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建議國家包機接回在英國的一萬多名小留學生,對此你怎麼看?

保定農村走一走


現在國內的家長都很喜歡把孩子送到國外去學習,認為國外的教育確實很棒,嗯,這話說的不錯。

很多年以來,都認為中國填鴨式的教學並不能培養出優秀的人才,而西方國家的教育更注重對孩子個人能力的培養,保持他們的想象力,提高他們的思維能力,類似的優點還有很多,我就不一一贅述了。

但問題是通過這一次疫情也可以看出,西方國家培養的人才,在思維方面有很大的缺陷,像一些政府高官,算是精英中的精英了吧,但是在疫情面前所表現出來的態度,還不如我這個學渣有覺悟。

對孩子的培養確實很重要,但並不是每一個孩子都能成才,外國人也有成績好成績壞的最主要還是孩子個人能力以及天賦問題。

努力的孩子確實可以有不一樣的人生,但這個孩子就真的適合外國那種散養式的學習嗎?有天賦的小孩比較容易接受不同的學習環境,如果你在一個頂級大學上學,你會發現,自己在進入這所大學時的成績排名,在自己努力很長一段時間之後,名次並不會有較大的變化,能變化5個名次就已經很不得了了。

因為你班裡的學生大部分都是高智商人群,包括你自己智商也很高,但是在成績排名定下來以後,你想要再突破這個名次是不太可能的,大多數人資質都比較平庸,送到哪裡上學其實也差不多,因為在哪個學校都會有一些排名,就算這些排名沒有公開,但實際上的成績排名也會有先後順序。

經過這一次疫情,希望家長們好好考慮一下,自己孩子的性格到底是符合哪種教育方式,是國內有壓力才有動力的學習方式,還是說國外那種散養式的教學更適合他,任何教育模式都不能否定,只是孩子適合於哪種方法而已,有的人就喜歡被追著喊著學習,不讓他學他就不學,有的人則更喜歡主動去學習,散養式的學習更適合他,也許有很多個例出現,但個例終究只是個例,對於群體來說還是比較罕見的。

下面言歸正傳。

在這次疫情中,英國的情況也不容樂觀,因為直到現在英國政府仍然是有一種極其不認真的態度去對待新冠狀肺炎。

之前英國首相鮑里斯.約翰遜宣佈的群體免疫,實際上是以英國人的生命為代價產生的一種抗體,這是對人命的極不負責,英國現在不敢宣佈封城或封鎖國家,那將對經濟有很大的影響,所以英國現在是用人命來填補經濟可能帶來的不利影響。

雖然後來英國又宣佈取消群體免疫,開始積極防疫,但現在都什麼時候了才開始,這是英國政府及其不負責任的做法,英國疫情失控已經在所難免,對於這些在外國留學的1萬多名小學生,把他們全數接回來有點兒困難,畢竟這不是一個小數目。

我國疫情現在剛剛控制住,國內仍有6000多的確診者在接受治療,而且每天還會有一部分的確診者出現,所以這場疫情戰疫還沒有完全成功,我國總共確認的新冠肺炎患者有8萬多人,這一下子就要接回來相當於1/8的新冠狀病毒確診者。

雖然這些小學生未必患病,但他們回來需要進行統一的隔離,確診,我是怕在他們接回來觀察的時候,有許多家長會有么蛾子,許多成年人從國外回來進行隔離檢查時,又要喝礦泉水,又嫌醫院讓他們等的時間太長,又嫌等待檢測的地方太簡陋,各種毛病不斷,而這些孩子又是家長的心肝寶貝,有的人強行要把孩子帶走也不是不可能的,如果讓他們覺得照顧孩子照顧的不周到,不知道又得鬧出什麼讓人無語的新聞來。

但這些孩子也挺可憐的,現在英國也是重災區,不接他們太危險接了他們國內也危險,而且還可能有家長搞事情,所以對於有人提出的這個建議,網友也是意見不一。

統一接回來,不知道哪個地方有這麼大的接待量,如果把他們接回來之後,再把他們轉移到他們所在的城市中,如果有人患了新冠狀肺炎中間運輸時出現紕漏,又會傳染給其他人,現在能有這麼大接待量的,也就是湖北的方倉醫院,但這些家長會同意把孩子送到那裡去嗎?這個決定很難做。

如果我的孩子也在英國上學,我肯定會請求國家把孩子們接回來,但周圍其他人可能會持反對意見,他們考慮的是自己的利益,我考慮的是我孩子的利益,所以這就是意見不統一的地方,而且實際操作真的很難,更重要的是一旦開了把孩子從英國接回來這個頭,其他國家的小留學生甚至是成年人留學生不接回來,又會引發一輪爭議,真的是很麻煩,所以這真的很難。


風雲一點通


英國有1.5萬名小留學生要求接回國,那麼其它爆發疫情的國家國家沒有小留學生嗎?



既然小留學生父母要求接回,為什麼不把66萬留學生的家人不要求將這些人都接回國呢?

既然所有的留學生都可以接回,為什麼不能將美國300萬和歐洲100華僑接回呢?



還有6000萬華人,還有幾億想進入中國的外國人!

所以,接回國是不可能解決問題的,家長自己承擔費用式的要求接回國,難道成年留學生的家長沒有掏錢的能力,華人華僑能沒有能力自己掏錢回國或者入境?以西方的工資水平和現在的匯率,就算歐美的工薪階層,新冠治療費能難住他們嗎?



