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人恨希特勒嗎?

無聊的凡


嚴格意義上來說,德國對希特勒應該是愛恨交加,愛愛在他發生資本主義大蕭條時期將德國從經濟崩潰的深淵中徹底解放出來,成為當時資本主義國家的新星。希特勒讓德國從一個戰敗國成為一個正常國家。希特勒搞起了西方世界最優越的社會福利制度。使整個德國的經濟發展到巔峰,民眾獲得大蕭條時期最好的生活保障,恨便恨在希特勒發動了世界大戰將之前美好的一切化作泡影,使德國重新淪為戰敗國至今仍不能是一個正常國家。其實德國對於整個西方世界而言都是舉足輕重的,無論是第一次世界大戰還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德國都在戰後實現了,迅速崛起。當然,德國也對二戰和一戰進行了反思,特別是在1970年德國總理在猶太紀念碑前下跪一定程度上也使德國擺脫了戰爭的陰霾。



其實單就希特勒而言,一直以來都被妖魔化了,在他執政的十幾年的時間裡,雖然將德國綁上了戰車,將自己的野心包裝成國家既得利益,但同時希特勒在前期的執政也使得德國真正成為一個強國。希特勒與日本和意大利的法西斯有根本不同,那就是他並非通過軍事政變掌握政權而是通過選舉,他是德國人民的選擇。當然,德國人民並不是想要選擇戰爭。但就當時的情況而言,只有選擇希特勒德國才能恢復自己的經濟和國力。事實證明,希特勒也做到了。在德國戰後經濟發展的年代似乎沒有人會去懷念,希特勒,但是如今尤其是歐洲難民危機爆發之後德國首當其衝大量的中東難民拖累著德國社會和經濟發展。甚至引發了一些政治動亂在這種矛盾激化的情況之下,一些崇拜,希特勒的小黨也開始活躍起來,這讓民眾又想起了希特勒時代在希特勒時代。



德國民眾的生活不會因為難民,也不會因為外國經濟的低迷讓普通的民眾承擔這一切。德國在1929年世界經濟大蕭條時被一受打擊,剛剛有些恢復的德國再一次面臨經濟崩潰的絕境,當時失業人口高達800萬對於當時的德國人口總數而言,800萬的失業意味著這個國家已經崩潰。希特勒也正是在這一歷史環境之下佔大的德國民眾的一邊。希特勒曾經對德國民眾所許下的承諾,其實都實現了。首先希特勒保證了大資本家的利益,迅速恢復了整個國家的市場經濟秩序,讓在德國擁有雄厚經濟政治基礎和實力的容克大資本家們獲取了豐厚的利潤,也正是這些容克大資本家成為希特勒的後臺,也是希特勒堅強的依靠。



在軍事方面,希特勒雖然在開始算不上瘋狂備戰,但是希特勒為了獲取軍隊的支持,在軍隊的質量方面進行了徹底的改革,軍隊成為希特勒的主要政治基礎。在中產階級面前,希特勒保障了,所有中產階級的社會地位以及他們的工作。為此希特勒不遺餘力的增加社會就業崗位保障中產階級的家庭獲得高質量的教育工作醫療和社會保障。對於底層人民,尤其是工人階級,希特勒也在工作環境薪資待遇。工作時間和工作強度方面進行嚴格的管控,保障德國工人階級有體面的工作,較高的社會福利和令人羨慕的工資。到1936年,希特勒的德國成為整個西方世界最發達的經濟體。完全走出了經濟危機,還舉辦了當時令世界所矚目的柏林奧運會。當時的希特勒不僅在德國在整個西方世界都是耀眼的明星,是一個偉大的人物。



但是希特勒所做的這一切並沒有停止,這些並不是他的最終目標。他讓德國如此強大是為了實現他統治世界和歐洲的理想。當所有的人認為這就是希特勒的目標和最終結果的時候。希特勒告訴了歷史這只是它的過程。在德國走出經濟困境成為世界正常國家以後希特勒開始了,自己侵略擴張的計劃。而之前所做的一切,也都被人們認為是希特勒蓄意狂騙民眾最終發動世界大戰的原因。究竟從最開始希特勒是否就是為了發動戰爭而掌權。其實我們不得而知。但至少無論希特勒如何,他都迎合了當時大多數德國民眾的訴求。


在二戰之後聯合國對德國的懲罰,其實也驗證了一些德國極端主義者的言論。即便現在德國全面禁止納粹的標誌在一些德國人看來也是欲蓋彌彰,因為對於希特勒的懷念德國人是複雜的。他給德國帶來了無比的光輝。同時又將德國推進了深淵。在德國即有想要將希特勒碎屍萬段的人,也有要希特勒永遠懷念在心目中的人。對於一個不被承認的政治領導者而言希特勒應當是一個被德國民眾愛恨交加的歷史人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