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說要漲房貸,否則虧本,銀行真的會虧嗎?

理財迦


近期,很多購房者都比較苦悶,他們在申請房貸時,銀行說現在開始要漲房貸利率,因為如果不漲,銀行就會出現虧損。當然,也有人不相信銀行工作人員的說法。他們認為,除非銀行存款高過了房貸利率,銀行才有可能虧損,否則銀行怎麼可能做虧本的買賣呢?

實際上,我國的存貸款息差都是比較高的,普通人即便是能拿到最低的房貸利率,銀行還是有一兩個百分點的淨息差收益。以央行基準利率4.9%為例,即使是八折優惠,利率也就是3.92%,而銀行一年期利率即使上浮之後不會超過2.3%,即使是利率較高的三年期存款最多不過3.5%。更何況,銀行活期存款利率只有0.3%,而活期存款金額較為龐大,銀行能賺取的存貸利差就更高。

在目前房地產調控的形勢下,現在銀行房貸不會在基準利率的基礎上再打折了,銀行首套房貸款平均利率為5.423%,相當於基準利率1.107倍。所以,銀行無論如何也不可能虧錢。或許有人會問現在有大額存單推出,銀行的房貸會虧錢嗎?

其實,2019年利率最高的是20萬元起的大額存單,較之前央行的基礎利率上浮55%,三年期大額存單利率最高能達到4.2625%。在這種情況下,銀行還是有盈利的。此外,銀行拿著大額存單的錢是用來放更高利息貸款的,不可能還會把大額存單的錢去投放到房貸利率上來。

事實上,對於銀行來說房貸是最優質的貸款資產,一方面有地產作為抵押物,購房者除非遭遇意外家庭突變事件(比如,失業、大病等),否則並不敢放棄還貸。另一方面,就算購房者“棄房斷供”了,銀行可以拿去拍賣。如果拍賣還不夠還銀行的錢,銀行還可以繼續追責還錢,所以,真正棄房斷供的家庭比較少見。

所以,銀行貸款資產中房貸是不良貸款中最低的,不良率只有0.3%,遠低於銀行平均不良貸款率1.75%左右,僅相當於中小微企業不良率的1/5至於1/6,這樣的不良貸率,銀行肯定是不會虧錢的。不過,銀行為了賺取更高的存貸差,銀行工作人員為了更高的利益故意裝可憐,誘導客戶配合著簽署新的合同。

應該說,銀行貸款不良率相對較低是建立在國內房價持續上漲的基礎上,而隨著房地產黃金時代結束,一旦房價出現較大幅度下降,銀行的房貸壞賬率還是會不斷上升的,銀行的好日子還是會過去的。當然,對於購房還貸者來說,做人要講誠信,當初與銀行籤的合同怎麼約定的,就應該怎麼做,棄房斷供不僅擾亂社會金融秩序,也不可能有好的結果。


不執著財經


房貸不漲,銀行要虧本?非也。

中國經濟兩大支柱,房地產、金融業,始終圍繞銀行展開。

銀行,不管業務怎麼拓展,最核心業務是兩個:借和貸。借,即為存款業務;貸,即為貸款業務。不考慮投資、壞賬準備,存款利息遠低於貸款利息,才是銀行利潤的來源。

房貸利息,誰決定?央行,且房貸利率調低可能性不大。

一方面,地產行業是經濟支柱,為了避免系統性風險,不讓經濟出問題,必須讓資金循環,不出現資金鍊斷裂的情況;

另一方面,避免發生信用危機,若房貸降低,違約率提高,爆發危機,啥意思?若貸款利率低,可以買多個房子,出現以房供房現象。此時,容易爆發信用危機,大不了不還房貸,讓銀行收走房子,加大銀行壞賬和風險。類似,零幾年房地產危機。

2015年降息過後,存款利息越來越低,貸款利息則逐年增多。相信,買房子的朋友,深有體會。所以,銀行有著不錯收益。去年,中國銀行淨利潤1800億、工商銀行淨利潤2976億、建設銀行淨利潤2546億、農業銀行淨利潤2027億。

