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迎來最難一年:門店關閉、新品延期,市值蒸發 4000 億美元

疫情以來,所有企業都在喊 " 太難了 ",但在蘋果公司面前這都不算事兒。

當地時間 3 月 18 日,美股低開不斷下挫,盤中標普 500 指數達 7%,觸發 10 天(8 個交易日)內第 4 次熔斷,也是美股歷史上第 5 次熔斷。此前 4 次美股熔斷分別發生於 1997 年 10 月 27 日以及 2020 年 3 月 9 日、3 月 12 日、3 月 16 日。

比美股第 5 次熔斷來得更早一些的,是蘋果於 18 日悄悄上線 4 款新品,iPad Pro、MacBook Air、Mac mini 以及適配新款 iPad Pro 的 Magic Keyboard。新品發佈釋放的是蘋果供應鏈正在恢復的信號,但這劑強心針一樣撈不回被熔掉的市值。

從美股今年第一次熔斷到第四次熔斷(3 月 9 日 -18 日),短短 10 天裡,蘋果蒸發市值 1853 億美元。其中 3 月 16 日,蘋果股價下跌 12.86%,單日跌幅創下 2008 年 9 月 29 日金融危機以來新高,以收盤價計,市值一日內蒸發了 1564 億美元。

蘋果多少受到了大盤和科技股集體下跌的大環境的影響,但利空消息頻頻衝擊下,3 月 20 日蘋果股價收於 229.24 美元,對比 2 月 12 日創下的 327.22 美元的高位,5 周時間裡跌幅近 30%,總市值從 14316.57 億美元降至 10029.25 億美元,被抹去了 4287 億美元。

苹果迎来最难一年:门店关闭、新品延期,市值蒸发 4000 亿美元

近六個月以來蘋果股價走勢

經過這一輪調整,蘋果雖然還身在萬億美元市值俱樂部裡,但顯然也經不起折騰了。

2020 年疫情發生以來,蘋果麻煩不斷,供應鏈復工困難、門店關閉、出貨量下降,春季新品發佈會、WWDC 均被迫延期,5G 手機大概率跳票,近兩週內三次被罰款累計達 180 億元 ……

業內人士對燃財經表示,2020 年,將成為蘋果誕生以來最艱難的一年。一個月前(2 月 17 日)蘋果就發佈警告:由於全球 iPhone 供應量下降以及營收下降,可能無法實現季度營收預期。

閉店潮至少持續 2 個月,蘋果失去 9 成門店

如果梳理蘋果自 2 月初所面臨的窘境,上半部分發生在中國,下半部分則蔓延到除此以外的所有市場。

在超過一個月的休市期後,蘋果在大中華區的 42 家 Apple Store 零售店陸續改成限時營業模式,營業時間多數縮短至 8 小時以內(以前營業時間通常為 12 個小時)。

3 月 14 日,蘋果公司 CEO 蒂姆 · 庫克在推特上宣佈,除大中華地區外的所有蘋果零售店關閉。也就是說,全球 511 家蘋果零售店如今只有位於中國的 42 家開門營業,這給蘋果帶來的損失將遠超過 1-2 月份。

一方面,彼時只是中國區業績受損,如今則是全球性的,而且目前海外疫情嚴重的地區對於蘋果而言至關重要。

綜合蘋果 2020 財年一季報業績的區域銷售來看,大中華區市場錄得收入 135.78 億美元,佔總收入 918.19 億美元的 14.8%;其他市場貢獻營收則佔 85.2%,其中收入佔比第一、第二的美國和歐洲市場分別貢獻營收 413.67 億美元、232.73 億美元,加起來約佔公司淨利潤的一半以上。

苹果迎来最难一年:门店关闭、新品延期,市值蒸发 4000 亿美元

蘋果 2020 財年一季報各區域銷售佔比

最初,庫克稱這一輪閉店只持續到 3 月 27 日,但 3 月 18 日,蘋果官方宣佈,無限期關閉大中華地區以外的所有零售店,開業時間另行通知。這意味著,92% 的蘋果門店、約 85% 的市場不知何時才能恢復正常秩序。

