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孩子”的三個叛逆期,作為父母的你,做對了嗎?


“叛逆”的熊孩子是家長永遠的無奈。今天,小編就為大家解讀一下對待叛逆期孩子的方式。

所謂“叛逆期”,其實是孩子成長髮育過程中的三個階段。‍

“熊孩子”的三個叛逆期,作為父母的你,做對了嗎?


第一個叛逆期:2~3歲‍——純真時代

孩子其實從2歲的時候就開始“叛逆”了,會逐漸開始與父母“作對”,比如不願意讓爸爸媽媽玩自己的玩具、吃自己的餅乾等,喜歡吃手,咬東西,不斷地扔東西。

這個時期的孩子正在學習區分“自我”與“他人”,並且他們是用“感官”來感覺周圍的世界,有意識的去學習和接觸周圍的環境。

在這個階段的孩子特別喜歡依賴人,因為他對照顧他們的人充滿了信任和依賴。

這個時候不要跟孩子生悶氣、覺得孩子不聽話,就對他不理不睬。隨著孩子慢慢長大,他會開始表達自己的想法,今天出門帶什麼、晚飯想吃什麼,等等。

這是個培養孩子有主見、訓練孩子自我表達的好機會,不要因為孩子的想法與家長不同,就去壓制他。

這個時期,要學會尊重孩子的要求,耐心聽孩子的想法,引導孩子把自己的想法完整表達出來。

碰到孩子哭鬧的時候,更要控制住自己的情緒,鼓勵孩子說出自己的想法,告訴他們哭鬧並不能解決問題,讓他們知道一些“規則”。

“熊孩子”的三個叛逆期,作為父母的你,做對了嗎?


第二個叛逆期:7~10歲‍——轉變時代

7~10歲的孩子已經進入了小學,他們開始進入了他自身成長的轉變期,他們開始學習了很多知識,急於證明自己已經長大了,想要擺脫父母的掌控。

這個時候的他們喜歡跟家長對著幹,給大人們製造一點麻煩。同時,他們又非常依賴大人,喜歡亂髮脾氣,有點愛表現自己。其實這個時候的孩子是希望引起大人們的注意。

這個時期,家長不要擺起威嚴,要用孩子的思維方式和他們對話,充分的理解他們,不要覺得什麼都自己說了算,涉及到孩子的事情要多跟孩子商量,更多的時候,要鼓勵並引導他自己作主。

這樣作的結果就是,孩子開心,家長也高興,更不會反著來的,在一起其樂融融。

“熊孩子”的三個叛逆期,作為父母的你,做對了嗎?


第三個叛逆期:12~18歲‍——青春時代

這個時期的孩子身體由不成熟發育到成熟的轉化期,也就是孩子由兒童到成年的過渡。在這個時期,孩子的身心都發生著巨大的變化,需要我們的關注和引導。

這個時候的他們,身體發生前所未有的變化,由於他們對自己的身體發育不瞭解,所以一些生理上的變化會引起他們心理上的煩躁。

而此時,他們的心靈又沒有完全成熟,處於“半獨立,半依賴”的狀態,但又未能成熟地面對自我,這種內心的矛盾使他們不知所措。如果再遇到不順心的事物,往往就會出現逆反情緒。

“熊孩子”的三個叛逆期,作為父母的你,做對了嗎?


這個時期的他們非常重視“朋友”的關係,易受“朋友”的影響,可能會作一些並非自己願意但“朋友”認同的事,如抽菸、喝酒等。這些家長不認可的行為,對孩子來說,可能是心理成熟的前兆。

那麼,在孩子進入青春期之前,我們就應該用各種方式讓他們瞭解青春期,可以給他們準備幾本書,讓他們通過閱讀了解相關常識。也可以多陪伴他們一起討論青春期,讓他們提前作好進入青春期地準備。

到了這個時期,家長要學會與孩子的溝通,但不能太嘮叨。只需要把正確的人生價值觀告訴他們,讓他們學會辨別善惡美醜。

其次,就是與孩子保持親密而有間的關係:像朋友一樣的溝通,在他們迷茫時,只給出建議,但讓他們自己作出決定和選擇。

最後,平等對待孩子,在孩子遇到挫折的時候要及時給予鼓勵、安慰,在孩子成功時給予肯定和表揚;多讓孩子參加一些有意義地團隊活動,學到更多人生經歷。

“熊孩子”的三個叛逆期,作為父母的你,做對了嗎?


每個孩子的成長,作為家長,都是用盡全力去教育和陪伴,希望每個孩子都能度過“叛逆期”,也希望每個家長都能收穫一個“好孩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