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脫核電政策負面效果顯現 未來五年電費或大幅上調


韓國每日經濟3月18日報道,韓國電力公社預告了電費體系的改革內容,首爾大學研究組發表了到2025年電費最少會增加23.4萬億韓元的研究結果。據分析,脫核電政策給國民帶來的負擔將成為現實。


首爾大學原子能政策中心對政府的溫室氣體減排和脫核電發展藍圖帶來的電費上調方案進行了模擬實驗。結論是,電費單價在2017年標準值的基礎上到2030年將上漲23%,到2040年將上漲38%。如果以此為基礎計算實際電費,到2025年年均將上漲4.68萬億韓元,此後5年間將平均上漲11.72萬億韓元。截至2040年,上調金額將累計達到283萬億韓元。與此同時,到2040年,通過脫核電站政策產生的損失額達102萬億韓元。


在這種情況下,政府卻仍堅持用進口液化天然氣(LNG)代替經濟性較高的核能。據推算,2017年以後,LNG發電量增加帶來的機會損失達32449億韓元。2016年LNG發電比重為22.4%,從2017年開始的3年裡,年均增長率提高到24.7%。LNG發電單價比核電站貴很多。據韓國電力公社統計,去年1月至11月,購買核電站電力的單價為56.40韓元/kwh。而LNG單價則高出一倍多,高達120.37元韓元/kwh。韓政府也在減少煤電用量,從去年12月到今年2月的3個月間,煤炭發電相關微細顆粒物排放量為3212噸,與去年同期5320噸相比減少了39.6%。在此期間,政府暫停了8至15座煤電機組的運行,並對最多49座機組實行了發電功率限制在80%的“上限制約”。


分析稱,在減少溫室效應和微細顆粒物的同時,如果減少性價比較高的核電站比重,費用負擔必然會加重,如維持現行政策,大規模上調電費是不可避免的現實。建議政府修改現行能源規劃,降低國民負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