有分析認為,蘋果全球各地的門店重新營業時間,取決於美國和歐洲的感染高峰何時出現。但現在歐洲已經成為疫情 " 大流行 " 的中心,從擴散趨勢看,美國正在緊跟歐洲。

另一方面,儘管庫克表示在線商店繼續開放,但即便是電商發展速度居於世界前列的中國,單靠線上部分,iPhone 銷量都被砍掉了 60%,更別提銷售渠道以線下為主的歐美市場了。

3 月 9 日,中國信通院公佈的數據顯示,國內手機市場 2 月份 iPhone 出貨量約 49 萬部,同比下滑了 62%(77 萬部),環比下滑 78%(182 萬部),而 1 月份數據還在正常範圍內,即 200 多萬部。數據下滑的影響因素包括疫情下的閉店及對消費的衝擊,這兩點同樣適用於蘋果的海外市場。

根據外媒報道,美國著名研究型風險投資公司 Loup Ventures 的分析師吉恩 · 蒙斯特表示,蘋果的零售店銷售額的很大一部分將轉移到網上,從而使得門店關閉導致的收入下降將僅為約 1%,即約 1 億美元的損失。華爾街投行韋德布什(Wedbush)證券公司的分析師丹 · 艾維斯認為,關閉門店將使蘋果本季度營收減少約 5%。

國內的通信專家康釗則認為閉店帶來的衝擊會更大:大多數西方人更喜歡在實體店購買商品,尤其是手機這類電子產品,線下銷售佔比更大。

在美國波士頓居住 3 年的李昂告訴燃財經,一個普通快遞寫的是 3-5 天,但是因為週末、節假日快遞不給配送,平均要等 10 天左右才能收到,同時由於當地郵費高企(起步價 10-15 美元,次日達、送貨上門都要加錢),她和周圍人的蘋果產品都是從線下零售店購買的。

不出意外,蘋果公司今年上半年的業績主要靠中國市場了,而如今急於開門迎客,也是瞄準了疫情後市場需求的反彈。不過,這裡的成績顯然無法讓庫克滿意。

3 月 19 日,燃財經走訪了蘋果位於北京華貿的門店,店內除了店員外,只有 1 名顧客。手機櫃臺的銷售人員表示,和春節前相比,顧客減少了 7 成左右,銷售額大幅下滑,大部分客戶是來維修產品的。" 大多數顧客不願意碰櫃檯上的樣機。" 該店員說。

2 月中旬,蘋果發佈 2020 第二財季業績預警,提示新一季度的財報將難達預期

,主要原因是供應受阻和中國智能手機需求量下降。

艾維斯隨後在一份報告中指出," 在這場史無前例的疫情中,iPhone 銷量所受到的影響會在 3 月發佈的財報中呈現出來。" 他預估,iPhone 銷售同比下滑可能超過 50%,主要原因是供應鏈大量受阻以及中國市場需求的下滑。

疫情波及全球供應鏈,蘋果銷售繼續受挫

疫情兇猛,身為營收高度依賴硬件的科技公司,蘋果供應鏈深受影響,嚴重拖累新品的生產和交付,繼續波及銷量。

3 月 9 日,據《紐約郵報》報道,受疫情影響,蘋果全球供應鏈緊張,紐約手機零售商的 iPhone11 庫存嚴重不足。

在蘋果 2020 年第一季度電話會議上,蘋果公司稱,蘋果手錶、iPad、iPhone 甚至蘋果電腦的硬件生產均受到了一定程度的衝擊。而據公開資料,蘋果公司的產品中有 90% 以上的產能來自中國大陸。

3 月 15 日,央視《新聞聯播》節目中報道了富士康鄭州工廠的復工情況:80% 以上的員工已復工,已開始正常向蘋果等國際手機廠商供貨。不過蘋果方面的判斷並不樂觀,其在第二財季業績預警中分析,