因此,決策層控制著房貸利率,以及真實情況,不會出現房貸不漲,銀行虧本的事。


投研負責人泉老師


銀行虧本的可能性真的不大。

目前,國家的5年期以上基準貸款利率是4.9%,多數銀行的房貸利率是5.39%到5.88%之間。

銀行的存款利率是多少呢?目前,大額存單的最高利率可達4.2625%。

也就是說,銀行的利差也就在1.2~1.5%之間。

地方性中小銀行吸引存款的利率可達5%~6%,但是這些中小銀行放貸的利率往往高達8%~10%。像一些信用分期貸款,利率能高達15%以上。

實際銀行的利差是多少?農業銀行的吸收存款利率高達16.3989萬億元,平均利率只有1.39%。銀行的客戶貸款是11.43萬億元,平均利率4.4%。利差高達3%。

當然實際利差並沒有這麼懸殊,由於銀行吸引的存款還要放入央行作為存款準備金,相應利率只有1.59%。再加上同業拆借存款和債券投資,實際上農業銀行,2018年的利息收入是7847億元,平均利率是3.82%。

銀行的其他平均付息資產平均起來支付利息3069億元,平均利率1.62%。這樣利差只有2.2%左右。


農業銀行2018年淨利潤是2026億元。也就是說各項成本花掉了2750億元,差不多能佔據全部貸款成本的1.3%左右。

如果銀行貸款率差只有1.3%~1.5%的話,差不多是在收支平衡的邊界了。但實際上,銀行最主要的利息來源還是廣大活期存款。活期存款利率0.3%~0.35%,這樣的利差高達5%左右,所以,銀行肯定是不會虧本的。


暖心人社


銀行說不漲利率會虧本,那是忽悠不懂行的人,會哭的孩子有奶吃,是不是?

銀行貸款是否會虧本,主要取決於存貸利差,其次是撥備成本,最後是稅費和人力成本。

我們先說存貸利差。銀行賺利差,有兩個點:一個是存款基準利率和貸款基準利率之間的差額。很顯然,即使放基準利率的貸款,其存貸利差還是有的。另一個是銀行秘而不宣的秘密,也是房貸獨有的特點,即存貸期限錯配。現在銀行給出的存款利率最多是五年,而貸款則是最長有三十年,所以五年以上的貸款利率最高。用存期短利率低的存款,去發放貸款期長利率高的貸款,期限錯配可以賺取相當大的利差。這也是為什麼銀行熱衷於發放房貸的一個重要原因。

其次是撥備成本。根據統計,房貸的安全係數是最高的,也就是說房貸出現不良的比例是最低的。銀行的撥備是根據貸款的五級分類進行的,不良比例越高撥備越多。撥備也是貸款的成本,撥備計提越少,貸款利潤越高。因此房貸的利潤相比其他貸款業務,利潤更高而且長期穩定。這是銀行喜歡房貸的另一個重要原因。

至於稅費和其他如人力成本等,其實一直是保持穩定的,因此不是影響銀行利潤的重點。

總結,銀行之所以漲利率,完全就是為了榨取利潤。從實際成本看,即使以基準利率發放房貸,銀行依然能夠保持微利。否則,早先那些貸款利率打折的情況,哪裡會出現——之所以可以打折,是因為銀行還沒到虧本的程度。

我是空谷財譚,與您分享我的觀點。


空谷財譚


目前銀行放貸業務中,房貸利率最低,經營貸款利率最高;同時房貸利率低風險也是最低的,經營貸款利率高風險也是最高的。房貸客戶沒有人願意冒風險去逾期,一旦逾期達到一定期限銀行有權利處置你的房產收回成本,風險就是最低的。現在按揭購房客戶一般都選擇等額本息資金充足的也都全款購房,等額本金對於一般購房群體壓力過大一般不會選擇,假如你貸款40萬最長期限30年以最新房貸計算月供2122元,每個月所還的金額都是固定的,前面幾年每個月大部分都是在還利息,以第一個月計算利息就是1633元,本金才償還489元,我們再來看看銀行儲蓄業務最新利率三年定期年化2.75%,月利息收益一萬22.91元,如客戶存儲40萬一個月利息收益916.66元,很明顯,虧不虧本大家一看就知道!


東哥聊卡


房貸銀行永遠都是賺錢的。

年齡大一點的購房者都知道以前房貸最低可以達到8折,銀行也沒有喊虧錢,就在於房貸是銀行最優質的的貸款資產,一方面有地產抵押,購房者除非遭遇意外家庭突變,並不會放棄還貸,一者放棄還貸,房產就會被拍賣,其次如果拍賣款不夠還銀行的錢,銀行還可以追責,要求購房者還錢。一般購房者都有工作,很容易被銀行追責還錢,家庭以外還不起錢是很少很少的。

所以銀行貸款資產中不良貸最低的就是地產抵押貸款,不良貸款率只有0.3%,遠低於銀行平均不良貸款率1.75%左右,僅僅相當於1/5-1/6,這樣低的不良貸銀行怎麼可能虧錢,