而且掏不起錢的華人華僑和留學生會有一種被拋棄的感覺,明明是一場國家保護公民和族群的行為,被以金錢用來衡量!有被拋棄感的還有華人華僑留學生鄰居,他們表面上是羨慕,而內心裡卻對撤離的人充滿敵意!



因此,還是找當地有名的華人華僑組織或者有聲望的人,組織當地華人華僑和留學生自救,需要國家支持的時候向大使求救,或者向國內求救,相信國內和政府會非常樂意提供抗疫急需的資金和物資!


涇水書生


在國外的留學生好幾百萬。都接回來,國家怎麼辦?那需要巨大的財力和物力,即使國家有這個心,也沒有這個力量,這個問題國家不是沒想,肯定也是想了,具體會怎麼做,也許國家有國家的難處。

如果我們把英國的留學生全部接回來了,那麼其他國家的留學生呢?是不是都要接回來,如果只把英國的接回來了,別的國家的留學生肯定會有想法,都是中國人,總不能偏著一個護著一個吧?再說了,我們把國外的留學生都接回來,回來以後也是隔離,那他們在別的國家進行自我隔離不也是一種很好的方式嗎。你的心情大家都能理解,但是國家肯定有國家的考量。所有的希望都出自於善良,但這份善良需要巨大的經濟作為依託。


雨化晨露


我不建議包機接回小留學生,境外個例返回的人家已經給國家增添了幾百例確診患者了。這1.5萬人回來,壓力“山”大,任何人都不會安然其中的。

包機成本驚人

1.5萬小留學生包機回來,按照每架飛機50人計算,需要300架次。每架飛機執行任務回來,都要消毒再消毒。機組人員輪換,防止交叉感染,必須隔離14天。300架次飛機的成本需要多少錢?

下飛機的檢測量大

現在的小留學生,年紀不大就被送到外國讀小學到中學,各個年齡段的都存在。他們下了飛機,需要身體檢查吧,需要做檢測吧,沒有問題再交由各省市區接走吧。這個過程複雜而繁瑣,要知道1.5萬個孩子比10萬個大人都難管理。

集中隔離還是居家隔離

1.5萬名小留學生被各省市區接走,像杭州16歲留學生一樣居家隔離,會不會引發小區居民反彈。本來大家都復工復產了,學校都要開學了。一旦有一個傳染源,整個小區全部封閉,大家能開心嗎。

集中隔離的難度

1.5萬人分散到各處,看起來人不多。但是集中隔離時,這些未成年人的管理難度大,需不需要家長陪同,家長不陪同,安全如何保障,這都是必須考慮的事情。地方部門的壓在肯定大增,他們需要加派人手,費時費力地管理好這幫孩子,防止意外發生。

其他國家地區的留學生要回來怎麼辦

不僅僅是英國,在其他國家和地區留學的孩子太多了,他們接受的西方教育,為了躲避外面的疫情都要回來。假設有十幾萬人,同時回來,說實話,如果回到我的小區,我是不會同意的。真要是他讓小區再次封閉了,我還上不上班,孩子上不上學,不掙錢我們吃什麼喝什麼。能出去學習,就能承受外面的一切,國內有疫情的時候,他們不回來;現在外國疫情重了,想回來了。這樣的事情絕對讓人無法想像的。

在國外的人,我勸你們還是不要回來了。在外面隔離好,不與別人聚會,是不會染上疾病的。染上疾病的都是沒有注意個體防護的人,再就是聚集的人。你們不回來,就是對國家最大的支持,現在回來真的不是時候。你們不能支持國家建設,也別回來讓大家麻煩啊。

這就是我的觀點,喜歡也好不喜歡也罷。支持我的請點贊和關注,謝謝大家。


黎濤微世界我在等著你


反對。

反對。

反對。

是不是應該國家出錢將所有華僑全部包機接回來?

憑啥呢?


四川達州


這些孩子的父母絕大部分送孩子出去的目的是覺得國內沒有發展前途,想讓孩子從小在英國,長大以後更能適應西方的生活方式,更早的融入當地的社會。他們已經把自己當作英國人了,試問誰會去在乎一個英國人的生死?雖然現在還是中國國籍,但心已不是中國心!


Wrh999


提出這個建議的是洋奴才

還快速接回來

它家孩子就在其中

從小就能出去留學

那都是什麼家庭

這些種

長大了也都是外國人

接回來

把它們治好了

然後再給它洋爹送去

我們中國人不養這樣的洋奴和那些從小留學的洋孫子

建議外國留學的小學生的爹媽

現在就直接滾它孩子那去


YH飛龍在天


不是英國,是各個國家都可以接回,在國外留學孩子都是將來民族希望,把他們接回來我認為是對的。

但,不應該是國家財政來支出包機和後續費用,那是全民的稅收,不好只為少部分人的。去國外留學的家長可以團結起來搞一個募捐平臺,由民間團體來做更合適。國家可以有危機基金來應對突發事件,但這個基金必須有平時的積累,比如我打算孫子出國留學,我就要交一部分危機基金。

說實話,並不是所有國外留學孩子家庭都很富足,他們有的家庭已經債臺高築,也有的父母勒緊褲帶供子女留學,當然大部分是有錢的主。所以,要有一個平臺,民間半官方都可以。


我是武一道


可以,但所有費用必須由家長承擔,因為能送出去的都是狠心而又有錢的人!!!千萬別拿老百姓的錢來墊付這些冤枉錢!!!


微瑰


真的可以,這些小朋友是無助的,這麼小的年齡,就被父母所謂的為他們的好,丟棄在國外。而父母落得清閒,可憐的孩子,冷血的父母。但是,一切的費用和風險都必須這些所謂的有錢人承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