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夢》賴大孩子贖身後成公務員,林之孝為什麼不給小紅贖身?

蠟炬成灰淚始幹12345


林之孝和賴大都是賈府的世僕和大管家,可以說是下人中的第一梯隊,有頭有臉的人物。逢年過節擺宴席時,賴大和林之孝也是僕人席上有姓名的人物。他們經手的差事,也是各種肥差,連元妃省親建園子,也是賈珍、賈璉帶著賴大林之孝等人辦的。所以說,他們手中的銀錢,可能遠遠超過許多賈氏的旁支。這種情況下,家中子弟如果有了出息,贖身出來去考科舉可以說是非常好的一條出路了。賴大家的小子正是這樣一種狀況。

那同樣是有錢有權的大管家,為什麼林之孝不效仿賴大給小紅也贖身呢?我認為,這本質上是由小紅和賴大家小子的性別差異造成的。


男孩子可以經由科舉改變階級,光宗耀祖,女孩子贖身後沒有這樣的出路


在封建社會,男性出路很多,而女性卻很難自立於社會。賴大家的小子贖身後只要好好讀書,考上科舉就能實現階級的飛躍,從平民變成官身,不僅家族面上有光,更有實際的實惠,像是免除賦稅徭役之類。如果能當上大官,更是整個家族都能跟著飛黃騰達。可以說,給一個有讀書潛力的男孩子贖身,是有百利而無一害的。所以賴大家的小子選上了官,賴嫲嫲喜得要連擺三日酒,甚至豁出面子來請賈府裡太太奶奶老爺少爺各位主子前去參加。而賈府眾人竟也欣然前往。可見賴大家小子選上官這件事,著實是光宗耀祖的大事。


賴嬤嬤聽了,笑道:“可是我糊塗了!正經說的都沒說,且說些陳穀子爛芝麻的。因為我們小子選出來了,眾親友要給他賀喜,少不得家裡擺個酒。我想擺一日酒,請這個不請那個也不是。又想了一想,託主子的洪福,想不到的這麼榮耀光彩,就傾了家我也願意的。因此吩咐了他老子連擺三日酒:頭一日在我們破花園子裡擺几席酒,一臺戲,請老太太、太太們、奶奶、姑娘們去散一日悶,外頭大廳上一臺戲,几席酒,請老爺們、爺們,增增光;第二日再請親友;第三日再把我們兩府裡的伴兒請一請。熱鬧三天,也是託著主子的洪福一場,光輝光輝。”

——《紅樓夢》第四十五回 金蘭契互剖金蘭語 風雨夕悶制風雨詞

但給小紅這樣一個女孩子贖身呢?作為封建社會中的女性,她即便有機會讀書,也沒有辦法像男孩一樣考科舉。就連黛玉三春這樣的大家小姐,也同樣沒有辦法憑藉讀書在社會上立足。女孩子讀書,被認為是消遣時光的玩意兒。第三回中林黛玉進賈府,問起姊妹們讀什麼書,賈母就說,“不過認幾個字罷了”。並不重視。

假設小紅贖身出來,她一個年紀輕輕的女孩子,不過就是等待嫁人罷了。而縱然她父母都是有頭有臉的大家世僕,說到底還是奴僕,但凡有點底蘊的耕讀人家,就不會願意娶這樣一個媳婦。即便是嫁人,小紅的選擇可能也並不多。所以贖身對小紅來說並沒有任何前途可言。

小紅留在賈府中生活更好,更有奔頭


與之相反,留在賈府,作為林之孝的女兒,大部分人都要給她三分薄面,而且作為賈寶玉的丫頭,名義上是僕人,實際上吃穿用度比小戶人家的小姐還要奢侈。什麼茯苓霜、玫瑰露的,還不是任她們這些丫頭取用?得寵的大丫頭如晴雯,任性到撕扇子寶玉也是縱著她的。

再有,小紅因為嘴皮子利索辦事利落而被王熙鳳看重了。鳳姐可以說是榮國府的實權人物,得了她的青眼,小紅在丫頭中平步青雲指日可待。大丫頭像鴛鴦、平兒,一個是老太太的心腹,一眾太太奶奶老爺少爺們甚至要看她臉色;一個是鳳姐的臂膀,很多時候甚至能做璉二奶奶的主,闔府沒個人能說一句平兒的不是。小紅是個心高氣傲的性格,勢必是不甘心一輩子端茶倒水縫補灑掃的,鴛鴦、平兒很可能就是她的榜樣。只有在賈府,她的才幹才能得到發揮

