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來越不喜歡發朋友圈了,也越來越不喜歡同學聚會了,你們呢?

青島老阿姨


十分理解你的感受。我本來就很少發朋友圈,現在根本就不發了。同學聚會也難得看見我的身影,我決定以後一次也不再參加了。

最主要的原因是我真的沒有多餘的時間。

每天早早起床也難得早早睡下。有多少次我都是打著瞌睡學完的英語。頭條悟空問答每天至少也要回答五道題吧!(我還沒有過一條優質呢!)但是我基本沒有達到過這個最低限度。微頭條被我稱為微文。我也是十分喜愛的。每天也都會寫上三五篇。這些都是需要花時間去完成的。還有寫日記也等於是寫了一篇文章。哪天不小心忘了寫日記也會自責。我完全沒有時間去做那些也需要花時間的事情了。因為我每天的時間都緊巴巴的。

發朋友圈和參加同學聚會都屬於重複作業。

朋友之間都有聯繫方式還有這群那群的都是認識的那些人。同學之間也是。有事情就及時聯絡了。再去發朋友圈感覺自己好有閒。同學聚會更是,該聊的手機上都聊了,再見面都不知道該聊些什麼了。

太多事情都排著隊等著自己去做。能省的就省省吧!因此我不再發朋友圈也不參加同學聚會了。


海納如若


現在我微信都不怎麼打開了,別說發朋友圈,每次打開微信看到的都是做微商的朋友發的廣告,她們發廣告的習慣是連發,一發就發十幾條,間隔大概2,3個小時發一次,圈裡一有五六個是做微商的,可想而知,每次打開微信永遠都是看到她們發的沒完沒了的廣告。慢慢的就不想玩微信了。

同學聚會更沒意思,剛開始時,每次同學聚會我必參加,但慢慢的你會發現大家坐在一起,有的連名字都想不起來了,彼此客套的寒暄一翻,互留了微信,可從來不打招呼不聊天,N久之後,你連這個是誰都想不起來。

所以慢慢的變得麻木了,不關心身邊人與事,更多的精力都放在了家庭與照顧小孩上,有時間就會看看新聞,關心一下國家大事。



我是小繆繆


我是70後的創業者,早些年通過微信朋友圈結識了很多商業資源,也通過微信平臺和新老客戶增加了粘性度。現在我對微信熱衷度已經不夠了,只是偶爾打開看看,不在微信上佔用過多的時間。因為:

1、    朋友圈成了廣告圈。

朋友圈裡面刷屏著越來越多的商業廣告內容,誰願意有事無事去看廣告一類的信息。

2、    沒有時間發朋友圈。

工作忙忙碌碌,早出晚歸,除了社交、業務需要,使用一下微信語音聊天功能,剩下零碎的時間,還得要做自己喜歡的事情。

3、    現實的生活更重要。

很多人在朋友圈裡曬自己的美照,吃個美食,穿個新衣,到哪裡旅遊,肆意展示自己的美滿生活。殊不知,這和我有什麼關係,每個人有每個人的生活方式,不羨慕,不嫉妒,過好自己充實的生活。

4、    保留私人空間。

每個人有隱私,我不願意公開讓大家評論,更願意私下和幾個知己在閒暇時,面對面傾述,至少,我更喜歡這種感覺和方式。

年齡越大,對同學聚會也越來越不喜歡參與,初中畢業30年的同學聚會參加過一次,不過,感覺不好,也不準備參加其他的同學會了,主要原因:

1、參加同學會都不單純,我更願意保留當年那份純真,不忍直視油膩大叔、大媽們變形的身材。(我自己一直堅持健身,完勝在場每一個人)

2、 聚會儼然變成一場攀比的盛會,不是比誰的老公有本事,就是誰的子女怎麼優秀,流於世俗紛爭。

3、 畢業幾十年,純真的友情早已變味,人情世故大行其道,參加的人各懷心思,你真不知道經歷了幾十年的歲月洗禮,同桌的你早已物是人非,記憶中的每一個人都很美好,現實卻實實在在抽個大嘴巴。




琮淯


越來越不喜歡發朋友圈了,也越來越不喜歡同學聚會了,這說明你經歷過了人生的風風雨雨,心情已經趨於平靜,內心不再激情澎湃,一切風輕雲淡。

誠然,現在好多人都不再發朋友圈了,有的人即使發了也設為私密,不想讓更多的人知道,不想更多的人瞭解自己的內心世界和想法。人生總是經歷過許多事,人才能變得成熟穩重,不再張揚,不再愛出風頭,不再愛表現,不再譁眾取寵,這時才能迴歸於平靜,迴歸自我,有時候,一個人靜靜的就很好。

同樣,現在的同學聚會,也不像以前那麼的親切了,好多人唯恐避之不及,好多同學聚會都變了味,酒桌上爭相賣弄,混的風生水起的高談闊論,目空一切,混的不如意的,自慚形穢,位卑言輕。互相吹捧的,痛哭流涕的,想重續前緣的,想拉關係的,已經看不到昔日濃濃的同窗情。人生一兩知己足矣,不需要浪費自己的時間在無謂的交際之中。

總之,隨著年齡的增長,自身的成熟,經歷了人生的酸甜苦辣,少了喧譁,最終人都會越來越迴歸平靜。

以上是我的回答,謝謝!