雖然中國各地開始復工,但是恢復正常狀態的速度慢於預期,全球 iPhone 供應將暫時受到限制,同時也將暫時影響全球收入。

苹果迎来最难一年:门店关闭、新品延期,市值蒸发 4000 亿美元

來源 / 新聞聯播

早前,蘋果公司也試圖將組裝業務轉移到海外。《華爾街日報》3 月 3 日發表蘋果中國供應鏈報告,披露早在 2015 年蘋果公司運營主管就建議應該 " 將至少一種產品的組裝轉移到越南 ",這樣可以讓蘋果在中國以外的地方開展 " 工人培訓並建立新的零部件供應商體系 ",但當時遭到蘋果高層拒絕。

蘋果的供應鏈體系遍佈全球。蘋果 2019 年公佈的 200 大核心供應商名單顯示,中國臺灣供應商數量為 46 家,美國 40 家,中國(大陸 + 香港)40 家,日本供應商 39 家,韓國供應商 14 家。德國佔 3%,新加坡、奧地利、英國等國家佔 8%。

這 200 大供應商,在全球有 807 家工廠。除中國以外的其他國家和地區均受疫情波及正處於爆發期,帶來的不利影響已經蔓延至歐洲和日韓的蘋果供應商。

以韓國為例,三星系的三星電子和 LG 系的 LG Innotek 和 LG Display 都是蘋果核心供應商。據外媒報道,三星電子位於韓國東南部城市龜尾(Gumi)的工廠自 2 月 21 日開始出現第一例新冠確診病例,至 3 月 2 日已出現 4 例,導致該工廠生產線已數次停運;iPhone 相機模塊供應商 LG Innotek 因員工被確診感染新型冠狀病毒,關閉了龜尾 A1 工廠;蘋果的 OLED 手機屏供應商 LG Display 原計劃在 3 月 3 日恢復生產,但日前由於工廠附近一名銀行職員確診,暫時關停了位於韓國龜尾市的手機屏幕工廠,復工時間還無法確定。

據艾維斯分析,蘋果公司因疫情被破壞的供應鏈,最早將於 4 月底或 5 月初恢復全部產能,最晚要到 5 月下旬或 6 月才能完全恢復正常。

與此同時,蘋果也通過砍單策略來及時止損。由於受延遲復工的影響,蘋果的重要供應商伯恩光學,因復工率較低,大量員工 3 月中才能投入產線,影響到交貨進度,拖累了整個 iPhone 11 的正常出貨。於是,3 月 13 日市場有傳言蘋果將縮減 iPhone 11 的面板訂單,這也直接導致了其供應商日本顯示器公司 JDI、LG Display 以及夏普等廠商都被迫減少供貨,6 代 LTPS 面板產能利用率也因此而下調約 20%,影響整個手機面板市場。

iPhone 在供需兩端受到負面影響已經成為不爭的事實,只是具體數字還有待商榷。重要的是,這種影響還在持續。

缺席 5G 早班車,錯過平板紅利,蘋果危局持續

一系列的不確定因素,打亂了蘋果新品發佈的計劃。

一方面,一年一度的蘋果全球開發者大會(WWDC)在今年 6 月改為線上舉行,30 年來還屬首次。另一方面,原定於今年 3 月的春季產品發佈會被推遲。

蘋果 2020 財年一季報顯示,蘋果各產品線表現中,最大的驚喜來自手機業務;Mac 和 iPad 的表現暗淡許多,Mac 的營收為 71.60 億美元,同比下跌 3.45%,iPad 營收 59.77 億美元,同比下跌超 11%。

苹果迎来最难一年:门店关闭、新品延期,市值蒸发 4000 亿美元

蘋果 2020 財年一季報各產品線銷售佔比

而蘋果 18 日晚低調上新的名單中,包括 iPad pro、Mac mini、MacBook Air,唯獨沒有手機。有消息稱,原因是春季發佈會的主咖 iPhone SE 2,也就是 iPhone 9,還沒有準備好面市。

蘋果供應鏈專家埃利奧特 · 蘭預計,受疫情影響,iPhone SE 2 的發佈時間或將推遲數月。不過據臺媒報道,iPhone SE 2 已經進入生產驗證階段,最新消息是,新款蘋果 iPhone SE 2 已結束量產驗證並正式進入規模量產階段。

