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瞭解自己的耳朵嗎?

現代人的生活環境無比嘈雜,聽力下降已不再是老年人才會出現的問題。哪些壞習慣會損傷聽力?怎麼保護聽力?今天就來同大家說說耳朵的保養之道。

你瞭解自己的耳朵嗎?


人的聽覺系統包括外耳、中耳、內耳以及聽覺神經系統各個部分。


你瞭解自己的耳朵嗎?

  • 外耳接受外界的聲音,並沿著耳道引起鼓膜震動。
  • 中耳鼓膜的震動引起三塊小骨:錘骨、鐙骨和砧骨上下震動,將聲音傳到內耳。
  • 內耳可產生神經衝動,衝動沿聽神經轉為神經信號,從那兒聲音的信息就傳到大腦。
  • 你瞭解自己的耳朵嗎?


    細胞損傷不可逆 聽力防護不可少

    我們的聽力之所以會隨著年齡的增長逐漸下降,就是因為負責將聲音信號傳送給大腦神經的內耳毛細胞會隨著年齡增長慢慢衰亡。要知道內耳毛細胞是不可再生的,也就意味著一旦聽力損傷開始出現,將無法恢復。

    這些習慣很傷“耳” 你有沒有中招?

    常用耳機聽音樂

    如同長期用眼一樣,長期用耳也會導致疲勞。許多人喜歡用耳機聽歌,並且覺得音量越大越好聽。這其實是因為人耳對低頻不夠敏感,調高音量能讓各頻率段的聲音都展示出來,聽感更豐富。可事實上,當你覺得低頻聽著舒服時,同步上升的中高頻音量已經過響,很容易損傷聽力。還有些小夥伴睡覺的時候也戴著耳機,美其名曰有助睡眠。可你知道嗎?人睡著時,聽力系統還一直處於工作狀態,戴耳機睡覺不僅傷聽力,時間久了還容易造成耳道、耳廓充血,影響血液循環。

    你瞭解自己的耳朵嗎?

    小貼士:

    使用耳機時,首先要注意調整音量。最好每隔半小時左右就取下耳機,讓耳朵休息一下,避免內耳神經細胞疲勞受損。此外,建議購買帶有低頻提升效果的耳機,能夠在較低的音量下有更好的聽感。

    常處於噪音環境中

    KTV、網吧、遊樂園、演唱會場館、體育賽事現場等往往環境嘈雜,在裡面待上幾個小時,耳朵就可能感到不適。不少年輕人熱衷各種熱鬧的場合,殊不知這些娛樂性噪音正是聽力的“隱形殺手”。

    你瞭解自己的耳朵嗎?

    小貼士:

    在可能出現巨大聲響的環境中時刻保持警惕,當聽到突如其來的噪音,如音響故障發出的叫囂聲、慶典現場的鞭炮聲、吶喊聲等等,一定要儘快捂住耳朵,保護自己。此外,如果自己的學習工作環境中常有噪音出現,一定要想辦法解決,千萬不能因為聲音好像不大就忍著,久而久之可能會形成聽覺神經上的錯亂,引發耳鳴等疾病。

    自行頻繁挖耳

    單純掏耳朵本身,並不會直接造成聽力下降。如果掏耳造成了機械創傷或感染,如損傷外耳道皮膚、鼓膜、甚至是聽骨鏈,就可能導致不同程度和性質的聽力下降。


    你瞭解自己的耳朵嗎?

    小貼士:

    外耳道皮膚分佈有耵聹腺,分泌耵聹(即我們俗稱的“耳屎”)。耵聹具有殺菌、隔離等保護作用,因此不需要把耳道清理得“一塵不染”。對於大多數人來說,耵聹會隨著咀嚼動作而逐步排出外耳道,不需要主動清理。然而少數人,由於腺體分泌亢進,或者耳道自潔機制有問題,造成耵聹在耳道內堆積,形成“耵聹栓塞”,即外耳道被褐色,油膏狀、甚或硬如石塊的耵聹所堵住,誘發感染、外耳道骨質破壞等損傷。此種情況,不建議自行處理,可以到聲橋驗配中心請專業的聽力師幫忙處理。


    簡易“愛耳操”,做做更健康

    耳周的按摩、揉搓等動作,有助於緩解聽疲勞,提高聽覺敏感性。接下來,就跟我一塊兒學做一套“愛耳操”,願大家都能擁有一副好耳朵,更好地聆聽五彩世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