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國外小留學生,這些家長是怎麼想的這麼小的孩子送出去讀書?

阿提拉之ss


把中國老祖宗留下的一句名言送給那些把孩子送出國接受西化洗腦教育的家長們:子不嫌母醜,狗不嫌家貧。在國家最困難最需要人手的時候,有些人嫌棄國家這也不好,那也不行,張嘴閉嘴就是說外國的月亮又大又圓,中國都需要與國際接軌。凡是都要照搬外國的那一套東西。就比如前不久出臺的《外國人永久居留權條例》徵求意見稿就是最典型的照搬美國類似的移民法案。假如全體中國人都因為嫌棄中國不好而逃離祖國的話,那麼中國早就不存在了。當這些人在異國他鄉做著二等公民甚至是三等公民的時候,他們卻啊Q般的自以為比我們這些堅守祖國為祖國的興衰而擔憂奮鬥的國人們高一等了。想想這些人其實挺可憐又可悲的。出國舔洋人的屁股都不受洋人待見,看到自己生命不保的時候,又想起了要回祖國避風。但又不被國人所歡迎。真的猶如被主人遺棄的寵物狗一般的可憐。當然了,這種人只佔少數。我相信大多數出國的人還是心繫祖國,與祖國同呼吸共命運的。那種人永遠只是少數人。任何事情都要一分為二的看待。對待出國後又想回國的人來說,同樣需要客觀的區別對待。



優閒君


主要基於這麼幾個方面:一是和我們的國情有關,在當前以高考為主要選拔人才的形式下,孩子們學習壓力大,家長不願意孩子這麼小就揹負過重的學習壓力。二是送孩子出去的家庭經濟條件一般都還可以,給孩子多以條選擇人生的路。三是孩子出國後,其國際化思維、全球化視野、第二語言能力等等,這些都不是用錢能衡量的,為孩子積累了非常多的人生財富。四是有孩子國內高考不理想,在國內上不了理想大學,只好轉戰國外。


衡水教育張老師


我覺得孩子如果出國,有大人陪同可以的,我朋友家孩子在澳洲就父母陪同。沒有陪同那麼小的孩子直接扔國外太不靠譜了,國外教育方式和國內不同,孩子心理還是不成熟階段,我覺得害大於利。


石麗麗3


看出去的目的是什麼了


獨立自主小可愛


現在國外小留學生,這些家長是怎麼想的這麼小的孩子送出去讀書?

國外疫情嚴重,讓小留學生進入人們視野。不看不知道,一看原來這麼多國人把自己的孩子送出了國。單單一個英國,就有22萬中國留學生其中約有1.5萬名小留學生,年齡跨度在10-17歲平均年齡在14歲左右。

2月份,英國的學校不建議中國留學生回國,因為當時國內疫情嚴重,所以很多人買了機票也退了。現在國內疫情穩定,英國疫情蔓延,由於小留學生們讀的是寄宿制學校,疫情期間學校關閉,有的寄宿家庭也不同意接收他們,機票又一票難求,於是留學生家長開始呼籲政府組織包機接沒有自我保護能力的未成年人回國。

為什麼把這麼小的孩子送出國?原因有很多,有些也不是我們這些普通人能理解的,但能送孩子出去的,都是國內的精英和富豪家庭。

比如王思聰曾在英國寄宿制貴族南校——溫徹斯特公學求學。這是一所在英國乃至於世界上都大名鼎鼎的寄宿制貴族男校。當然,不是所有人都叫王思聰。英國還有普通私立和公立的學校供選擇,學費加生活費一年大概在25-40萬之間。

送孩子出來,我們能想到的理由一般是:

①從小拓展國際視野,注重能力和性格的培養。他們中相當一部分畢業後是要回國進入家族企業的。也有部分精英家庭希望孩子能留在國外生活,從小在國外學習生活,肯定是要比大學再出國容易的多。

②繞開高考,追求更好的教育資源。當然,更多的人只是鍍一層金。有了這層金衣,他們的父母才有面子,他們才能在父母的圈子裡混得開。

③為了移民,父母在國外投資移民,小孩子提前送出國以後在國外團聚就水到渠成,不然孩子不適應國外的生活就比較麻煩。

很多人覺得富二代麼,不是吃喝玩樂就是不思進取。其實越是富裕的家庭,培養出來的孩子越出色,我們不能被影視劇和小說給欺騙了。對於我們來說,讀書可以改變命運。對於他們來說,讀書是為了提升自己的素質。

看了很多答案,很多人覺得他們不該回國。大家可以客觀的看待這個問題,孰是孰非,真的很難判定。


嘉興微同城


我想,現在在外的1.5萬未成年小留學生中至少有80%會最終選擇宣誓效忠美利堅,至少有90%的孩子家長當初送孩子留學是希望孩子效忠美國。這也難怪廣大網友在對待留學生回國躲避病毒的態度是那樣的了。


羚羊GG8899


偷懶,不想帶娃辛苦


red1234567890000


對於這麼小的孩子送到外國學習真的沒有必要,他們的主要目的就是為了以後孩子能留在國外,最後也可以孩子在國外為藉口,全家移居國外。


長祥


想的變國籍


流沙燻馬腸伊力小馬哥


警惕裸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