然而,iPhone SE 2 並不支持 5G 網絡,蘋果的 iPhone12 5G 原定於今秋推出,但受制於供應鏈產能恢復情況,還有跳票的可能。艾維斯認為,

如果蘋果供應鏈的產能於 4 月底或 5 月初恢復,5G 版 iPhone 的秋季發佈會 " 最多被推遲幾周 ";若等到 5 月下旬或 6 月,將導致新款 iPhone 的發佈時間被推遲至少 3 個月。

iPhone 一直是蘋果的拳頭產品,在近幾個財年貢獻了蘋果過半的營收,但基於過去幾年在中國的市場份額已經受到擠壓,如今 5G 手機發布時間點一延再延,即便蘋果以最快速度恢復狀態,推出 5G 手機,在目前主流智能手機廠商中也是最後一名。

對於從去年下半年就開始接受 5G 手機轟炸的國內消費者而言,它遲到了太久,正如幾年前 4G 普及的晚一步入場,蘋果在這個全新市場的份額也正在被中國廠商蠶食。更有媒體悲觀地判斷,這款手機很有可能被蘋果順延到 2021 年發佈。

如今利空消息之下,蘋果也失去了被資本市場看好的一部分重要原因。兩週前,艾維斯還表示對蘋果的 5G 手機充滿期待,認為換機會帶來一個 " 超級週期 ",此消息一出,3 月 18 日就以 " 新品沒有 5G 手機 " 為由,下調了蘋果公司股票目標價至 335 美元。

據外媒 3 月 11 日報道,美銀美林分析師 Wamsi Mohan 在給客戶的報告中,也因為蘋果新品(主要是 iPhone SE 2 和 iPhone12 5G)的延期上市,將蘋果股票的目標價格從 350 美元下調至 320 美元。

除了 iPhone,艾維斯判斷,蘋果 Mac、iPad、AirPods、服務業務及其他營收都會下滑。

蘋果這次的新品名單中的 iPad Pro,除了市場反應的 " 貴 " 以外,也被認為是抓住了當下學生上網課的紅利,但是,供貨成為新問題。

上述蘋果零售店的銷售人員告訴燃財經,iPhone 銷售情況一般,但 iPad 系列異常搶手,門店不定時少量補貨,部分型號的平板也已經斷貨。以 iPad Air 為例,蘋果中國官網顯示,在線預訂需要等待 3-4 周才可發貨。京東平臺絕大部分 iPad 顯示無貨。

苹果迎来最难一年:门店关闭、新品延期,市值蒸发 4000 亿美元

來源 / 蘋果官網

苹果迎来最难一年:门店关闭、新品延期,市值蒸发 4000 亿美元

來源 / 京東平臺

此次時隔近兩年後更新的 iPad Pro,在蘋果中國官網規定每人每種尺寸限購 2 臺。多年前,蘋果曾經為了應對黃牛囤貨,針對 iPad 規定過限購,但 2011 年之後就取消了這一限制。

一增一減下,多個型號平板電腦供應不足,暴露了供應鏈的恢復情況。而如果蘋果眼前供應鏈的壓力繼續惡化,也將錯失被 " 全民網課 " 帶火的平板電腦需求,把疫情教育好了的市場留給對手。

重重因素增加了資本市場對蘋果的悲觀預判。

瑞銀集團(UBS)在一份報告中警告稱,蘋果產品需求低迷將影響至 6 月份,於是,下調了蘋果截至 6 月底第三財季的 iPhone 銷量預期(從 4000 萬部下調至 3800 萬部)和截至 2020 年 9 月的財年利潤和營收預期。

艾維斯也在自己的報告中下調了 2020 財年(截至今年 9 月份)和 2021 財年 iPhone 的出貨量、銷售額及蘋果整體的營收。

對於 2020 財年,艾維斯預計 iPhone 出貨 1.72 億部,較之前預計的 2 億部有明顯下滑,營收由之前的 1520 億美元下調到了 1310 億美元,蘋果整體的營收則由 2850 億美元下調到了 2510 億美元。

至於 2021 財年,iPhone 預計出貨 1.9 億部,營收 1470 億美元,全球的營收最新預計為 2820 億美元,低於之前預計的 3090 億美元。

蘋果眼下的危局,恐怕將持續到下一個年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