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家魏書生說,埋怨學生難教,往往是因為教師的方法太少。你怎麼看?

風華中考物理專題


在學生成才的過程中,忽視學生因素,一味強調老師因素,過分誇大老師客觀作用,屬於典型的唯心主義。家長愛子心切,指責幾句老師也就罷了,專家不該說些不著邊際的外行話。

什麼“沒有教不好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老師”,什麼“埋怨學生難教,是因為老師方法太少”,都是胡說八道的鬼話。這種根本不想講理的專家都是欠揍。

眾所周知,即使不是搞教育的人也懂,能夠教好學生取決於兩方面的因素。這兩方面,一是學生的自身學習,二是老師的教育教學。內因是根據,外因是條件,學生成功的路上,自己是內因,老師是外因,外因是通過內因起作用的,沒有內因的呼應,再好的外因也白搭。老母雞不論怎麼努力,石頭蛋是孵不出小雞來的。老師再努力教,學生就是不想學,老師的功夫也是白費。老百姓經常說:“他就不是那塊料”。孔子也說過,不憤不啟不悱不發。在學生沒有產生學習衝動時,沒有產生學習需求時,老師不要試著去教學,否則沒什麼效果。當然啟發的工作也是需要老師去做,但是你不能否認,無論老師怎麼努力去啟發,總會有啟而不發的,老師再辛苦也是不可能叫醒一個裝睡的學生。再說老師沒有強制手段,總會有無能無力的地方。要知道,即使警察有強制手段,也總會有屢教不改的犯罪分子。單單的教育就能包治百病,那不是監獄早關門了?任何學生都能教好,都能棟樑之才,那麼人在能力上就不會分成三六九等,大家都當科學家?都當高官?都成為富商?怎麼可能?孔子作為古代大教育家,也不過培養了七十二賢人,我不信魏書生之流比孔子高明多少!

把魏書生或者其他經常胡說的偉大的教育專家派到監獄裡去當獄警,我不知道會出現什麼景象?他們每天從口袋掏出一把一把的靈丹妙藥,然後犯罪分子紛紛棄惡從善,改邪歸正?真能那樣,我們實在是都很樂見!

在教育過程中,站在學生角度,老師是客體,學生是主體,客體的作用只有通過主體的接受才起作用。不承認客體的作用屬於形而上學,誇大客體的作用屬於唯心主義。可見,忽視教育的作用和誇大教育的作用都是錯誤的。每個學生不僅興趣愛好不同,智力水平不同,生活習慣也都不同。有的天資聰明,記憶力非凡;有的腦子笨,貪玩好動,確實記不住東西。怎麼可能都被教好,怎麼可能都成為優秀人才?除非從一出生就由科學家改變了基因。一般老師遇到家長,不願意說“你家孩子腦子笨,學習文化知識真的不行”,會說“有進步,品質好,有特長”,那是照顧家長面子,給家長點盼頭,避免激化和家長矛盾,大多內容只是談話交流的策略。另外,畢竟大家都有受教育權,差生也有進步的區間,也有被塑造個性特長的可能。但是,不得不承認,即使向著個性特長得方向努力,也成不了中上等人才。

教育不是萬能的,教育只是在可能性的範圍內起作用。再高明的老師也不可能把一個一般智力的孩子通過正常渠道送進清華北大。這個形象點的說可以看看培養籃球隊員就清楚了。高明的教練,你可以把姚明送進國家隊,打進NBA ,難道你可以把拿破崙、潘長江、武大郎訓練成優秀的世界級籃球隊員?學習這種事,還真需要看材料,否則,衡水之類的高中就不會去到處掐尖子生了;否則,清華北大就不會擇優錄取了。隨便抓幾個學生就行?就可以培養成科學家?

我不知道專家們的所謂能教好的學生是教到什麼程度?怎麼個好法?是不是和廣大家長們期望的考重點大學,上清華北大的目標一樣?如果不是,如果僅僅是培養出道德還行、行為習慣不太惡劣、基本守紀律、有一點生存技能的一般素質的人,那確實是都可以教的好的,確實稍微好點的老師~諸如魏書生這類的專家老師,都能達到的,都能教好的。但是如此的話,那也叫能教好嗎?能和廣大家長的期待值一樣嗎?

作為教育工作者,勤奮工作,盡最大限度,努力找出最好的教育教學方法,爭取把更多的孩子培養成才是應該做的。但是也應該知道,老師不是能夠點石成金的神仙,總有達不到的目標。

作為專家,應該做的是,尊重科學,尊重規律,不要胡說,不要為了博取不理智的家長的歡心而去苛求老師!忽視客觀規律,是會自己打臉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