賴大家小子贖身出去能光宗耀祖,而小紅贖身出去卻反不如留在賈母,所以,林之孝即使有能力讓小紅贖身,卻提都沒提過這碼事。


令狐嘉魚


是否贖身,這也是根據當時外界條件和自身條件來加以選擇的。

1. 賴家極聰明。

應該說賴家都是聰明人: 不然的話,賈府的大管家頭銜也不會落在賴家,這是從側面證明他們的聰明;從正面說賴家有經商的聰明,他家的花園就是大觀園的一個縮寫版。探春治理大觀園不就是從賴家受到的啟發嗎?賴家在這個縮寫版上,發展自己,壯大自己,在自已有了很大的經濟保障的同時,也能把注意力放到兒孫的培養上,這也是他們更大的聰明。

這樣賴家的子孫也才能夠把自己的孩子有奴籍中除名,從而參加科舉考試走上仕途。

2. 賈家很寬厚。

賈家也真是寬柔待下的,本來賴家是賈家的奴才,奴才連自己的人身自由都沒有的,他們的行動完全被賈府掌握,可是賈家對他們還是非常開恩的,滿足了他們的需求,從而才使賴家子弟走上仕途。然而令人遺憾的是,後40回,賴尚榮做官以後,並沒有對處在困境中的賈政給予幫助。

這一點我們也可以從吸人身上看到。她的哥哥不要把她領回家嗎?佳佳也答應了。其實襲人賣到賈家是死契。

3. 林家無所謂。

林家不把小紅贖出去,在根本上是因為小紅是一個女孩子,在等級社會里男尊女卑的,女孩子隨著年齡的不斷增大,在孃家要從父,嫁人後要從夫,就是說一個女孩子的價值的體現完全是要依靠男人來完成的。況且女孩子出嫁後就不屬自家人了。

這樣,女孩子在自己的家庭中,接受培養的這條路上,相比男孩子肯定是被弱化的。我們推斷林家,有可能就沒有為小紅的發展做謀劃的,即使有也只在賈府中而已,象柳嫂子為她的女兒設計一樣。


文學與教育


《紅樓夢》賴大孩子贖身後成公務員,林之孝為什麼不給小紅贖身?

林之孝不是不想,是辦不到。

小紅管家之女,她的職場路正是父母給她籌劃的結果。

身為府上三四輩子的家生子,爹孃還是有權力的管家,小紅卻在怡紅院只能做些粗活。是她爹孃無能嗎?

錯!鳳姐見了小紅之後,喜歡的不得了,埋怨林之孝家的不挑好的丫頭給她使。什麼意思?林之孝兩夫妻有這個權力更有這個能力安排下人的工作。可是為什麼不給小紅安排個好差事。

女奴在府上的結果是什麼。跟著男主子,最好能成趙姨娘那樣兒女雙全,不過還是不受人尊重的半個奴才。如果跟著女主子,好了是陪房和周瑞家的一樣,如果不好被指給什麼人還是奴才。

對這些事瞭如指掌的林氏夫妻便把小紅安排人沒人知道的地方,這裡沒有主子們騷擾,日子平淡安靜。大了求求主子,聘到外面就可以脫去奴籍,和周瑞的女兒一樣做個太太。所以修好大觀園後,把小紅安排進園子看屋子了。

只是沒想到後來,寶二爺從天而降。寂寞多年的小紅迎來職場的飛昇,從此一路青雲.

林之孝背景淺薄。

林之孝家的認了王熙鳳作乾媽。王熙鳳不過二十來歲,還是府上主子裡的晚輩。林之孝能認她,可見在府上真沒什麼靠山。不過是奴才裡有些尊重的老奴,抱緊鳳姐已經是他們兩夫妻最好的投資了。

賴家資源無人可比。

賴嬤嬤是服侍過賈母的人,兩個兒子在府上做大總管。這是府上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要職,可謂奴才中的精英。除了奴才籍貫,賴家與外面小康家庭有過之無不及。有賈母幾十年媳婦熬成婆的經驗扶持,有在府上幾十年的運作,賴家能修一個大花園,能奴才成群,所以把孫子培養成官就不奇怪了。


紅迷輕羅小扇


《紅樓夢》中,管家林之孝之所以沒有給自己的女兒小紅贖身,讓她成為自由人的原因,大致有以下幾點:

