之,基層法律工作者普遍生存跟難,收入不高,僅能養家餬口。生活滋潤的廖廖無幾。

當然,隨著國家法治建治的穩步推進,我相信,今天的基層法律工作者也會像當年的赤腳醫生一樣退出中國法治的歷史舞臺。


法海一瓢飲


法律工作者的設置初衷是為了解決老少邊窮不發達地區和鄉村的法律職業人員不足的問題,現在城市裡出現了法律工作者與律師同業競爭的形式。其中不少業務水平不咋樣,收費並不比律師收費低,亂承諾、亂收費、更有甚者冒充律師身份執業!這樣的亂像使老百姓喪失對律師的信任。法律工作者應該回歸到設置的初衷


蔡宏偉律師


國家一直以來沒有對法律工作者一個定位,民事訴訟法給定位。最高人民法院隨機又出一個解釋。擴大立法,限制法律工作者的生存空間,建設法治國家任重而道遠。應該為全國法律工作者舉報一個培訓考核會。然後把法律工作者轉型為律師。從此以後不再有法律工作者。而與國際接軌。全面實行司法考試。


人在旅途A型


在民事丶行政訴訟代理業務上與律師行成競爭關係。而收費明顯低於律師,給普通百姓帶來方便實惠。且他們更帖近基層群眾,所以親近群眾,更受群眾歡迎。同時也是基層司法行政的得力助手,深度參與人民調解、擔任政府法律顧問、法律援助等工作。總之,凸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服務便民、利民特色。


綁木迎風窮爺


法律工作者與律師都是讀同一本書,作為當事人認為只要能為我們提供優質法律服務,提高勝訴率就為,不管你的律師還是法律工作者或者是公民,代理身份並不重要。


有所收斂


法律服務工作者處境艱辛,生活艱難,國家應給予法律和政策上的傾斜和照顧,他們是中國特色,為中國法治發展作出了一定貢獻。


楓林聽雨149479616


有人吃肉,有人喝湯,有人喝西北風。是個耽誤人前程和青春的職業。


風133550562


基層法律工作者生活在基層,服務於基層群眾,收入最低,付出最大!政府應該給與經濟幫助!才能讓他們更好的服務社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