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清明不在前,三月清明不在後”,今年的地該早種還是晚種?

新大風歌


首先,應該說說這句話是什麼意思。


這句話的意思是:如果清明節在農曆的二月份,那麼就不應該在清明節前播種;如果清明節在農曆的三月份,就不應該在清明節後播種。

今年的清明節在農曆的3月份,是不是應該提前播種呢?

其實,應該不應該提前播種,一定要根據地溫來決定。倘若地溫適宜,就應該適時播種;倘若地溫還沒有達到農作物發芽的要求,就不能進行播種。依據相關資料介紹,對於大部分農作物來說,其發芽所需要的地溫一般為12 ℃以上;倘若地溫太低,就會影響種子的發芽,如果種子長期“窩”在土壤中不能發芽,就有可能導致種子黴變。所以,地溫的高低才能決定是不是能夠播種。僅靠這句農諺是無法決定能否播種的。

在好幾年之前,我就幹過一件很傻的事情。在那一年的時候,農曆二月中旬的溫度就有二十七八度了。於是,我播種了豆角種子。可誰知到了下旬的時候,天氣突然發生了變化,出現了倒春寒的天氣狀況,從而導致土壤中剛剛萌發的豆角種子因寒冷而萎縮,最後,全部發生了黴變。使我損失了許多豆角種子。

因此,在春季播種時,切不可操之過急。一般情況下,應在農曆的三月初時播種為宜。因為到了三月初的時候,冷空氣會逐漸退居西伯利亞,暖溼氣流會逐漸北上,發生倒春寒的概率已經非常低了。

好啦!就說這麼多吧!總而言之,在種子播種的問題上不能光看農諺,應該依據地溫的情況來決定。倘若地溫太低,是不能夠播種的;倘若地溫尚可,就應該進行播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