林之孝是肯定有這個能力的。

在《紅樓夢》裡,給自己的孩子贖身,擺脫掉奴籍的奴才,並不是只有賴家一個,周瑞也給自己的女兒贖身了。

周瑞一家是王夫人的陪房,是一大家子都陪著王夫人從王家來到了賈府的,所以周瑞的女兒肯定也是丫鬟了。有一回,周瑞的女兒回來找她媽媽的時候,還到賈母和王夫人那裡去問安,可見她以前還是賈府裡的一個等級比較高的丫鬟。

周瑞的女婿,就是古董商人冷子興,他並不是賈府裡的僕人,所以說,周瑞也是給她的女兒贖了身的。

周瑞作為一個陪房都能辦成的事情,作為管家的林之孝就更是沒有問題的了。

小紅是一個女孩子,即便是早早地贖身出來,也只是在家裡閒待著而已,還不如讓她在賈府裡先做著丫鬟呢。

賴家的賴尚榮是個男孩子,被贖身以後,他可以讀書,然後考取功名,再求著賈政幫他物色個官職,不但可以改變自身的命運,甚至還可以改變整個家族的命運。可小紅是一個女孩子,在古代,女孩子可是沒有“學而優則仕”這個機會的。

嫁個好人家,是古代女孩子唯一的好出路,看來是小紅的年齡還比較小,還沒到嫁人的時候,所以林之孝並不著急這事兒。

在賈府裡做丫鬟,可並不是個苦差事,她們的待遇可是相當好的。

賈府的丫鬟們每個月不但有月錢可以拿,而且府裡還管著她們的吃住,以及服裝,化妝品,醫療等等,福利待遇可是相當的好的。而她們每天的工作呢,以小紅這個三等的丫鬟來說,就是喂鳥,燒茶水爐子這種輕省活計,就這,還是有人和小紅倒班兒幹呢,要不王熙鳳說:“咱們家的丫鬟,比別人家的小姐還強呢。”

如果有能力的話,丫鬟也是會有一條不錯的出路的,小紅不就是因為自己的精明幹練,被王熙鳳調到身邊去工作了嗎,小紅的能力,會隨著王熙鳳的“調理”,變得更加的出眾的。而王熙鳳作為一個管家人,將來也是肯定會為自己的親信謀劃出一個不錯的結局的。


誰和蒲公英有約定


賴大家的孩子沒有贖身,也不存在贖身的可能性。因為他家是家生的奴才,也就是世代為奴,他家世世代代都歸附於賈府,是沒有自由的。賴尚榮能夠捐個前程,全靠主子恩典,這一點,賴嬤嬤最清楚不過了,所以她口口聲聲感恩主子,教導子孫不可忘恩負義。


第一百十八回,(賈政)盤費不敷。寫書差人向賴尚榮借銀五百,賴尚榮回書告苦,備上白銀五十兩。賈政看了大怒,命家人送還。賴尚榮知事辦得不周到,心下不安,立刻修書回明他父親,叫他設法告假,贖出身來。賴家一面告假,一面差人教賴尚榮告病辭官。 試問,賈政為什麼能夠大怒?賴尚榮為什麼心下不安? 賴家為什麼教賴尚榮告病辭官?一句話,主子是得罪不得的。賴嬤嬤母子是知道的,如果能夠贖出身來,怎麼不贖,反而叫賴尚榮辭官?賴尚榮到底還是嫩。且不說續書如何,只這一點,高鶚肯定比我們更瞭解情況。

再說林之孝夫婦,他們絕非等閒之輩。這是心有城府的一對,別看他倆一個天聾,一個地啞(王熙鳳語),心中自有丘壑,只顧悶頭髮財。林之孝深諳下層社會的規則,攀升到實權派管家,雖然地位很高,但在賈府一向謹慎小心,話也不多,也沒有太多黨羽,深得王夫人喜愛。對於女兒他們也是早有打算:一是不讓她靠近主子,二是林之孝家的拜王熙鳳幹嗎,等女兒大了,設法求情嫁到外面去應該水到渠成。當然,女兒也許不明白父母的計劃,不過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生來會打洞,小紅也是個人精,就憑她爸爸是賈府的紅管家,媽媽是王熙鳳的乾女兒,日後要嫁給賈芸是不成問題的,因為賈芸也算賈家爺們,並且是寶玉乾兒子,他們成家以後,有林家的資助和他倆的心計,生活肯定不會差。最起碼是脫離奴籍了,比在賈府當奴才、作姨娘強一百多倍。


伴讀紅樓夢


其實,奴才的孩子能不能贖身,不是奴才說了算,而要看主子。如果主子恩典,即使不給錢也有可能放了人。如襲人母親要給襲人贖身時,襲人就想到簽了死契是不能贖出去的。母親不過仗著賈府寬厚,如果她真想出去,賈府可能會不要她的贖身錢。



賴大孩子之所以贖身後能為公務員,那也是主子恩典。賴家三代都是賈府奴才,而賴大賴二地位高,很有威望,就是賈府的嫡枝玄孫賈薔也喊他賴爺爺,因而,賴大的兒子賴尚榮一落娘胞,就免了他的奴籍,給了賴嬤嬤一家大大的臉面。後來二十歲上捐前程,也是主子恩典,不然一家子奴才,根本就沒有資格的。




那麼林之孝為什麼不給小紅贖身呢?

一,林之孝不想為小紅贖身的。因為不贖身,身靠大樹好乘涼。要知道,有了賈府,人們才會有人認識林之孝,才會看重小紅,如果離開賈府,誰又知道誰是誰?

二,小紅贖身與不贖身。小紅是個女孩兒,長大是要嫁人的,如果小紅嫁一個平民,就如同周瑞家的女兒嫁一個古董商一樣,那麼小紅就會水漲船高,賈府主子自然而然的就會看林互孝夫妻的面子放她自由。如果小紅嫁一個高等管事,或者做哪一個主子的姨娘,即使給小紅贖了身,她仍然會變回一個奴才。那樣小紅就會感覺吃了虧。

三,小紅如果贖身,就切斷了與賈府一切聯繫,那麼只好在家裡坐吃等喝等嫁人,出了什麼事情,賈府也不會出面解決。如果不贖身,那麼在賈府裡就可能找到一個輕巧好乾掙錢多的工作。而且出了什麼事情,又有賈府做後臺,根本就不會吃什麼虧。



總之,賈府做到林之孝這麼高的職位,贖身根本不是錢的問題,而是需不需要的問題,是主子恩不恩典的問題。


萍風竹雨123


大清律例規定:

旗下奴僕若果係數輩出力之人,伊主念其勸勞,情願聽其贖身為民,本旗戶部有檔案可稽,州縣地方有冊籍可據,為民者仍歸民籍,舊主子孫不得藉端控告。

按這個規定看,小紅如果想贖身,只要要滿足三個條件:

第一:賈府允許她贖身,這個是首要條件。

第二:在滿足第一個條件下,林之孝有意願為小紅贖身。

第三:在滿足前倆個條件下,林之孝有能力--也就是有錢為小紅贖身。

三個條件,缺了那個都不行。所以你就應該明白,為什麼那麼多女孩子願意去服侍寶玉,除了寶玉對使喚的女孩子很好,並且那些女孩子生活的也不錯以外,更主要的原因不是想搭上寶玉,成為寶玉的“房裡人”,而是因為寶玉常說,等那天求了王夫人,把他屋子裡的丫頭都“放了出去”。所謂放出去,就是允許他們贖身,而且還不要贖身的銀子。


林之孝,沒有給小紅贖身,原因無非是第一熬的年頭不夠,沒有到數輩出力的程度。所以主人不許。如果不是這個原因,那解釋起來就更簡單了,小紅一個女孩子,在當時那個社會,花一筆銀子贖出去幹嘛呢?也無非是找個人嫁了,而且還要搭上一筆嫁妝。在清朝,嫁妝是一筆不小的負擔。


那個時候的父母,不像現在的父母,對於一個女孩子,不贖身應該是理性的選擇,錢要留著給兒子用,女孩子在府裡幹活,有筆收入,吃飯也解決了,穿衣也解決了,而且主子指婚,連嫁妝也省了。


自己都還是奴才呢,誰肯花大把銀子為一個女孩子贖身,這個就是那個社會的現實。


吳公子燎


在賈府裡有一個職位是非常讓人心動和職位很高的,那就是賈府各個階層的管家,他們對上對接主子,對下發號施令,所以賈府其實都是他們在打理,他們在具體的實施環節裡不管有什麼貓膩只要不是太過分都可以被接受,所以管家之職即使美差也是肥差,大家都想做到這個位置。

但是賈府裡少不了規矩,管家之間也少不了等級。那麼管家從賴大家起作為首席,林之孝家之類成為二等管家,因為身份不同他們能夠接觸到的事物不同,能夠得到主子的信任也不同,自然得到的權利也就不同。這就是為什麼在《紅樓夢》中賴大可以給自己孩子賴尚榮贖身還能捐了一個官來做,但是林之孝卻不能給女兒小紅贖身最直接的原因。