李白177788218


現在的朋友圈都是賣貨的,都是發求職信息的,鋪天蓋地的都成了商業街了,都是以商業為目的的。看到的朋友發的感悟,反倒覺得是被擠在了角落裡,特別不舒服。看到這些是真心不愛發朋友圈了。感覺沒了生存的空間。

另外也確實新鮮感過去了,別的社交軟件也都興起來了,比如說頭條就很受大家喜歡,相對於朋友圈更像是大的朋友圈。這裡有廣闊的天地,有世界各地的朋友,有全國各地的朋友,天南地北哪的都有。各個階層的都有。藏龍臥虎,人才眾多,受益匪淺!可以說頭條是發揮潛力的地方,只要你有真才實學,就會脫穎而出。這些都不是朋友圈可以比擬的,沒有可比性。所以更酷愛頭條。朋友圈就不發了。

同學聚會講的都是攀比,誰混的好誰就愛組織,特別混的好的又不愛露面,總是缺席,也許人家忙了。不上不下的喜歡聚會,混的不咋地的,也不愛來。即使聚會也都是小範圍的聚會,說不好還興許弄出點啥新聞。純同學之間的感情聚會太少了。所以多數就不愛聚了。失去了學生時代的純真,更多的是炫耀,敷衍。已經失去了往日的天真爛漫。物是人非了。不聚會也罷!




小寒知秋


我們的朋友圈大多是同學朋友曬的微商產品或是某網上的分享鏈接!自己也感覺沒什麼可讓朋友看的東西,因為也沒人關心你發了什麼!同學聚會參加過幾次就不再去了,沒有了上學時的同學間的感情,時間距離和生活把我們都改變了,同學也好像只是過去時光一起在學校生活學習的一個代詞!現在見面說的是工作上怎麼樣,孩子怎麼樣!這些話題我和同事也可以說啊,何必大費周折滿懷憧憬的奔赴同學會,在那嘮叨完一堆有了比較,或是歡喜或是挫敗!沒了同學間那種調侃的情調!唉,不好調節呀!!


然Lily然


這麼巧,我也是不喜歡參加同學聚會和從來不發朋友圈的那種人!經常有人問我,你過年都不參加同學聚會的嗎?我每次都一臉懵逼,我壓根就不在同學群,哪來的同學聚會?

我聽很多參加過同學聚會的說:現在的人同學聚會簡直就變質了,有錢的坐一桌,沒錢的坐一桌!

有錢的那一桌就是大家互相吹捧,吹今年什麼羨慕賺錢,誰的小三最漂亮……沒錢的一桌只能在一旁附和,壓根就沒有發言權!有錢人說話放屁都是對的!沒錢人說真理大家都認為是放屁!

曾經的我也經常發朋友圈,芝麻綠豆大的事都放到朋友圈,經常被家人嘲笑我不成熟,比較幼稚!

你不要以為你發朋友圈人家會點贊,會給你鼓勵,相反有時候只會成為大家的笑料,所以我遇到什麼大事小事我從不發朋友圈,因為我堅信:成熟的麥穗腦袋是耷拉的!謝謝!


億派狐言


我來回答一下你這個問題吧!現代人際關係複雜,因為朋友圈地位不一,成長環境不一,你發往往隨意發個朋友圈有可能打擊傷害到一些人,最後反噬自身,所以最後大家就都乾脆不發朋友圈了,畢竟現在不像十幾年前,朋友相互之間沒有多少差距,同時也沒有什麼好炫耀的,但隨著經濟水平提高,就不一樣了,很多微妙的生物現象就出現了,所以也就沒人在發朋友圈了,現代的人都看透了許多事物本質,於是一些可有可無的聚會也慢慢的迴避,人生就是一舞臺,各自演繹自己角色,還都是直播的,人心不古,現實中的朋友同學情意,不堪一擊。。還是各自安好,慢慢讓自己習慣孤寂,過好自己才是第一。

人長大了,就明白,生活的艱難困苦,落魄心酸,沒人真的幫得了你,大多數時候,人只能靠自己。朋友是錦上添花的事,不是雪中送炭的事。

人長大之後,大都是講利益的,利益把大家交織在一起,不在利益的圈子,自然沒有聯繫的必要,還有什麼比賺錢養家,過生活更重要的事嗎!

人長大了,內心變得堅強了,就算依舊脆弱,找個人說苦說累,又能怎麼樣,到頭來,還是一樣。只會是自己處境越來越尷尬,

我們不知道,為什麼還有很多人熱衷於同學聚會,在一起無話可講,尷尬吃飯說笑。生活有生活的規律,已經分別的人,都有自己過往和未來,內心稜角太多的人,怎麼能再重合在一起。

生活中所謂的朋友大都是利益朋友,大家都在為生活奔波,哪兒有閒情顧得上這可遇不可求的事。

任何時候,父母妻兒,兄弟姐妹,才是朋友,不要奢求太多,捨本逐末。對於其他人,酒肉在,朋友在,已經很不錯了。

自古以來朋友都是很奢侈的,有人說人生中要是有一個辦靠譜的朋友就不錯了,其實,現實中你可能一個靠得住的朋友都不一定遇得到,

曾經有人說,說朋友靠得住的人,其實他本身往往就不靠譜,

人生,無論你是身居高位,權傾朝野,還是一貧如洗,一無所有,其實都是孤獨的,

因為人生的本質,本就應該是孤獨的,

希望我的回答能夠幫助到你!

#王少康



分享到:


相關文章: