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地故事會3-康巴藏區–貼心的藏族小夥

時間:2011.5

地點:四川理塘縣

獨走川藏線,有大巴我就坐大巴,沒大巴就直接在路上搭車。今天講的是新都橋搭車的故事。

一大早站在路邊,見到車就豎起大拇指,嗯,這是國際通用的搭車手勢,在川藏線上特別好用。這時,一輛越野車停在路邊,兩位很帥的藏族小夥問我們去不去理塘,原來他們是理塘人,出差順路捎人,賺點外快,80元一人,跟大巴一樣,我和同伴立即上車。

兩位藏族小夥分別叫NIMA和達瓦,藏語裡NIMA就是太陽,達瓦就是月亮的意思,不知道是不是真名,反正也不重要,浪在江湖,誰還沒個藝名呢?二位非常和善,知道我們要拍照,於是只要我們開口,就停下來讓我們拍照,有時還會主動問我們要不要拍。沿途我們翻越了高爾寺山,剪子彎山,卡子拉山以及一個不知名的山口,海拔均在4200以上,所幸我沒有任何不良反應。為了節省時間,NIMA和達瓦在路邊買了點心解決,還不忘送給我們一份,很是貼心。

進入雅江縣,杜鵑花燦爛的開放著,我不住發出讚歎,NIMA見我花痴的樣子,停車為我摘了一束,很美,雖然我不願意他們的生命就此了結,可是面對如此美麗的杜鵑,哪位女子能抵擋住誘惑?

藏地故事會3-康巴藏區–貼心的藏族小夥

NIMA送我的杜鵑花

多虧了司機們的高超技術,下午2點我們就抵達理塘。理塘海拔4000米,住宿條件相對簡陋,除了七八月份,不要奢望洗澡,也不敢洗。由於前面下大雪,很多家的熱水器水管都被凍壞,導致很多旅館沒有熱水,想奢侈一把,選擇了城中最好的賓館,高城賓館,普通標間120,公用衛生間,洗漱的地方沒有自來水,熱水是旁邊一個大鐵桶燒的,僅在晚上供應,洗臉盆,洗腳盆均是公用,好在衛生間很乾淨,倒也滿足我的底線。

安頓好後,NIMA自告奮勇,帶我們去長青春科爾寺。長青春科爾寺又稱理塘寺,整個寺依山而建,規模龐大,於1580年由第三世達賴喇嘛索南嘉措創建,是康區歷史最悠久,規模最大的藏傳佛教黃教寺廟。長青春科爾為藏語譯音,“長青”意為彌勒佛(即未來佛)“春科爾”意為法輪,“長青春科爾”意為彌勒佛法輪(標誌著法輪常轉、妙諦永存)。

我們正好遇到該寺維修,到達時,許多殿堂均已關門,無緣得見,若是要看到所有房間,必須上午9點前前往。寺內有兩尊29米高的佛像,在康巴藏區屬第一,一尊是宗喀巴另一尊是釋迦牟尼。我們只有幸見到了宗喀巴塑像,長青春科爾寺除了是佛學院之外,還是三世達賴和十世班禪的居所,由於時間關係,我們未能得以朝見。法相院內僧人們正在上課,可惜不讓拍照也禁止入內,NIMA為彌補我們的遺憾,在彌勒殿為我們每人求了一根金剛繩,並教我們系在胸部以上的部位,說這能保佑我們一路平安。

法相院壩子裡幾位小和尚在喝酥油茶,吃糌粑,NIMA告訴我,他小時候也在這裡出家學習,當時就住在法相院樓上,學習了三年藏文,然後去讀書。

藏地故事會3-康巴藏區–貼心的藏族小夥

正在維修的寺院

藏地故事會3-康巴藏區–貼心的藏族小夥

佛學院的學生正在喝酥油茶

藏地故事會3-康巴藏區–貼心的藏族小夥

我和朋友脖子上掛的就是金綱繩,在之後的進藏路上發揮了神奇的作用

從寺院返回縣城,熱情的NIMA邀請我們去吃藏餐,我們也正想請他吃頓飯以示感謝。來到NIMA女朋友開的小茶樓,溫馨典雅,濃濃的藏域風情將我們包圍,不一會兒犛牛肉,藏式饅頭,酸奶,酥油茶,悉數上桌,用刀將肉切下,沾上辣椒粉,犛牛肉太有嚼勁!可惜我牙口不好,沒吃幾口就被塞著,饅頭是用普通的面做的,樣子很奇特,像人字形。酥油茶沒有我在絨布寺喝的那麼腥,酸奶是我的最愛,口感上沒有平時吃的那麼甜,奶味也沒那麼重,應該是沒有添加任何食品添加劑,很醇厚。陪NIMA喝了一小杯啤酒,感到頭有點發暈,趕緊辭行,臨走買單又被拒絕,NIMA說什麼也不讓我們給錢,搞得我們又白吃一頓,真不好意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