第一,林之孝不是不想,而是他的權利和能力不如賴大的大,無法做到

在賈府所處的時代下,如果做了僕人那麼就是世世代代的事情,僕人的孩子從出身的那一刻起自動成了賈府的僕人,也就是所謂的家生子,所以如果機會脫離奴籍的話,大家都是願意的。

賴家在賈府工作了很多代,從賴大的父親那一輩就開始了,所以賴家在賈府有很深的基礎,賴家也及其得到賈府的信任,賴大和賴二兄弟倆分別是兩府最大的管家,正是因為這樣的實力,所以賴家成為賈府第一個脫離奴籍的人家。

雖然賴大依舊是賈府的奴僕,但是他從兒子那一輩起,就不再是賈府的奴僕了。賴尚榮還藉著賈府的幫襯謀取到了一個官來做,賴家的成功是底下的管家們都想要得到的,但是卻還沒有人能夠做到像他們家一樣。

林之孝作為二等管家,他直接對接的就是賈璉和王熙鳳兩口子,他們也是作為賈府管家的執行人,所以林之孝的身份和地位都不低,那麼他自然也想過能夠去跟主子求一個恩典讓自家也能夠脫離奴籍。

林之孝曾藉著賈府人口繁多可以裁減一部分人也能減少開支的建議向賈璉進言,但是這個決定沒有被賈璉直接採納,而是先暫緩考慮;當王夫人聽到同樣的建議時,她沒有任何猶豫直接就否定了這個決定,所以林之孝家想要為自己的女兒贖身那是不可能的事。主子都不同意放一些人自由,如何還能提到別的事呢?

第二,賈府裡有權勢的管家不在少數,但是能夠贖身的也只有賴大

賈府的管家們有權勢都不在少數,他們之中很多人都可以有自己獨立的房舍,還能修建一個個的花園來招待客人,並且還是在賈府知情的情況下,所以他們的手段和方法都是極其高明的。但是“一山還比一山高”,他們即便再有錢,但是賈府依舊沒有許給他們一個自由身,他們之中除了賴家之外,其他人世世代代依舊是賈府的奴僕。

對於贖身的事情,賈府是有自己的考量的。賴家已經在賈府當了好幾代的差事,即便放了他們,別人也挑不出什麼錯來,但是對於其他人如果開了先例,那麼必然有一堆人想要爭取自由的權利,那麼如果所有人都和賈府沒有了附屬關係,那麼再用他們來打理賈府,就成了一件不能讓人放心的事情,這對賈府而言絕對是壞事。

所以為了避免產生這樣的後顧之憂,賈府寧可做了壞人,也不能夠輕易做出給眾人釋放奴籍的事情,這是原則性問題。

第三,賴家是賈府的碩鼠,後期忘恩負義,林之校終究與之不同

賴家是賈府的碩鼠,他們家在賈府管家之時就是智商一流,而且善於見風使舵給自己謀取利益,始終把“興家立業”放在心上,幾代人經過不懈的努力,他們有了自家的家族和事業,他們隨時都可以脫離賈府而存在。

當賈府再也無法為他們帶來權益的時候,他們自然也就離開,而且在他們內心是看不起賈府的,所以在賈府破滅之後也不會施以援手,不落井下石已經是不錯了。這就是賴家。

但是反觀林之孝一家,他們夫婦二人是賈府的“天聾和地啞”反正這種處事哲學和寶釵的“不管己事不開口,一問搖頭三不知”是一樣的。他們做好的自己本分工作卻從來都不多是,林之孝家的人雖然收人賄賂辦事,但是也在權限之內不管大錯。

而且他們的女兒小紅很聰明很有遠見,她跟隨的王熙鳳也是忠心耿耿,所以他們家對於賈府而言是好的存在,至少也能夠與賈府共存亡的人。所以他們家是賈府的一份子,也是他們沒有脫離奴籍還留在賈府的緣故。



小說紅樓


在那個時代男孩子和女孩子的社會地位不一樣。

賴大兒子賴尚榮贖身以後可以識字、讀書,可以考取功名。

這些是小紅做不到的。

但是林之孝和妻子也為小紅做了很多的考量。

按照這兩口子在賈府的體面,小紅去哪裡做工,他們是絕對有能力安排的。

去賈母跟前兒做個一兩銀子月錢的大丫頭,按照小紅的自身素質,完全沒問題。她本來就說話爽利,至少比襲人強。

去寶玉屋裡,按照小紅幾句話就搭上賈芸的手段,只怕將來做個姨娘也未必不可能。

就算不做姨娘,那繁花著錦,烈火烹油,衣來伸手飯來張口,各處都奉承著,到哪裡都高看一眼的待遇也是很誘人的。

再退一步講,各主子奶奶,或者小姐屋子裡都可以去,王熙鳳就跟林之孝家的要過人,林之孝家的就是沒給。

為了什麼。

父母之愛子,必為其計深遠。

林之孝兩口子壓根就沒想著通過女兒得到什麼。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

鴛鴦得老太太的寵,被賈赦惦記上了。

彩霞得王夫人信任,被趙姨娘惦記上了。

平兒四角周全,對王熙鳳忠心耿耿,也不過被當做了通房。

王熙鳳潑醋那回,平兒要是沒有尤氏他們說話,只怕也沒有好下場。

秦可卿那倆,一個觸柱身亡,一個出家。

大小姐房裡的抱琴,跟著元春進宮,元春不得寵,她的日子只怕更是難。

迎春的思琪,被攆出去,二小姐也沒替她說一句好話。

探春的侍書,隨探春遠嫁,生死未卜。

惜春的入畫,因為替哥哥收了點東西,被自己伺候多年的小姐親自攆了出去。

寶玉屋裡全被王夫人捋了一個遍。

哪有一個好下場。

林之孝兩口子看的多了,怎麼捨得孩子遭這份罪。

賈府的恩寬,孩子放在大觀園裡,消消停停的。到了歲數求個恩典放出去,找個好人家。

以後幾十年,平平安安,相夫教子,兒孫滿堂。


束髮


男尊女卑的時代,男子贖出來可以讀書、捐官,女孩子何益之有?

熟讀紅樓的讀者應該都有這樣的印象即府裡丫頭們幾乎都願意堅守賈府,不願出去,比如晴雯、司棋、金釧等;外面的丫頭又設法進去,比如柳五兒。做丫鬟有什麼好?首先,賈府每個主子都有好多丫鬟,比如寶玉便有16個丫鬟,還有若干的婆子,人多故差輕,供吃供穿,有月錢、有醫保——一言以蔽之,丫鬟們的福利待其實堪比公務員(政治權利忽略)。連襲人的哥哥都知道賈府丫鬟的地位尊重,“且凡老少房中所有親侍的女孩子們,更比待家下眾人不同,平常寒薄人家的小姐也不能那樣尊重的”。柳五兒的盤算應該代表大多數人的想法,“……,添上月錢,家裡又從容些;……。——便是請大夫吃藥,也省了家裡的錢。”小紅供職賈府自然也是有這些好處的,雖說林之孝夫婦不屬下層奴才,而是處主子與奴才的中間階層,相當於高級職員,有一定的經濟基礎,但錢這個東西不就是這樣嘛,多多益善,誰還怕它燒手?

賴大家的兒子贖出來可讀書、捐個官做,小紅贖出來又能怎樣?難道還能有比賈府當差更好的職業?出去後無非嫁人生子。而賈府有老例,丫鬟們年齡一到,總是要“放”的,連贖金也不要的。比如70回就有“林之孝開了一個人名單子來,共有八個25歲的單身小廝,應該娶妻成房的,等裡面有該放的丫頭們好求指配。”“該放的”條件是什麼?年齡。試想,女兒在賈府當差,衣食無憂,還有月錢、醫保,適婚年齡一到,分文不費即可得到自由身,何必又要花錢贖出?這經濟賬誰都會算。雖說放出女孩要先供單身小廝婚配,但一來這並非必須,比如60回敘道,有人看上柳五兒,但柳家想到要在園中(大觀園)謀事,“越發將此事丟開,只等三五年後放出時,自向外邊擇婿了。”而且春燕也聽寶玉說將要來回太太,將她們“放出去與本人父母自便”,寶玉這樣想除了他有初步的民主思想,大概也是因賈府有此先例。二來以林之孝夫妻在賈府的身份,女兒的婚事總是可以自主決定的。主子對奴才雖有支配權,但對自己心腹還是有些人情味的,比如賴尚榮並非贖出,而是主子放出的,賴大的母親說,“(你)雖是人家的奴才,一落娘胞胎,主子恩典放出來。”再比如鳳姐也傾心為她的陪房旺兒的兒子求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