隨著利率市場化,銀行開始上浮地產抵押貸款,現在基本上首套房上浮在15%左右,二套房20%左右,個別城市上浮40%以上,這樣的貸款利率加上不良貸款率很低,銀行從地產抵押貸款中大賺其錢。如果沒有地產抵押貸款這塊優質資產,很多銀行不良貸款率會更高。

如果地產抵押貸款虧錢,銀行會不斷的發放地產抵押貸款嗎?最近幾年,銀行新增貸款主要集中於地產抵押貸款,還被有關部門警示,要求嚴控地產抵押款增加。

銀行貸款不良貸較高的是中小企業貸款,可是有關部門還是要求銀行加大放貸力度,並不得提高貸款利率和轉嫁成本,提高中小微企業不良貸款率容忍度。

銀行其他方面的虧損,想從地產抵押貸款中賺回去這倒是真的。


杜坤維


銀行的主要收益來源就是放貸,通過賺取利率差來獲取收益

一個很簡單的道理圖上所示是我國銀行的存貸款利率表,以一年的定期存款貸款為例,定期存款利率為1.5%,貸款利率為4.35%;那麼其中的利率差也就是2.85%就是銀行的收益。但是說句實話隨著餘額寶類的互聯網產品出來後,改變來很多人的儲蓄習慣。過去有閒錢就存到銀行的做法已經越來越少來,這樣無疑就使得銀行資金流入有了問題。

第一、各大銀行為了攬儲不得不提高存款利率,這樣勢必降低了自己的盈利。目前來說各大寶類的金融產品的存款年利率都在2.5%以上,因為為了攬儲就不得不提高自己的存款利率,以一年為例,這就使得大多數銀行過去有2.85%的利差,變為1.8%甚至更低,這樣銀行的收益降低是必然。

第二、銀行如今在放貸方面也面臨互聯網金融產品的圍剿,唯一的砝碼就是住房貸款。可以說如今消費貸、小額貸款等貸款互聯網金融都可以做到,但是唯一一個做不到的就是住房貸款(估計也很難做到)這就使得銀行的主要收益來源就是住房貸款。2018年6大國有銀行新增貸款主要流向是住房貸款就足以表明,住房貸款已經是如今銀行的主要盈利點,也是為數不多的盈利點。

銀行也是盈利單位,肯定要自負盈虧的

第一、我國銀行早已進行了股份制改制,盈利是第一要務。雖然說我國的銀行在目前很多人的心目中,都是國家的銀行是不差錢的,但是我國的銀行股份制改革早已經完成了。也就是說銀行除去完成國家的一些政治使命之外,也必須做到自負盈虧,而且我國國務院2016年公佈《存款保險條例》,並於5月1日起正式實施,其中最核心的內容就是允許銀行破產,而且最高賠付50萬由央行兜底。這樣的情況下也就是說銀行並不是萬能的,保險的,跟很多股份制公司是一致的。

第二、在小額存貸款方面銀行並沒有相對優勢的情況下,那麼抓緊住房貸款就是唯一辦法了。從2017年開始各大銀行的住房貸款利率就有不同程度的上浮,直到今年才開始有所回調。但是目前大多數城市房貸利率上浮還是維持在10%以上,其實這樣做的原因有兩點:增加收益和防範風險,順便也可以進行房產調節。

綜上,銀行說如果不上調房貸利率就要虧本,這句話雖然有點誇張,但是不得不說如今銀行的日子不好過是真的。虧本肯定談不上,不過銀行目前能做的也就是抓住房貸利率這個工具了,但是究竟能夠抓多久?我們就不知道了。銀行要想日子好過,進行縮減開支和制度改革還是必然。各位覺得呢?歡迎關心房產和經濟的朋友積極留言、點贊、關注、轉評哦。


勇談房產壹貳叄


銀行賺取收益是依靠存款利息與貸款利息的息差進行賺錢的,就像現在我國法定的存款基準利息是百分之一點五,貸款基準利息是百分之四點多,息差基本上是固定的,所以,即使房子不上漲,但是還的房貸是不會受影響的,所以,如果沒有出現大規模的斷供,銀行是不會虧錢的


經濟金融財經眼


銀行是國家的會虧錢嗎,有人會提這個問題?


光輝70633


如果沒有大規模的逾期,以及沒有大規模的提前結清,銀行是不會虧損的,畢竟一直在賺複利的息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